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笙笙不兮
爱故事的水瓶女。 你想倾诉,我来听。 你想记录,我来写。 你只想看看,我来为你织一场梦。 微信公众号:笙笙不兮 公众号ID:ssbx-alwaysgirl 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转载请联系本人,3Q。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新逻辑  ·  HR版:DeepSeek八大场景神级提示词大 ... ·  昨天  
人力葵花  ·  DeepSeek:未来,只有这2类HR可以存活! ·  3 天前  
HR成长社  ·  DeepSeek神级提示词(HR版).pdf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笙笙不兮

【365点评活动】8班点评第6期

笙笙不兮  · 简书  ·  · 2017-12-25 21:38

正文

相知不论生死,

但愿年年岁岁。


文 | 笙笙不兮


01

题目: 《离婚了,就不要来找我!》

作者: 风中的糯米

先说优点:

首先题目很吸睛。

婚恋文也是很能博眼球的一种题材,作者的这个标题容易让人产生猎奇心理,想要点开看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标题取好了,写文章的第一步就成功了。

通篇来看,本文思路清晰,主题明确。 作者笔锋强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表达了主人公态度坚决的婚姻观,文章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容易引发读者参与讨论。

为什么说讨论呢?

因为这种立场特别鲜明的文章,很容易使读者分成两派,有人赞成,也会有人质疑。

这可以说是一柄双刃剑,说得直白点,一篇能够引发探讨的文章可以赚取更多的点击量,保持热度;

另一方面,两方读者表达不同观点时,读者人群会产生一定的波动,作者可能会因此流失部分老读者,当然也会引来新的读者,各种利弊看个人。

以上是一些个人建议,希望对作者有所帮助。


下面来说说本文有哪些可以改进提升的空间:

第一,作者要留神文中语气用词,目前多少有种自嗨体的意味。

因为本文题材并不是小说或故事,所以文中的“我”对作者本人的代入感很强,这里暂且不论文中事件的真假,首先它是一篇文章,而非日记,所以在语气措辞方面还是要注意一下用词。

从文中的几处对话描写可以看出,作者是有意想要写成“文章”而非“日记”的。

那么除了纯粹个人观点的表达以外,我认为还应该把视角扩大一些,比如从个人经历引出观点,继而上升到社会普遍问题,这样可以更好赢得读者共鸣。

另外还要注意一下排版。每个段落的字数最好相差不要太多,避免出现前一段超长,后一段一句这样的排版,同时手机阅读不适宜超长段落。

我个人比较喜欢在手机界面上看起来四五行左右成一段,再多就会觉得有点累啦。

总体来说,作者的文字水准很成熟,也能清晰表达心中所想,这些都是很难得的。接下来继续在此基础上着重注意一下语言的雕琢,另外视野放宽一点,也可以让文章整体再上一层楼。加油~


02

题目: 《人生第四次面试》

作者: 德普弟弟

先说优点:

从内容来看,这是一篇面试过后的自我反思,很有正能量,阅读后可以对主人公产生一种不畏挫折、积极进取的好感,可以很好地拉近与读者间的距离。

希望主人公积极反思过往后,能够收获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哦!


存在的问题有三:

第一,标题指向性不明。

根据内容,作者主要是写面试后的自我反思,目前的标题看起来会让人误以为要讲述面试经过,容易误导读者。

简单改写:《面试失败了,我该怎么办》《四次面试我学到了什么》等,突出文章主题。

第二,还是段落排版问题,字数略多,建议多分段,拉伸阅读的视觉效果,避免大段的文字挤在一起,造成阅读障碍。

重点说说第三个问题。

文中事件不论真实与否,本文给我的感受都是实实在在的一篇日记。

这并不是说作者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好,只是一个写作角度的偏差。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既然我们把写好的文章在公共平台发表出来,就等于自己默认了这是一篇写给读者的文章,受众不仅仅是作者一人了。

那么在写作中,对同一件事件的描述,就要根据文章受众有所区分。

比如开篇一二段:

今天面试自己感觉不好,并且有几个题目自己也是见过的,然而还是不能很流畅很顺利的作答,自己感觉语无伦次,没有条理。
有时总认为自己不够强大,但是我觉得自己还是可以,还是有可以继续前进,继续开发的潜质,这次笔试第一,考拉个第一的位子,感觉挺好的。证明我可以继续提炼自己的写作水平。

如果在两段中间加入一些描写,而非全篇都是大段的所思所想,或许文章可读性会更强一点。

简单举个例子:

今天面试自己感觉不好,并且有几个题目自己也是见过的,然而还是不能很流畅很顺利的作答,自己感觉语无伦次,没有条理。
回家时我一路沉默,心里边好像揣着一块石头,不想说话也不想思考,只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闷在胸口。我不是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可总是不愿承认。
有时总认为自己不够强大,但是我觉得自己还是可以,还是有可以继续前进,继续开发的潜质,这次笔试第一,考拉个第一的位子,感觉挺好的。证明我可以继续提炼自己的写作水平。

样加入一下适当的叙述性语言,有没有觉得文章变得通顺一些?

我加的文字不多,后文都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动作、环境描写,一来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二来也能更好地渲染气氛,读者的阅读体验也会更佳。继续加油!


03

题目: 《亲爱的,你我难逃忧郁》

作者: 路小晖

这篇文章写得很棒哦,作者以文艺十足的口吻写了一篇有关忧郁的散文,读来有种残缺的美感。

很喜欢作者的这段意象描写,别有韵味:

我哼笑出了声,我知道这辈子也难逃忧郁的魔咒。
犹如一杯有颜色的水,倒掉后,杯子也沾染了颜色。
这带颜色的水,就是生活,这份忧郁,就是空水杯里残留的颜色。而那只干净的杯子就是最初的我
你想洗净这杯子,那你的生命就要重新开始,你也忘记了这一世。

另外,文章标题跟首尾的三方呼应也很自然,绕了一圈又回归到主题,做到了散文要求的形散而神不散,并且在结尾得到升华:

既然难逃忧郁,那我要珍惜每一顿饭菜,睡香甜的一觉,还要珍惜我爱的人。

就这一句,让文章从负能量一跃而成积极面对生活的正能量哈哈,很棒。

本文问题不多,建议作者在文中意象的选择方面可以加强一下逻辑条理,让不同意象之间的关联性更强一点,可以让好地凝聚文章主题。

目前选取的意象各自都很美,但凑在一起难免有种零散的感觉。文笔和思想都不错,继续加油!


04

题目: 《有烧饼在的地方,就是家乡》

作者: 悟明知

这是一篇意境悠远的文章。作者选题很好,借烧饼表乡愁,为文章加深了一份厚重感,文字不急不缓,娓娓道来,很能引起读者共鸣。

文章没什么措辞、排版之类的硬性问题,主要说一下写作技巧。

个人觉得,文章中间用大段文字去写烧饼的制作方法和口感,有点冗长了,也让文风有所飘摇,不明白作者究竟是想写乡愁还是单纯想写一下生活美食方面的干货文哈。

建议把中段介绍性的文字适当删减,多加入一些在外漂泊的经历,求学、工作时因为一张带有家乡味道的烧饼,不经意勾起的思念等等,使文章的文字更加灵动,读者也更能跟着那些意境被戳痛点,继而引发共鸣。

另外,我是在文中推测,文中“我”的家乡在济南。

这一点建议作者点明得更明了些,全文没有一句话正面介绍我的家乡在哪里,我从小生长的环境是怎样的,这就会造成一种阅读局限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