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美城镇
华易研究院立足“智慧社会,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秉承“创新、发展、智能、生态”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构建中国智美城镇建设与运营生态圈——战略合作伙伴联盟体,主营业务涵盖新型智慧城市、特色小镇和产业新区三大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美留学生观察  ·  马斯克查出了美国“吸血鬼”,这帮“老不死的” ... ·  10 小时前  
科技美学  ·  小鹏M03如何开启哨兵模式 ·  10 小时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欠薪停办?深圳一DSE学校开学前网传爆雷,办 ... ·  昨天  
北美留学生观察  ·  事关100万留学家庭,中央发布《教育强国建设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美城镇

【行业分享】浅析城市生命线标准化研究意义与研究方向

智美城镇  · 公众号  ·  · 2024-09-03 18:15

正文

浅析城市生命线标准化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向


01 政策背景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强化城市安全韧性的政策举措。


2024年7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将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列为重点实施项目。


全国两会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详细阐述了全力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的工作重心,强调将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对城市供排水、桥梁、综合管廊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以提升城市的安全运行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


住建部携手多个相关部委,联合发布了多项关于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的指导性通知与详细实施方案,计划首批支持15个城市率先开展城市更新行动。



02 技术驱动城市生命线建设


新型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立足于城市整体安全运行视角,深度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空间地理信息、高精度定位及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构建全方位、智能化的监测与预警体系。旨在有效预防燃气爆炸、桥梁垮塌、路面坍塌、城市内涝等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公共安全事件,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深度感知与实时动态监测,实现对城市生命线各环节风险状况的精细把控、即时感知与早期预警。这一转变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风险防控的效率和准确性,更标志着城市管理模式从传统的被动应对向主动智慧防范的深刻变革。


03 各省市积极进行实践探索


各地积极进行创新探索。


合肥作为该项工程的先行者,已完成城市生命线一期建设,其省级智慧监管平台已汇聚了庞大的城市地下管网基础信息数据,总里程高达14.4万公里,实现了对全省城市建成区内重点区域的全面覆盖。


淮南市在大通等区域,围绕主要管线部署1320台物联传感器,实现“物联监测设备全域覆盖”,打造观测、管理、防范、处置一体化的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体系。



04 标准化研究基础


城市桥梁、管廊、供热、供水等重要领域有了一定的标准积累,主要聚焦设计施工规范、监测评估方法及管理规范等维度。


如《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桥梁》(GB/T 39559.2—2020)、《城镇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T 51274—2017)、《城镇供热监测与调控系统技术规程》(CJJ/T 241—2016)、《集中式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规程》(DB2102/T 0045—2022)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监测方面,部分省市进行了地方标准实践。如安徽省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技术标准》(DB34/T 4021—2021)等三项地方标准,江苏省的《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智慧监管系统数据标准》(DB32/T 4784—2024)等。


这些重点领域的标准化成果,为新时期城市生命线标准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