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给孩子取名字的重要性,以及取名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文章通过多个例子,包括不同姓氏的孩子取名字的经历,强调了取名字时需要避免的问题,如过于普通、过于另类、存在谐音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名字对孩子的影响。
名字会伴随孩子一生,不好的名字可能会让孩子受到嘲笑、被起外号,甚至受到欺负,导致孩子自卑、消极。而好的名字可以让孩子有自豪感,充满自信。
关键观点2: 取名字需要注意的事项。
取名字时需要避免过于普通、过于另类以及存在谐音的名字。父母应该多翻阅书籍,参考一些好的名字,可以从古诗词、诗经中选取好的字词。
关键观点3: 文章通过多个例子展示了不同的取名经历。
包括不同姓氏的孩子取名字的经历,如姓戴、姓秦、姓梅等,强调了取名字时需要仔细考虑,多注意名字的整体效果,避免出现不好的谐音等问题。
正文
给孩子取名,真的是一件头等大事,毕竟,名字会伴随一个人一辈子。
小外甥出生时,我姐就发动全家人给取名字,备选至少有30个名字,最后才慎重敲定一个。
有一对父母,爸爸姓戴,在给孩子取名时,也是精挑细选了好久,最后才取了一个满意的名字。
可没成想,这个名字,不但老师上课不敢喊全名,连妈妈也深感无奈,说我也不敢喊。
父母俩都是文化人,想着不能随意给孩子取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太大众化了就不特别。
于是,他们左思右想,最后敲定“乃照”二字。寓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说实话,名字是好名字,不俗气,寓意深刻,也很有文化底蕴。
无独有偶,还有位姓戴的爸爸,给孩子取名时,取了个寓意满满的名字。
爸爸估计是希望孩子有文韬武略,于是,给娃取名“戴韬”。
我个人认为,“韬”字很好,比“涛”显得更有文化和气势。
只是,这个名字乍一听没啥毛病,可听久了,就觉得有些别扭。家里人有时都不喊他全名,而是叫“小韬”。
有位网友也分享说,自己村里有户姓戴的人家,爸爸和儿子的名字,念出来就容易让人联想到谐音,也是很有趣了。
除了“戴”姓,其实还有很多姓氏,取名时若不注意,可能就会闹出笑话,甚至让孩子自卑。
比如一位姓秦的小朋友,这姓氏没啥问题是吧,很好取名对不对?
可家里人估计是想要他健康长寿,也没别的多大追求,便给他取名单一个“寿”字。
孩子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取名时,就真的没有连起来多读两遍么?这小孩子一上学,就立马会被小朋友们笑话的啊。
还有一位姓“梅”的小朋友,他的名字,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梅”姓其实特别有诗意,哪怕随便取“梅花”、“梅枝”、“梅香”,都让人觉得很有意境。
只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对孩子有别的期望。希望孩子“优良”的同时,又“繁荣昌盛”。于是,他们给娃取名“良鑫”。
本来单看名字,也挺好,可是加上姓氏,就觉得怪怪的。
还有一位小朋友,他名字的寓意,可能是全面发展的同时,又身体素质好,不缺钙。于是他叫“统钙”。
可偏偏他姓马,这一去学校,叫孩子怎么看他?尤其是上厕所时,不知道这位马同学,会不会深深地叹一口气?
看了这么多名字,你是不是在发笑的同时,也会感慨,孩子的名字,真是太重要了!
给娃取名,既不能太俗气、烂大街,不然一出门叫他名字,10个人里有8个回头。
也不能太另类。像那些生僻字,念都念不利索,更别说做自我介绍了。
我们尤其还要注意的,是会不会有“谐音”。若谐音寓意好,那算是“一语双关”。若寓意不好,我们还是尽量别取了。
一个不好的名字,同学朋友可能会取笑他,甚至给起外号。遇到些不友好的孩子,甚至还可能欺负他。
这会让孩子带来困扰,甚至还可能因名字自卑,变得消极不爱上学,不喜欢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