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7日晚,中国领先的医疗健康产业集团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复星医药”,股票代码:600196.SH,02196.HK) 公布2018年中期业绩。
2018年上半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185,899.96万元,同比增长41.97%;研发投入共计人民币118,832.71万元,同比增长89.82%。其中,药品制造与研发和海外业务均快速增长,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895,601.28万元,同比增长55.06%;在海外国家或地区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03,010.13万元,同比增长106.29%。上半年,复星医药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203,769.6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56,047.0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人民币120,065.66万元。
复星医药继续以促进人类健康为使命,在“4IN” 战略(创新Innovation、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整合Integration)的指导下,秉承“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整合式发展”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国际化能力、整合能力以及服务能力,高效运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创新研发投入大幅增长
复星医药以创新研发为最核心的发展驱动因素,专注投资于疗效确切、符合现代医学发展导向的优势产品的研发领域,坚持提升自身全链条的研发和后期产业化开发能力。目前,复星医药已形成国际化的研发布局和较强的研发能力,在中国、美国、印度等地建立了高效的国际化研发团队,形成全球联动的研发体系;并通过多元化合作方式,衔接全球前沿创新技术,推动前沿产品的全球开发和转化落地。
2018年上半年,
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共计人民币
118,832.71
万元,同比增长
89.82%
;其中,研发费用人民币
70,898.20
万元,同比增长
53.69%
。复星医药的核心制药业务研发投入为人民币
106,404.54
万元,同比增长
100.90%
;制药业务的研发费用为人民币
59,589.58
万元,同比增长
63.29%
。
复星医药持续加大包括单克隆抗体生物创新药、生物类似药、小分子创新药等在内的研发投入,积极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截至2018年6月30日,复星医药在研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一致性评价等项目240项,其中:小分子创新药13项、生物创新药10项、生物类似药17项、国际标准的仿制药131项、一致性评价项目55项、中药2项、外部引进项目12项。
单克隆抗体的研发步伐进一步加快,截至上半年,已有9个单抗产品(包括4个创新单抗)、13个适应症于中国大陆获临床试验批准,2个单抗产品、1个联合疗法于中国大陆获临床试验申请受理,3个产品(均为生物创新药)均于美国、台湾地区获临床试验批准;1个产品(生物创新药)于澳洲大利亚获临床试验批准。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已报新药上市申请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药品注册申请名单,有望率先打破国产单抗生物类似药零的突破。
在小分子创新药领域,复星医药首个实现中美双报的小分子化学创新药FN-1501注射剂已分别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开展临床试验。FN-1501主要用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为靶向性药物,在国际上属于领先的精准治疗技术。未来,复星医药将积极借助中国优质资源快速推进FN-1501的临床研究及在全球的上市工作,尽早为全球广大白血病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
复星医药积极推进仿制药
“一致性评价”,持续完善“仿创结合”的药品研发体系。上半年,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施力达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启程
®
)、阿法骨化醇片
(立庆
®
)三个产品已
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
除了直接研发投入,围绕国内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复星医药还通过投资联合营公司等方式引进新技术、新模式。2018年上半年,细胞免疫治疗产业平台复星凯特的首个产品FKC876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注册审评受理;与此同时,作为复星医药的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复星领智,已在包括生物制药、可移动便携式医疗影像、精准医学等多个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进行布局。
深耕国际营销及生产制造能力
在夯实产品力的同时,复星医药持续加强营销能力建设,国际营销体系已初具规模,现已形成1,000余人的海外营销队伍。
在非洲国家及地区,复星医药已建立成熟的药品销售网络和上下游客户资源,并借助Tridem Pharma在非洲法语区国家及地区的营销资源,进一步巩固了在非洲的竞争力,完善了国际营销平台。其中,青蒿素系列抗疟药产品得到非洲市场高度认可,注射用青蒿琥酯被列为重症疟疾治疗的首选用药。此外,复星医药已在美国及欧洲搭建营销平台,设立美国、欧洲子公司,以推进与欧美药企的深度合作,并提高复星医药在国际市场的药品销售规模。
继2017年完成对Gland Pharma收购后,复星医药在法规市场的药品注册能力和国际化制造能力得以进一步强化。未来复星医药将持续推进药品制造业务的产业升级、进一步加速国际化进程,以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加强医疗服务学科布局和建设 引领行业发展
2018年上半年,复星医药持续推进医疗机构的学科布局和建设,保持医疗服务业务的健康发展。复星医药已初步形成了沿海发达城市高端医疗、二三线城市专科和综合医院相结合的战略布局,并在总部建立了运营管理平台,已经成为医院投资和管理运营的行业领先者之一。
截至2018年6月30日,复星医药控股的禅城医院、恒生医院、钟吾医院、温州老年病医院、广济医院、济民医院及珠海禅诚等核定床位合计3,818张。2018年初,禅城医院高分通过国际医院JCI认证,成为全国首家通过第六版JCI标准的三甲综合医院。随着2017年恒生医院及珠海禅诚医院控股收购的完成,复星医药进一步拓展在沿海发达城市及地区的业务布局,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和大健康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