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红星新闻
成都传媒集团旗下的新媒体平台。在这里,你能体会深度,看到态度,感受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白聊IT  ·  破亿神话!DeepSeek创全球用户增速新纪录 ·  12 小时前  
大白聊IT  ·  破亿神话!DeepSeek创全球用户增速新纪录 ·  12 小时前  
编程技术进阶  ·  104页的《DeepSeek入门到精通.pd ... ·  18 小时前  
编程技术进阶  ·  104页的《DeepSeek入门到精通.pd ... ·  18 小时前  
鹤城发布  ·  严禁下班时间开会!知名企业发文 ·  2 天前  
鹤城发布  ·  严禁下班时间开会!知名企业发文 ·  2 天前  
众视AsiaOTT  ·  优酷春节报告出炉:大屏观看时长上涨30% ·  3 天前  
众视AsiaOTT  ·  优酷春节报告出炉:大屏观看时长上涨30% ·  3 天前  
每日商报  ·  喝杯咖啡,助你一键切换成“工作模式”! ·  4 天前  
每日商报  ·  喝杯咖啡,助你一键切换成“工作模式”!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红星新闻

2024未完待续|从修导弹到勇闯脱口秀,64岁的山山大爷:笑话可以“地狱”,但人生要快乐

红星新闻  · 公众号  ·  · 2024-12-25 11:24

正文

“山山大爷”李文山最近很少忘词了,也很少会担心演出冷场,演出越来越火爆,连续几场的票都售罄,年轻人排着队和他合影,几乎每个喜欢脱口秀的人都听过他和老伴谈恋爱的故事,也喜欢他说的那些和生死有关的“地狱笑话”。

▲李文山正在演出

2024年,是李文山说脱口秀的第3年,也是他第一次登上综艺节目,虽然在比赛中并没有取得什么名次,但并不妨碍他成为那档节目之后最出圈的脱口秀演员。

或许是因为他的年龄, 以64岁的“高龄”闯进年轻的脱口秀行业,不论和他同台的演员还是台下的观众,都得称呼他一声大爷 ;也或许是因为他的气质,30年军龄让他显得格外“板正”,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站在台上腰杆总是挺得笔直。

但更重要的,也许是他段子里那些把生死放在嘴边,让人不知道该不该笑的“地狱笑话”,让人们看到,就算老了,也可以快乐地面对人生。

此前视频

1
走红后无形的压力增加了

在沈阳的波波笑剧场,红星新闻记者见到了李文山,和上节目时相比,他的变化并不大,仍然穿着那件熨烫服帖的蓝色衬衫,打着深蓝色领带,头发整齐地向后梳起,略有些瘦削的身材仍能看出当兵时的精干。

参加《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这档综艺节目,是一个略显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决定。李文山是在剧场演出时,从别的演员那得到的消息,他用了一个比喻来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参加,“就像工作上说有个主管的位置,大家都可以争取,那你想不想去?”

对参加节目,他的心态很放松,名次不是他考虑的事情,“我这么大岁数了,又是个新人,没考虑那么多,去了我也是个退休老头,不去也是个退休老头。我到这(节目)第一个任务,看见那些有名的演员,先跟他们照个相,这些人都是我的榜样,我会学习他们的段子,现在一起比赛了,我觉得挺好,所以我很放松。”

第一场播出之后,李文山就火了,他演出片段的浏览量和点赞量是最高的,网友们一下记住了这个说着“做老人啊真难,儿子不孝,观众也不笑”的64岁大爷。而随着节目的陆续播出,越来越多人喜欢上“山山大爷”, 他段子里和老伴谈恋爱的故事让年轻人们羡慕,随口对死亡和孩子的调侃又让人忍俊不禁。

一名喜欢脱口秀多年的观众告诉记者,她在节目上第一次看到“山山大爷”,原本并没有对他抱有什么期待,但听完段子后被圈粉了, 她觉得大爷有一种很强烈的“反差感”,安静站在台上却能在段子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而李文山真正感觉到自己走红是在被节目淘汰之后,媒体采访蜂拥而至,他又回到了小剧场,重新在线下演出,和从前相比,段子更好讲了,票也更好卖了,每场演出结束,观众们总是排着队和他合影。

“台下观众熟悉我的,喜欢我的人多了,来了就鼓掌。说白了就是他喜欢你,你讲什么他都会更容易笑,更容易被接纳。”李文山说。

但走红也带来一定的压力,关注的人多了,会无形之中给李文山压力,比如在写段子的时候,会反复斟酌很久,担心这样的段子拿出去,观众觉得不好笑,嘲笑他,他自己也会觉得很丢脸。

▲李文山在剧场

2

从修导弹到说脱口秀

李文山是个有30年军龄的退役老兵 ,在2021年以前,他的生活可以说与脱口秀几乎不沾边。

年轻时考上军校,被分配到航空军械专业学习, 毕业后在部队里负责维修导弹、火箭弹等武器,后来从一线到机关工作,负责一些文字工作,比如材料和讲话稿的写作。

李文山说,他年轻时是个文艺青年,喜欢看书也喜欢喜剧,更喜欢写诗,写散文,作品在不少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到了机关,写文件和讲话稿更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底,他也养成了不断打磨文字,琢磨写作的习惯,这也给他后来说脱口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退休之后,李文山的生活突然单调了不少,每天的活动几乎被固定在聊天、打牌、遛弯、上公园,这样的生活重复了七八年。

直到疫情出现,他的生活节奏被打乱,老伙伴们不能相聚,小孩也都成了家,家里就剩下他和老伴,闲不住的李文山无意中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了高中同学,他觉得拍短视频很有意思,也想尝试。

“我这人有个性格,就是要么我不做,要做就往好了做。”李文山说,“决定要做,我就定内容,那时候经常看脱口秀,我就特别喜欢,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也好,个人生活也好,都可以吐槽。我在社会上经历这么多年,我的感触太多了,再加上虽然整体来说我是个i人(指性格内敛、内向的人,简单来说就是社恐),但我还是喜欢幽默的,就决定做这方面的视频。”

就这样,李文山在61岁时,闯进了脱口秀圈子。之前在机关的工作给了他很多帮助,经常上台讲话让他并不怕登上舞台,但包袱讲完观众不笑的失落和在台上忘词之后的尴尬,让他很是恐惧。

李文山讲了个故事,关于单手插兜,这几乎成为了他演出时的标志性姿势,观众们觉得这个姿势很酷,但对他来说,最开始习惯插兜表演,是因为怕忘词。“我年龄大了,记忆力也不如以前了。过去我也不想插兜表演,想比划很多手势来配合段子,但我一演就容易分心,一分心这词就不会说了。所以后面没办法,干脆就把手插在兜里,脑袋里就记着词儿。”

从开始接触脱口秀,到真正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李文山走了很多弯路,这跟他的心态有关系,因为他最开始的目的就是去玩,而不是和大部分脱口秀演员一样是上商演, “就是我今天晚上忽然有个想法,马上就写出来,第二天就上开放麦。这个段子不好笑,明天又换了,内容总是换,打磨得也不够,观众反应也不咋好,这弯路走了很长时间。”

直到签约了现在的剧场,接受了系统性的培训和专业的管理,李文山的脱口秀道路才算走上了正轨。

▲李文山在演出中

3
融入年轻人的“异类”

无论从什么维度来看,脱口秀都是一个被年轻人主导的行业,演员和观众几乎都是年轻人,李文山像个“异类”。 他还记得刚上台说脱口秀的时候,一名挨着他的观众被吓得身子往后缩了一下,观众们惊讶于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会走上去说段子。

同行也对他的出现很诧异。星杨也是一名脱口秀演员,和李文山在同一个剧场。他听说剧场里来了个60多岁的演员,第一感觉是很诧异,觉得这么大岁数的人还能干这行,但一起演了一场之后,他觉得大爷的段子太炸了,每句话都有梗,现场观众也喜欢。

这种异类感,还存在于内容的创作上,李文山在段子里写自己的老年生活,写孩子“啃老”,甚至写和意外或者死亡相关的“地狱笑话”。

在创作时他会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以一个年长者的视角去看年轻人,并且会考虑年轻人能否接受这种视角,他也会担心,自己段子里的包袱年轻人会不会听不懂,或者不感兴趣,毕竟代沟是客观存在的。而在星杨看来,李文山很谦虚、随和,身上没有任何说教感,也能感觉到他很想融入到年轻人的状态里。

这让李文山时常会收到一些惊喜,比如在节目中最出圈的那个段子,一个极具时代感的恋爱故事。这本来是他最没有把握的一个段子,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一定能理解他们那个年代谈恋爱时的状态,比如一年才能见一次,见了4次就结了婚,再比如在信件里夹张照片就相当于现在的视频聊天。

“有很多观众说,这个段子让他们很感动,都看哭了,我就觉得很意外,我说这不是搞笑的吗,怎么还哭了,但年轻人可能就是当真了,听进去了。”

而对于段子里那些让年轻人不知道该不该笑的“地狱笑话”,比如那句出圈的“人家都是跨界歌王、跨界舞王,我跨界,自然死亡”,李文山觉得并没有什么,他把这些归咎于南北差异,在他从小到大的生存环境中,死亡并不是禁忌,而是一个可以调侃的话题,“但在南方演出时,一提到这些,现场会突然静一下,我就知道这个话题可能有点深了。”

4
未来和责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