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光远看经济
光远看经济官方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易周期 ... ·  昨天  
湖北工信  ·  “建成支点 百场千项” | ... ·  3 天前  
湖北工信  ·  “建成支点 百场千项” | ... ·  3 天前  
第一财经  ·  上海,狂揽160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光远看经济

他让中国提前了八年对应今天的局面

光远看经济  · 公众号  · 财经  · 2020-10-10 07:01

正文

喜马拉雅   音频专辑

《光远看经济》


周三、周六持续更新,

相约喜马拉雅,关注《光远看经济》

听我说人话,说真话,

告诉你经济学教科书上

学不到的经济真相;

欢迎 喜马拉雅 ,关注 《光远看经济》 免费收听全文

他让中国提前了八年对应今天的局面

☞ 文章 来源 | 时代壹周刊


1

中国经济的韧性

2020年时间已经过半,各国期中考试的卷子也该交了。中国的成绩最先公布,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2%,而上半年同比下降1.6%。

这是个可喜可贺的成就,因为实在是来之不易。一方面我们要与世界人民一起斗病毒,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腾出手来战美帝。美帝现在不是加税就是制裁。

接下来大家最关心的就是美国了,因为此前很多机构预测,美国第二季度的成绩单将会非常难看,美国统计局现在应该比较头疼。

不管怎样,2020年的世界经济非常不容乐观,世界银行预测将下滑5.2%,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中国将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一个能实现增长的。一方面,这得益于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配合政府控制住了疫情,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

2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而中国经济之所以有韧性,我觉得是有一位高人,让中国提前八年,预判了现在的形势,并作了全方位的积极准备,这位高人就是——刘鹤。

刘鹤出生于1952年,曾就读于北京101中学,这个学校有很多重量级的校友,我就不细说了。

1969年,他和千千万万的青年一样参与了上山下乡,到吉林插队。不久之后应征入伍,在38军服役,这可是著了名的万岁军啊。

1974年,他回到北京无线电厂当工人,后来转为干部。恢复高考后,他在1978年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后来到美国留学,获得了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MPA学位。

刘鹤现在担任副总理,分管商务、金融和科技。这位高人平时非常低调,很少公开讲话。民间对他的了解,更多是因为中美贸易谈判。


但他做事却非常高调,是中国经济政策的核心智囊和主要制定者之一,也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操盘手。

他主持制定过十几部国家产业政策,参与过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很多重要大会讲稿的经济部分,他都是重要执笔人之一,比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在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他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也是中国经济最新蓝图的起草人之一,还有人称之为中国新经济计划的总设计师。

有两个家喻户晓的热词,其实都是他“发明”的,一个叫“顶层设计”,一个叫“底线思维”,都比他本人有名。

“顶层设计”这词,源于信息产业(刘鹤当过信息化产业办公室副主任),最早出现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而刘鹤负责了这部分的起草。

他给“顶层设计”下了个定义: 顶层设计包括基本的价值取向、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以及先后顺序。 因为中国已经过了东试一下、西试一下的阶段。


3

八年前高屋建瓴的论文

而“底线思维”这个词火起来,跟他2012年的一篇著名论文有关——《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这篇论文影响深远,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顶层设计都有深远影响。

这篇论文,用详实的数据和历史资料,系统对比分析了人类历史上的两次大型经济危机,1929年经济危机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

更难得的是,论文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出了精准的预测,并提出了极为宝贵的政策建议,让中国未雨绸缪,中国经济才有了现在的韧性。

这本论文已经出版成书,我也买了一本。看完之后心里特别踏实,现在中国政治经济遇到的问题,我们的智库八年前就预料到了,也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

他对西方政治制度有着深刻的认识。比如第36页他这样说:竞选政治造成政党容易将选举胜利这种狭隘的利益看得重于国家利益和长远利益。

他认为,西方政治表现出明显的民粹主义和金融寡头政治的特征。一方面,政党要迎合低收入选民,抹平阶级差别,出台短视的有民粹倾向的政策。

另一方面,竞选对资金的需求,选举又容易被金融寡头和少数利益集团所控制,候选人又成了资本的傀儡。

他给出判断,西方的决策者,总是面临民粹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政治意识形态化的三大挑战,政治家往往被短视的民意所绑架。

4


其实特朗普就是这样上台和执政的。美国产业空心化,大量产业工人失业,收入差距扩大,民粹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抬头。他的政策,既要照顾选民,又要照顾金主爸爸。

他对中美关系走向准确的预测,预测到美国可能会卸磨杀驴。 他说在(2008年)金融危机初期,各国会联手应对,反对保护主义,有效遏制了危机的深化和蔓延。

但是在形势有所好转后,继续合作就难了,等各种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战、汇率战、投资限制纷至沓来,西方国家会通过再平衡转嫁责任,通过制造全球通胀来削减债务负担。

可以看出,2012年的论文中,他已经预测美国必然要找茬,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之间可能爆发贸易战。

在第41页,他对未来形势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我国所处的外部环境不会太好,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好长远谋划。

他还对全球化的趋势做出了准确判断。他认为,全球化的高潮已经过了,全球市场不断扩张的时期已经结束,国际市场收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成为常态。

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必须转变战略支点,坚持扩大内需,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新的持久动力。

他说,要高度警惕全球经济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对包括出口减少、欧美债权缩水、资本外流等各种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和风险,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基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我国国内产能过剩的现状,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刘鹤跟王沪宁都是是重要参与者。

5


在今年上半年,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跟东盟的进出口总额,逆势增长了5.6%,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与往年基本持平(其他地区都降了)。

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一方面积极进行供给侧改革,一方面力促产业升级,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2014年9月成立了集成电路大基金。

虽然还没等到光刻机,但是现在形势已经主动多了,我国的产业链日趋完善,很多芯片已经可以实现独立自主。

这也可以解释,为啥在贸易谈判中,我国总体上吃亏的。这也可以解释,为啥中兴要接受屈辱的条款,因为就是在为中国的产业链争取时间。

他提出了 “树立底线思维方法,对危机可能出现的最坏场景做出预案。”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他认为,面对复杂的形势,要做最坏的准备,同时努力争取较好的结果。既要应对突发性外部冲击和震动,又要做好应对危机结构性变化的长期准备。

具体一点,有两个场景必须预防: 一是危机升温而产生的巨大外部震荡;二是危机迫使一些国家转嫁灾难而走向战争。 虽然都是小概率事件,但必须防患于未然。

这个思想,对2020年的疫情引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同样适用,要防止外部环境突然恶化,也要警惕某些国家和地区发动战争。

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