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昆仑脚下,青藏高原腹地,长江、黄河、澜沧江孕育而生。三江源这块中国大陆生态最为敏感的“皮肤”,正成为名副其实的野生动物天堂。
2016年,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获批。随后成立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整合了所涉4县国土、环保、农牧等部门编制、职能及执法力量,建立了覆盖省、州、县、乡的4级垂直统筹式生态保护机构。
“国家公园应由全体国民所有。”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根据方案,国家公园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分级行使,条件成熟时,逐步过渡到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重点保护区域内居民要逐步实施生态移民搬迁,集体土地优先通过租赁、置换等方式规范流转,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方案明确提出建立统一事权、分级管理体制和财政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制度,回答了国家公园哪些是国家的、哪些是地方的,哪些归国家管等一系列‘权’‘钱’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说。
根据方案,未来将组建一个部门统一行使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
相关部门依法对国家公园进行指导和管理。
苏杨强调,必须改变当前自然保护地碎片化和多头管理的问题,打破部门和地域的限制,使日常管理、综合执法、经营监管等都政出一门。
“建立统一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管理部门,并非不需要跨部门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协调与配合。反而更加强调构建服务型政府,加强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朱春全说。
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核心是体制创新。
据了解,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立足国有林地占比高的优势,探索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所有权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湖北省整合有关管理职责,成立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统一承担1170平方公里试点范围的自然资源管护等职责。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将把创新体制和完善体制放在优先位置,做好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的衔接,成熟一个设立一个,有步骤、分阶段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