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浙江电视台教科影视频道晚间21点至22点播出,大事小事有事您说话。 小强帮忙团:您的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 小强点名册:针砭时弊追寻真相; 小强消费课:聚焦消费事件; 牵手:为贫困的优秀孩子结对牵手 24小时热线:0571-88909090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东方腔调,潮“越”而生!

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 公众号  ·  · 2025-01-31 17:34

正文



金蛇“越”动迎新岁,东方文化正当时!昨天(1月30日),浙江卫视《越韵中国年——2025越剧春节晚会》以自信而真诚的姿态,为观众奉上了一场充满温度和生命力的传统文化饕餮盛宴。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网友点评

《越韵中国年——2025越剧春节晚会》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担任指导单位,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中共嵊州市委联合主办,浙江卫视、Z视介、浙里文化圈联合承办。

今年的越剧春晚在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日报、“学习强国”平台、浙江卫视、Z视介、浙江文旅、中国蓝新闻客户端等多平台同步直播,全网观看量突破2600万,全网互动量突破1000万,并登上了微博综艺影响力榜待播榜、热播榜双榜第一。节目播出后好评不断,截至目前斩获全网热搜300+,全网累计发布文章超200篇,阅读量破千万,累计发布相关短视频超150条,播放总量破亿。#用一台越剧春晚打开非遗中国年##李云霄一首歌唱出杭城故事##陈丽君 越剧春晚#等话题登上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热搜高位,引发广泛讨论,全网相关话题触达总量达25亿。不少网友纷纷点赞,“印象中的传统戏曲,现在居然发展得这么潮啦?!”一个“潮”字,成了这场晚会的关键词。



今年春节略显特殊,这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与此同时,近期涌入中国社媒的“洋朋友”们,也正用好奇的目光探寻这场东方嘉年华。这张闪耀了千年的中国文化金名片,正以更闪亮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在这个关键节点,开播第三年的越剧春晚脱颖而出,以创新姿态推动传统文化强势出圈,其中秘诀,正是“守正出新”。

守正有道

经典传承,与时代共振

晚会现场名家熠熠,亮点纷呈,让广大戏迷狠狠过了把戏瘾!茅威涛、王滨梅首次彩装合作《孔雀东南飞·惜别离》,让戏迷们纷纷表示“这才是有生之年系列”;吴凤花《胆剑千秋》唱响鲁迅的铿锵豪情;蔡浙飞、章益清一曲《苏秦·回乡》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娓娓道来;陶慧敏携手新生代越剧小生吕佳容同台演绎《琵琶记·琵琶吟》,跨越代际的艺术对话令人动容。

立足传统,时代新编之作也在晚会纷纷亮相。移植自京剧的越剧秀《天女散花》、由老舍同名小说改编的影像越剧《微神》、取材自经典名著《红楼梦》的原创越剧《我的大观园·谁是知心人》,无不展现了越剧人以新视角讲述经典故事的创新与探索;现实题材越剧唱段《钱塘里·相聚》《钱塘里·小小天堂伞》更是凭借其“有爱相伴、以善相拥”的主题让许多年轻观众直呼治愈。

年轻越剧演员的表现同样令人眼前一亮。陈丽君、范雅琪合作带来《断桥·下山》,新生代的充沛表现力让经典历久弥新;李云霄、张亚洲对吕派经典《打金枝·闯宫》进行全新演绎,尽情挥洒独属于年轻人的朝气和创意;最大只有9岁的“小戏骨”们则在《五女拜寿·拌嘴》中,用稚嫩的童声唱响薪火相传的坚定。传统艺术在守正中愈发绽放异彩,更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爆发出蓬勃而旺盛的生命力。


出新有格

跨界融合,大胆拥抱未来

行至第三年,越剧春晚的魅力丝毫不减,这是大胆的跨界尝试赋予越剧春晚的底气。晚会以包容的姿态敞开舞台,为年轻演员充当“试验田”,这才有了诸多有意思的节目编排。张亚洲和郑晓在越歌《念》中唱起了rap,引爆讨论,“太帅了”“好酷”等评价纷纷刷屏;越剧男团一首气势如虹的《回马枪》,创造了越剧班子构成的更多可能。

多剧种的融入也带来别具一格的视听体验。中国台湾演员陈禹安带来的《宝玉二种》,聚齐了越剧、歌仔戏、爵士乐三重元素,让红楼故事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焕发别样魅力;非遗表演平阳木偶戏、海宁皮影戏的加入,为越剧舞台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不止戏曲,裘丹莉和张杨凯男还对流行曲目《一生所爱》进行改编,粤语原词和越剧戏腔、越白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让观众直呼“没看够”。

新型智能科技的大幅铺陈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AI参与制作的开场动画和收尾歌曲,形成了技术上的首尾呼应;晚会吉祥物机器狗“汪巳如意”的才艺表演也给传统佳节增添了浓浓的未来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