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夜书屋  ·  未见其面,深受其恩 ·  16 小时前  
深夜书屋  ·  瞬间清醒,不愧是刘震云封神之作! ·  昨天  
无锡博报生活  ·  🥩🥚🦐🥜🥟🥕🥬......刷屏了! ·  2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刷屏了! ·  2 天前  
读书杂志  ·  新刊速递:2025年第2期封面+目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人一旦学会“断舍离”,赚钱就容易多了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24-11-13 20:20

正文

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yebo

来源:每晚一卷书 (ID: JYXZ89896)

赚钱路上,给自己做减法。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赏新晴 朗读音频


有人曾问创业导师罗烈: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很努力,却赚不到钱?

罗烈回答说:原因很简单,就是做了太多跟赚钱无关的事。

现实中,很多人在搞钱路上,经常不是瞎忙活,就是闹情绪,让自己被各种琐屑的事物缠住。

结果精力被分散,能量被消耗,最终一事无成,活得又累又穷。

一个人越来越有钱的迹象,就是开始断舍离。

清理掉全部干扰项,你才把所有的时间、心力全都投注到事业上。

01

断掉负面情绪

有一年,巴菲特犯下严重错误,创下了他担任总裁以来的最低营收。

在致股东的公开信上,巴菲特自我反省道:

市场投资需要完全的理性,我却陷入了情绪上的波动,最终导致决策失误。

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里, 情绪是赚钱最大的障碍。

及时清除那些负面的情绪,保持理智与清醒,你才能把财富装进口袋里。

职场顾问林岚刚工作时,是个特别容易焦虑的人。

当时她在一家出版公司做品牌策划,经常需要与客户沟通、谈判。

因为不擅长交流,她常常被客户指着鼻子骂。

有一次,有位客户还当着老板的面,说她根本不适合这份工作。

面对指责与质疑,林岚备感委屈,同时也陷入了严重的内耗:

她一边怀疑自己的能力,一边又不断想证明自己。

那段时间,她经常感到心力交瘁,工作也没什么状态,领导找她谈了好几次话。

这时她才意识到:

沉湎于负面情绪,不仅无济于事,还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于是,她慢慢平复好心情,不再焦虑内耗,把全部精力用于提升自己。

她买来许多专业书籍,学习谈判技巧;并且经常主动与客户主打交道,磨炼口才。

即使再遭到责骂,她也不往心里去,而是默默自我反省。

就这样,林岚的业务能力突飞猛进,不到一年就晋升为主管,工资也翻了几番。

稻盛和夫在《干法》一书中说:

“成功不要有无谓的情绪,当下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先把事做好。”

情绪是emotion,行动是motion。

你每多一分钟沉浸在情绪泥潭里,就少一分钟来解决实际问题。

真正能赚到钱的人,永远都只带脑子,不带情绪。

学会断掉负面情绪,专心做事,你才能收获最快的成长,享受更高的收入。


02

舍弃多余目标

俄国有句谚语:“同时追两只兔子的人,最后一只也追不到。”

在当今社会,赚钱的门路、机会有很多。

可你若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想尝试,最终往往是什么都做不好。

1889年,法国商人爱德华创办了一家轮胎公司。

随着企业规模变大,他想开拓更多业务:先办了家造船厂,接着开了家酿酒公司……

没想到的是,尽管公司业务越来越多,但几乎每个子公司都出现亏空。

就连原本的轮胎企业,也出现了经营危机。

爱德华百思不解,于是去咨询专家,对方说:你的问题是,业务太多了,你该问问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听了这话,爱德华恍然大悟。

之后,他停掉了造船厂、酿酒厂等业务,专心从事轮胎生产。

如今他创办的这家米其林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轮胎供应商。

很认同一句话:人往往成于一,而败于二三。

想要成为真正的赢家,你必须削减目标,认准一个方向不懈努力。

知乎大V @李捷 讲过自己的故事。

李捷学中文出身,毕业后进了一家报社做编辑,工资不高。

于是在上班的同时,他积极发展副业。

他先是学炒股,接着做微商,后来又尝试做短视频。

结果折腾了半年,除了赔上一大笔钱,他什么也没得到。

此后他便收起其他心思,只专注于本职工作,每天坚持读书、写稿,不断提升创作能力。

没过几年,他就晋升为报社总编,同时成为新媒体创作者。

凭借在文字领域的深耕,如今的他早已实现财富自由。

曾国藩说,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

目标太多,同时往多个方向发力,你终将一无所成。

把一万件事做得平庸,不如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当你能够舍弃过多的目标,懂得持续深耕,自然能挖掘到财富的宝藏。


03

离开底层圈子

社会学家罗伯特曾提出一个概念:社会认同倾向。

意思是说,人会不自觉地模仿身边的人,进行思考和行动。

始终待在底层圈子,那么你也会不可避免地被同化,最终背上贫穷的命运。

自媒体作家 @清融 ,讲过自己表哥的故事。

表哥就读于某985高校,毕业后在老家县城找了一份清闲的工作。

他的想法是,以此工作为跳板,利用闲暇时间学习考公。

可现实情况是,同事们每天摸鱼打游戏,他想要看书学习,就会被嘲讽“装”。

公司里讲究人情世故,为了能融入集体,他不得不强迫自己合群。

同事组酒局,他陪着喝到昏天黑地;同事熬夜打牌、打游戏,他也跟着通宵达旦地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