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人文历史  ·  真神仙打架:“封神”里的这些神仙都是啥关系? ·  5 天前  
鱼羊史记  ·  被女人喜欢的男人,基本上都有这3种特点 ·  4 天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历史地理学2025年热点选题(DeepSeek版)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全民恐婚的时代,还能相信爱情吗?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1-05-20 08:00

正文


昨天,又一项振奋人心的数据被公之于众。


2021年第一季度, 全国登记离婚对数为29.6万对,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1.6万对,降幅高达51.6%


若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降幅更是高达71.7%。如此喜人的数据,引起了网民们的一片叫好。



在微博上,意见如此统一的评论区可不多见。网民们在手机和键盘上舞动着灵巧的手指,肆意表达着内心的激动。感情之炽烈,就快溢出屏幕,扑面而来。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70多年前,钱钟书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婚姻的真谛,比喻之形象,令人拍案叫绝。


然而,即使博闻多识如钟书先生,恐怕也预料不到,70多年后,这座围城外加上了壕沟、架起了铁栅栏。围城里的人纵使主动打开城门,也做不到 “仰天大笑出门去” 了。


相关政策的好坏,我们不必讨论。 民心向背,自在众人眼中。 除了对数据的各种“溢美之词”外,在评论区,我还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恐婚。


恐婚,已经是当代青年群体间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了。在豆瓣上,“豆瓣恐婚婚育组”和“不婚不育互助社区”两组小组里,数万人在此抱团取暖。



“恐婚”现象的出现,其背后的因素是多元的。 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少的个人时间、生活方式变化的不适、遇人不淑的担忧,以及,一些无法细说的不可抗力……


不过,青年人虽然对婚姻的不安越来越强,但他们内心里,或许并不排斥美好的爱情。部分青年人受限于高昂的时间成本和感情成本,对感情望而却步,选择把情感寄托到动漫、小说、影视剧之中。


在年轻人云集的豆瓣上,电影频道“即将上映”这一分页里,一部26年前的老电影,在数据上呈现了碾压之势。 近40万人标注想看,这一数字“恐怖如斯”。



曾几何时,《情书》是文艺青年的必看电影。女主角躺在雪地里,大喊“お元気ですか、私は元気です!”(你好吗,我很好)更是日本电影的经典一幕。


在整个社会严重内卷的今天,这部“老古董”还能焕发第二春,或许正是因为, 这是一部描述少年少女间“暗恋”与“初恋”的电影 。而这两个主题,对现代人来说,或许是最后的净土了。


1995年,32岁的岩井俊二完成了《情书》的创作。这是他自己执导的第一部长篇电影。


岩井俊二在选角方面的天赋,令人拍案叫绝。拍摄这部影片,他找来了25岁的中山美穗,18岁的柏原崇和17岁的酒井美纪。完美契合角色的选角,是电影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在这群充满青春气息的演员们的精湛演绎下,一个关于初恋与暗恋的感人故事被娓娓道来。


在大雪纷飞的寒冬里,北日本的小樽和西日本的神户,两位长相酷似的女性成为了“笔友”。这桩特殊的缘分,起于一出意外。


生活在神户的渡边博子,在参加完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忌日活动后,难以抑制思念之情,忍不住拿起笔来,写下一句“你好吗,我很好”(お元気ですか、私は元気です!)的问候,将其寄向了未婚夫中学时住过的小樽。


然而,这封写给天国的信件,却收到了署名“藤井树”的回信。虽然怀疑这大概率是一件恶作剧,但宛如久旱之人看到海市蜃楼,渡边博子还是回复了这封信件。进一步的沟通让她了解到, 这并不是恶作剧,而是一桩美丽的巧合 。回信的这位“藤井树”,是一名和自己同龄的年轻女性。


更巧的是,女“藤井树”和自己的未婚夫——男“藤井树”在中学时代还曾是同班同学。想要多了解些爱人昔日的情况,渡边博子和藤井树保持了书信往来。 在此期间,一桩被时间掩埋而无疾而终的恋情,也逐渐重见天日……


《情书》是一部很“简单”的电影。岩井俊二要讲的故事,是初恋,是暗恋,更是恰如小樽的白雪一般,少年少女间纯真的过往。


年少时节的爱情啊,格外简单,又无处不在。它既是无意间对视后的心跳加速,也是课堂上不知不觉为她画下的素描。


为了它,会借遍图书馆里没人读的书,只为一次次写下和她相同的名字;为了它,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借口,只为和她多上待一会儿……


可恰好因为年少,虽然令人怦然心动,但却往往留下遗憾。少年没能说出那句深藏心底的“喜欢”,少女也没有把那本《追忆似水年华》的借书卡翻到背面。懵懂的爱情,还没开始,便无疾而终。正如白居易的名句: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碎琉璃脆。”


值得一提的是,岩井俊二在《情书》日文版电影特刊中曾提到,回忆是推动自己现在的一大原动力。


“一般人以为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两者互无关系。某个时机,回忆起过去的事情,自然会发现一些过去与现在的连带关系,反过来影响了现在的自己。”


影片选择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作为寄托少年少女恋情的信物,大概便是出于这个原因吧。让观众追忆自己逝去的似水年华,这一点上,岩井俊二成功了。



寄情于物外,溯往事而悲今。 在无限内卷的今天,除了这两条路子,单身的青年人还有什么办法,去体味爱情的美好呢?




支持院线,今日不放资源

但是!!!

关注公众号,后台发送“万达电影”

免费获取“全国万达电影兑换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