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特色小镇操盘指南
房产第一资讯,洞察未来地产商机,文旅,小镇,养老产业,地产新型产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君哥说房  ·  2025番禺最值得买的房子原来是它 ·  2 天前  
君哥说房  ·  2025番禺最值得买的房子原来是它 ·  2 天前  
财宝宝  ·  @来去之间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特色小镇操盘指南

孙宏斌哭完王健林哭,王健林哭完王石哭...大佬们最近哭什么?

特色小镇操盘指南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8-02-01 16:13

正文

来源 守正争荣 腾讯地产

最近,地产大佬们不知道怎么了,王健林、王石和孙宏斌都在不同场合纷纷落泪。

1
王健林年会飙泪

1月20日,万达集团在哈尔滨举行30周年年会,一首歌让王健林激动不已,当场落泪。王健林解释道,我是一个极少流泪的人,可是刚才《歌唱祖国》的时候热泪盈眶, “每当我听到这首歌,便会心潮澎湃。”

也许是在部队待过的原因,《歌唱祖国》让他感动落泪,确实不假,但万达这30年的不易,也很真实。

从创业初期贷款的艰辛,到做商业地产时候的坎坷,再到现在转型的焦虑,似乎每一天都过得不容易。

在做商业地产初期,三年时间里王健林被告222次,这身上的压力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当鲁豫采访王健林的时候 ,“一个亿的小目标”刷遍全网 ,我们都在感叹人与人之间的“梦想差距”,其实他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

王健林的行程单

这是王健林2016年11月30日的行程单,一整天被安排得满满的,除了早上4点钟就要起床外,更可怕的是整个白天几乎都在飞机上度过,换做是谁都不轻松。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对于他来说很正常,大佬都这么拼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2
王石演讲恸哭


1月23日晚,水立方,67岁的企业家王石面对3000名听众,做了一场长达三小时的演讲,演讲的主题叫 《回归未来:到文明的源头拥抱未来》 ,过程之中王石一度泪流满面。

▲2018年1月23日,北京 王石在水立方发表演讲《回归未来》,这一天也是王石67岁生日。

很多人以为,他人生最黑暗的时刻是宝万之争,事实并非如此。

王石如是形容: “我成了历史罪人,原来在中国有影响力、有名望的企业家,曾经登上珠峰的人,突然被打翻在地,再被踏上一只脚。我追求的伟大的企业,是要在道德伦理上有至高点的,但现在你都攀登了珠峰了,你的道德至高点还没坟头高。”

没错,这就是汶川地震后,他关于捐款言论的舆论风波。事后,王石也对自己进行反思,最终意识到, 不要把个人的情感、个人的诉求和企业诉求等同起来。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公众人物,时刻代表着企业形象,一言一行都被亿万双眼睛盯着,永远无法做真实的自己。

这种精神压力普通员工无法体会,或许我们是该体谅老板为何板着脸,因为有时候真的笑不起来。

3
孙宏斌会上哭泣


9月1日,在香港召开的2017年中期业绩会上,投资者与融创中国董事局互怼,焦点在于投资乐视问题。

作为一位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完全没有必要去接乐视这个烫手山芋,但他去做了,即使亏损也愿赌服输!

54岁的孙宏斌哭了

“在投资乐视之前,我这辈子已经没什么遗憾了。但在投资乐视之后,如果不把这个公司搞好,我这辈子就真的有遗憾了。” 孙宏斌在对乐视表决心后,摘掉眼镜,擦掉眼眶内的泪水。

孙宏斌的此次落泪,无论是真情流露还是演技派,我都很敬佩。到了他这个阶段的企业家,还有如此大的决心和冒险精神去拼搏一把,真的不易!

潘石屹

同为地产大佬的潘石屹,对于三位大佬的落泪,认为不要把商人堪称神,“他们也有高兴得时候,也有受到委屈的时候,也有失败的时候,也有胜利的时候。”

老板也是人,他们肩上扛得压力不比普通员工少,我们作为员工,有时候真的需要体谅下老板。

一夜白头、半夜哭醒、自杀背后,是无数创业者的生死挣扎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茅侃侃走了。

用煤炭自杀的方式,未留遗书。

曾经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还是没能越过山丘。

1983年出生于北京的茅侃侃,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创业英雄: 初中毕业,电脑天才,3亿投资,京城IT四少。

年少成名的他一直被声名驱赶着,越走越艰难,越走越孤独,最后的电竞项目破产致其穷途末路。

“没有想到,谁也没想到。”一位生前与茅侃侃接近的业内人士连连感叹,在茅侃侃朋友、家人、员工的眼中, 侃侃是“一个乐观、坚强、有担当的人 他跟谁也没说,谁也不知道”。

鲁迅说,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你以为的毫无征兆,其实他早已挣扎得精疲力尽。


1


我从崖边跌落

我从崖边跌落

落入星空辽阔

银河不清不浊

不知何以摆脱

创业不是请客吃饭,创业的苦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

茅侃侃不是第一个在崖边跌落的人,近年来非正常死亡的创业者名录令我们触目惊心:

2011年,上市仅3天的万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庆昌 坠楼自杀, 据了解他生前患有严重抑郁症;

2015年11月,上市公司金莱特董事长田畴因 突发心肌梗塞去世, 年仅43岁;

2016年3月,苏州金龙总经理吴文文 自杀身亡, 年仅46岁,长期患有抑郁症;

2016年10月,“春雨医生”的创始人张锐 因心梗猝死, 年仅44岁;

2017年2月,途牛旅游网预定中心副总经理李波, 因心梗猝死, 同样44岁;

2018年1月,重庆游戏界元老冒朝华因 突发脑溢血去世, 年仅38岁;

……

曾有人针对242位创业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其中 49%的创业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抑郁症,其次是注意缺陷障碍以及焦虑症。

有创业者说:一旦选择创业,就选择了All In模式, 一年365天24小时永不停息地像螺旋般运转, 常年在这样的状态下工作与生活,说不抑郁狂躁,真难。

“春雨医生”的创始人张锐生前曾说“ 我确实很焦虑。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睡前会担心资金链断了怎么办, 早上又打起精神鼓励自己说,自己的产品解决了那么多人的痛苦,这么有价值,一定会拿到钱,只是‘缘分未到’ 。”

“春雨医生”创始人 张锐

不仅在中国,全天下的创业者都时刻面临着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生死困境。

2年干出600家店、大有赶超星巴克之势、扬言要在中国开5000家店的咖啡陪你(CaffeBene)创始人姜勋,2017年7月24日在其位于韩国首尔瑞草区的家里洗手间中自杀,未留遗书。据了解, 姜勋生前向朋友发短信称“十分疲惫”。

从2004年被确定癌症未能根治时,乔布斯就下定了决心,以烈火般的热情、激光似的专注、以及疯子一样的不知妥协投身他热爱的工作中,开始了一次“一个人的战争” 以一人之力,对抗疾病、对抗全世界科技业同行、投资人以及善变的消费者。 以至于乔布斯在死前一天还在工作,最后,轰然倒下。

还有“钢铁侠”马斯克。在最困难的时间,特斯拉面临资金短缺、员工离职、美国次贷危机、全世界与之为敌的四重打击,以至于马斯克一度精神崩溃。“只有两三个人留了下来。我没想过我会精神崩溃,但真的崩溃了。”多年以后,马斯克把这段经历形容为 一边嚼着玻璃,一边凝视死亡的深渊” 他的女友莱莉则称马斯克当时“看起来就像个行走的僵尸”,好像随时会突发心脏病死去。

去年阿里钉钉在地铁上投放了一组主题为 # 创业艰苦,坚持很酷 # 的广告,很现实,也很残酷,在朋友圈一度刷屏,令无数人创业者感到扎心。

怕配不上曾经的梦想

也怕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其实,创业的痛苦来源绝不是“公司经营不善”这么简单。

对于创业者来说,很多时候他们自己的成长速度和公司的成长速度会远远超过他们的承受能力, 他们甚至会处于一直不停被外界逼着成长、逼着蜕变的状态, 这种感觉实在痛苦极了。

甚至有些人还要经历 被好朋友欺骗、被自己爱的人背弃、被自己信任的人反咬一口 这些人性的阴暗面。

而这些经历,所带来的孤独、焦虑、暴躁、失落、恐惧、患得患失和诚惶诚恐是常人理解不了的。

“最心痛的从来不是求而不得,而是半途而废。

是本来无欲无求的自己被突然启发后,走上了另一条似乎满是好风景的路。你本以为这条路长得足够走一生,但转眼前面已是断崖,所以你决定闭着眼跳下去。”


2


Life's A Struggle

Life's a struggle 日子还要过

品尝喜怒哀乐之后 又是数不尽的troubles

Everyday 有多少问题要去面对

有多少夜 痛苦烦恼着你无法入睡…

雷军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说实话我觉得创业真不是人干的事,都是阿猫阿狗干的,一个正常人绝对不会选择创业 因为一旦选择创业,就选择了一个无比痛苦的人生,压力、困惑、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是看不起,真正能走向成功的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创业者都成了铺路石。”

雷总的话字字锥心, 那些越成功的企业家背后往往越承载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尤其对很多第一代创业者来说,他们的生活几乎都是工作。在很多人看来,那种生活几乎是不可思议。 中国的企业家,只有企业没有家。

宗庆后:从少年到白头,依然坚守一线

眼袋、皱纹、老年斑种种迹象表明,宗庆后老了。年轻时雷厉风行,老了之后看起来和蔼可亲。 出生于1945年的宗庆后,创业30年来,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一年中200多天都奔波在市场一线。

工作几乎是宗庆后的全部,他上班不是朝九晚五,而是朝七晚十一,从年初一上到年三十,几十年如一日,而且他没有什么享受,简直就是为了工作而生。

部下们说, 他虽然在杭州生活,但是已经好几年没到西湖边去坐坐,看风景对他来说是一种奢侈。从少年到白头,宗庆后已经年过七旬,2017年娃哈哈成立30周年,而这位72岁食业老人依旧奔波在市场一线。

对此,宗庆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苦惯了。我小时候都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后来做生意也吃过不少苦,钱都是自己一点一滴辛苦挣出来的,但真的不太会享受。”

褚时健: 人生不要有太多计较,要向前走

去年刚被传出“去世”谣言的褚时健褚老,也在近日度过了自己的90大寿。 他是曾经是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把红塔集团做到了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大型烟草企业。

后来,从人生的高峰跌倒了谷底,因受贿被判无期徒刑,获得保释后,75岁高龄重新创业,和妻子承包了一片2400亩的荒山,种起了橙子,以“褚橙”红遍大江南北,再一次让自己成为了传奇。

就在前不久,摸爬滚打一辈子的褚时健,在距离自己90岁生日还有6天的时候,终于宣布退休,将褚橙产业传给了儿子褚一斌。 “年轻人现在不过二三十岁,人生历程还很长,要20年见成功”。

刘强东: 京东面临倒闭危机,一夜白头

体现刘强东的“老板”气质,或许就是额前的小撮白发。2008年,第一轮融资用光后的京东面临着倒闭的危险,正值金融危机,没有人愿意掏钱给一个不知何时能盈利的企业。

那段时间,刘强东一天见五个投资人,说同样的话,得到的回答也是一样:拒绝。 “对兄弟们那种愧疚、和痛苦一拥而上”。

创业者有多艰难,京东在那时候就是白菜价,可白菜价都没人敢投。

任正非: 半年时间都是噩梦,常常哭醒

“我无力控制,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半夜常常哭醒”、“研发失败我就跳楼”,这是任正非在华为创业维艰期决绝说出的话。

那时他先后历经 爱将背叛、母亲逝世、国内市场被港湾“抢食”、国外市场遭遇思科诉讼、核心骨干流失…… 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依旧深感无力。这位从小在农村吃苦长大,在部队锤炼多年,外人眼里坚强如铁的商业硬汉曾经如此艰难。

此后,在一封给华为抑郁症员工的公开信中,任正非坦诚,自己 “也曾是一个严重的忧郁症、焦虑症的患者” ,他的身体还得了多种疾病, 因得了癌症动了两次手术……

除此之外,企业家大多数都是工作狂,没有睡到自然醒、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工作时间长、作息不规律,即使有病也一再拖。

李开复罹患淋巴癌前, 经常和年轻人比赛熬夜 半夜回邮件;

网上曾流传过王健林的一天作息表,他早上4点起床,健身45分钟, 工作量约是16小时;

马云 一年飞行了800多个小时 平均每天2小时在飞机上度过,走访了33个国家和地区;

柳传志讲到他得病时, 往往病好了第二天就又立刻工作, 后来变成一个常态,经常地半个月左右就要犯一次……

这种作息及高强度的工作在企业家中并不是少数,而如今 90岁的李嘉诚、88岁的巴菲特 还坚持在企业的一线工作。

企业发展得越好,意味着他们的责任越重, 而他们也就变得不敢病、死不起, 牵一发而动全身。


3


我曾经也想过一了百了

我曾经也想过一了百了

被掏空的心已经无力承受

蜷缩在灰暗角落沉在回忆里枯朽

梦醒之后还有什么可以挽留

比积劳成疾更痛苦的是患上心理疾病。

说起互联网行业的抑郁症患者,就不得不提到搜狐CEO张朝阳。张朝阳用“悲催”来形容他的2012年,他焦虑、抑郁,精神上常常处于一种外人无法理解的恐惧之中。 “我什么都有,但我就是很痛苦!”

面对抑郁,张朝阳痛苦的四处探索,去美国找心理医生,希望得到救治,但没有多大效果。最终他选择闭关一年,几乎与世隔绝。

好在张朝阳挺过来了,重出江湖,完成了自我救赎。前几天, 54岁的张朝阳被人拍到在零下10度的北京街头半裸晨跑, 尽显硬汉本色。

当然,也有一些人没有挺过来。选择以自杀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

是非成败转头空,莫以成败论英雄。

我们不能粗蛮地用“脆弱”与“不负责任”来加以指责,刀没扎在你心口,你永远不知道有多痛。

自杀是一种复杂的个人行为,有时候甚至是社会行为,并受到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影响, 绝不仅仅是所谓的“脆弱”,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心理障碍这样一些“疾病”导致的。 对于每个个体的自杀,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对于某一群人的自杀率则要从公共卫生和社会学层面进行讨论。

创业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战斗。

每一个创业者在故事的开始都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一路奋战后, 有些人胜利,我们报以微笑、喝彩与掌声;有些人倒下了,我们同样给予肯定、尊重与热泪。

如果你的身边有处在崩溃边缘的朋友,请留意他们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