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通研究
海通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海通研究

海通分析师一周精彩观点

海通研究  · 公众号  ·  · 2017-09-16 07: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一周头条 | # 专题、行业公司深度#

PPI “穿越” CPI ,通胀如何走?( 宏观

原题《宏观专题报告:当 PPI “穿越” CPI ,通胀如何走?》

A 股四大简单致胜法宝( 策略

原题《策略专题报告: A 股四大简单致胜法宝》

多资产视角看股市( 策略

原题《策略专题报告:中国目前类似日本 1975-89 年初期? ——多资产视角看股市》

高频因子之已实现波动分解( 金工

原题《金融工程专题报告:选股因子系列研究(二十五) ——高频因子之已实现波动分解》

红九月旺季开启( 汽车

原题《汽车行业专题报告:汽车中报总结: 上半年平和运行,红九月旺季开启》

如何预测水泥需求( 建材

原题《建材行业专题报告:建材行业研究方法论二:如何预测水泥需求》

北京医改之深度调研报告( 医药

原题《医药行业深度报告:变局与机遇——北京医改之深度调研报告》

仿制药投资图谱( 医药

原题《医药行业深度报告:仿制药投资图谱:进口替代,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唯一机会,自下而上优选品种》

古老被动元件焕发新生( 电子

原题《电子行业深度报告:新应用、新市场、新变化,古老被动元件焕发新生》

电动化超级浪潮,全新格局已诞生( 汽车 · 中鼎股份

原题《中鼎股份公司深度报告:电动化超级浪潮,全新格局已诞生》

打造国内咨询领先企业( 中小市值 · 企源科技

原题《企源科技公司深度报告:企源科技,打造国内咨询领先企业》

AI+ 影像”积累深厚( 计算机 · 东软集团

原题《东软集团公司深度报告:医学影像全产业链覆盖,“ AI+ 影像”积累深厚》

一周精彩观点( 2017/09/09-2017/09/15

宏观

报告标题 《宏观周报:通胀短期回升,资金短期改善》 0911

【核心观点】宏观专题: PPI 高于 CPI ,谁向谁收敛? CPI 上行:需求支撑,货币刺激。 PPI 回落:需求不足,通胀乏力。本轮涨价:当前供给侧改革仍然在推进,但 M2 增速迅速降至历史低位,再加上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上升,所以整体需求已经在回落,意味着未来 PPI CPI 的带动力度有限, PPI 回落向 CPI 收敛的概率更大。一周扫描:海外:美联储二号人物离职,欧央行推迟讨论退出 QE 。经济:升值抑制出口。物价:通胀短期回升。流动性:资金短期改善。政策:北京严查房抵贷。

研究团队 姜超、顾潇啸、于博、梁中华、李金柳(联系人)、宋潇(联系人)

宏观

报告标题 《宏观季报:去伪存真—— 2017 4 季度宏观经济展望》 0913

【核心观点】投资过度、改革供给。从降成本、去产能到去库存。去杠杆、稳货币。去伪存真,价值为王。贷款利率趋升,地产市场拐点。难走放水老路。总结来说,如果我们未来下决心收货币,虽然会付出地产泡沫破灭的代价,但如果大家的聪明才智不再去炒房炒泡沫,而把有效的资金用在中国经济真正需要的方向,那么中国经济将走向效率模式,资本市场才有长期价值。

研究团队 姜超、顾潇啸、于博、梁中华、李金柳(联系人)、宋潇(联系人)

宏观

报告标题 《宏观专题报告:当 PPI “穿越” CPI ,通胀如何走?》 0911

【核心观点】去年以来 PPI 触底反弹,背后既有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也有需求改善的推动。在供给方面,去产能叠加环保政策趋严都对上游行业的供给能力构成限制。在需求方面,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居民和政府加杠杆,刺激地产和基建投资回升,增加了经济总需求。当前供给侧改革仍然在推进,但需求端却在回落。去年四季度以来,金融领域开始推进去杠杆,货币政策维持紧平衡状态,利率中枢大幅抬升,货币宽松阶段已经过去。 M2 增速迅速降至历史低位,再加上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上升,所以整体需求已经在回落。当前的需求回落意味着未来 PPI CPI 的带动力度有限, PPI 回落向 CPI 收敛的概率更大。

研究团队 姜超、梁中华、李金柳(联系人)

利率债

报告标题 《利率债季报:曲线平坦,利率震荡》 0911

【核心观点】稳货币 + 强监管。央行货币政策服务供给侧改革目标;银监会开展三三四自查与现场检查;证监会保监会规范非银业务。我们认为未来金融强监管方向不变。分歧所在:基本面。工业企业盈利改善,投资增长乏力。在产能过剩大背景下,需求端疲弱,金融去杠杆从源头上抑制投资扩张,投资周期难言开启。库存周期步入尾声,经济、通胀趋于下行。四季度风险因素:( 1 )海外缩表风险。( 2 )经济预期修正风险。( 3 )金融监管升级风险。( 4 )资金面收紧风险。( 5 )供给冲击。曲线平坦化之后:曲线平坦或成常态。长端利率难上难下。债市拐点仍未出现,配置或是最佳策略。长期依然看好。

研究团队 姜超、周霞、姜珮珊

信用债

报告标题 《信用债月报:配置先行》 0912

【核心观点】市场回顾:趋势性机会未现。信用基本面:企业营收改善,评级上调增多。供 VS 需:需求不旺,关注年内供给压力。产业债:票息为主,优选龙头。城投债:投资价值趋弱。四季度策略:耐心等待,配置先行。短期震荡,拐点或在四季度后。同业存单利率形成短端信用债的“底”,金融监管和金融去杠杆压力下,同存利率短期难降。交易性机会难觅,配置价值显现。期限利差和等级利差均处历史低位,建议主配中高等级短久期品种,周期性行业,龙头债券可适当拉长久期,规避低等级长久期城投债。

【风险提示】产业政策变动风险,企业再融资风险。

研究团队 姜超、朱征星、杜佳(联系人)

可转债

报告标题 《可转债季报:业绩为王》 0911

【核心观点】市场回顾:转债从新低到新高。个券涨跌各半,走向分化。信用申购开启,打新机会增多,整体收益尚可。转债发行中正股波动带来博弈机会。转债策略:个券分化,业绩为王。股市判断:震荡依旧,谨慎博弈。债市判断:曲线平坦化是短期常态。转债策略:业绩为王,寻找结构性机会。具体关注以下几类机会: 1 )金融板块。 2 )基本面和业绩较好的个券。 3 )条款优质个券。 4 )国企改革主题。私募 EB :发行锐减,票息下行。换股暂无忧。

【风险提示】改革或业绩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价格和溢价率调整风险等。

研究团队 姜超、周霞、姜珮珊、李波(联系人)

策略

报告标题 《策略周报:稳步前行》 0910

【核心观点】核心结论:① 2016 年以来一线龙头股、房市、汇率齐涨,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经济可能步入新常态的平稳期,优质资产重估。震荡市的向上波段未结束,股票质押新规影响有限。②四季度临近行情博弈特性上升,过去五年最后异动行业三大特征:低涨幅、低配置、出现政策或事件催化。③继续保持积极,把握业绩和博弈双主线,如估值修复还不充分的金融、具备异军突起潜质的建筑、地产。

【风险提示】业绩不及预期,经济增速下滑,金融去杠杆超预期。

研究团队 荀玉根、姚佩(联系人)

策略

报告标题 《策略专题报告: A 股四大简单致胜法宝》 0911

【核心观点】核心结论:①统计 2005 年至 2016 A 股高股息、低市净率、低市盈率、小市值四大简单策略远远跑赢大盘。②高股息策略年化收益率达 23.6% (超额收益率 9.1 个百分点)。低市净率策略年化收益率达 24.5% (超额收益率 10 个百分点)。③低市盈率策略年化收益率达 22.8% (超额收益率 8.3 个百分点)。小市值策略年化收益率达 25.6% (超额收益率 11.1 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报告内四种策略结果都为历史统计,历史统计结果有效无法代表未来依然有效。

研究团队 荀玉根、唐一杰(联系人)

策略

报告标题 《策略专题报告:中国目前类似日本 1975-89 年初期?——多资产视角看股市》 0913

【核心观点】核心结论:① 2016 年以来中国行业龙头股、楼市、汇市齐涨, 05-07 年、 09-10 年出现这种现象时经济处于复苏和繁荣期。②这次背景更像日本 1975-89 年,经济增长平稳、企业盈利改善。当时日本资产价格经历十年慢牛,广场协议后走向泡沫。③中国 16 年以来经济平稳增长,企业盈利改善, ROE 2016 年最低 9.4% 回升至 17H1 10% 。股市优质资产重估中,对比海外和历史,金融相对估值最低。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风险,人民币汇率超预期贬值风险。

研究团队 荀玉根、钟青

金工

报告标题 《金融工程专题报告:选股因子系列研究(二十五)——高频因子之已实现波动分解》 0909

【核心观点】本报告尝试对于股票高频波动率进行拆分,并期望从高频波动中提取出有效的选股因子。“系统波动 + 特质波动”的拆分方式在高频维度上无法得到具有优秀选股效果的因子。“上行波动 + 下行波动”的拆分方式在高频维度上选股效果较好。“系统波动 + 特质波动”的拆分得到的高频因子在正交后基本无选股效果残留。上行波动占比因子在正交后依旧具有显著选股能力,且数据频率越高因子选股效果越好。上行波动占比因子在加入到多因子模型后能够对模型产生进一步的提升。 2017 年以来因子截面选股效果较好,仅在 6 月失效。

【风险提示】市场系统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以及政策变动风险会对策略表现产生较大影响。

研究团队 冯佳睿、袁林青

汽车

报告标题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汽车中报总结:上半年平和运行,红九月旺季开启》 0911

【核心观点】 2017 上半年汽车销量增长平稳。 17H1 板块分化加剧,乘用车平和度过淡季 Q2 ,客车持续低迷,重卡扩张持续,零部件稳健快速增长。 2017 上半年蓝筹行情主导,绩优个股精选优质龙头。我们认为,当前时点看,建议关注“红九月”投资机遇与新能源汽车板块。( 1 )坚定看多汽车“红九月”。乘用车消费“金九银十”即将来临,低端需求年底集中发力,将有力带动“红九月”行情。( 2 )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有序提升,表明消费景气陆续上涨。我们认为,双积分制与特斯拉国产化是 2017 年新能源汽车行情的最大催化剂,将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跑马圈地,并奠定 2018 年新能源乘用车超级周期开启的基础。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大幅波动的风险。汽车行业小排量购置税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新能源汽车政策变化的风险。

研究团队 邓学、谢亚彤、杜威、王猛(联系人)

建材

报告标题 《建材行业专题报告:建材行业研究方法论二:如何预测水泥需求》 0914

【核心观点】对于水泥需求的预测,主要把握房地产以及基建投资两个维度。数据显示:水泥需求与房地产施工面积增速相关度较高,而房地产销售、新开工数据对施工面积数据有一定领先性。预判基建投资的增速关键看两个因素:一个是基建规划(政府意愿),二是基建资金来源(政府能力)。尽管从宏观到中观层面均有大量的公开统计数据支撑水泥需求的预测,但由于统计数据存在比较明显的失真,精准定量预测水泥需求的想法不切实际,更具可操作性思路是基于地产周期、基建(规划及地产财政)两个维度对水泥需求做定性判断。

【风险提示】产能去化低于预期;需求超预期下滑。

研究团队 邱友锋、钱佳佳、冯晨阳

建材

报告标题 《建材行业专题报告:建材行业研究方法论三:水泥产能测算及研判》 0914

【核心观点】水泥产能换算系数。我们所讨论的“水泥产能”,实际就是熟料产能对应的水泥生产能力。行业平均来看, 1 吨熟料产能对应 1.68 吨水泥。产能数据及来源。水泥产能有较全的公开数据,最权威的渠道是数字水泥网(水泥协会)。水泥产能周期。根据水泥协会数据, 2010 年是本轮产能周期高点,其后是长达 6 年的产能周期下行期。水泥的供给弹性。供给弹性提供了水泥行业“错峰”与“协同”机制的可行性。水泥落后产能。目前行业主流工艺已经是新型干法,上述落后产能比例非常小。水泥去产能的可能途径。截至目前,业内有从提升能耗、环保标准、质量和安全方面对落后产能定义扩大进行讨论,但政策仍然不明朗。

【风险提示】产能去化低于预期;需求超预期下滑。

研究团队 邱友锋、钱佳佳、冯晨阳

医药

报告标题 《医药行业深度报告:变局与机遇——北京医改之深度调研报告》 0911

【核心观点】北京医改是响应国家 2009 年医改方案,从 2012 年起开始试点, 2017 年全面推开的一场渐进式的自上而下推动的改革,包括药品零加成、阳光采购、设立医事服务费等措施。北京医改以来药品降价、药占比下降、分级诊疗等效果明显。投资建议: 1 )分级诊疗是大势所趋,未来社区医院及一级医院门诊量将持续上升,利好基层医院,以及以基层医院为主要客户 / 销售渠道的企业,如通化东宝、华东医药、济川药业、安图生物等。 2 )利好药店:如国大药房、益丰药房等。 3 )利好医疗服务:如爱尔眼科等。

【风险提示】 1 )对于制药企业:招标导致药品价格下降以及药占比持续下降的风险。 2 )对于流通企业:“两票制”导致流通企业调拨业务受到冲击的风险,集中度提升慢于预期的风险,医院药占比下降导致流通行业增速放缓的风险。 3 )对于医疗服务企业:医生工资上升导致人力成本增加的风险。 4 )对于药店:处方外流速度慢于预期的风险。

研究团队 余文心、师成平、吴佳栓(联系人)

医药

报告标题 《医药行业深度报告:仿制药投资图谱:进口替代,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唯一机会,自下而上优选品种》 0911

【核心观点】我们认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对产业而言是一次系统的供给侧改革、质量升级过程,我们对未来 2-3 年(甚至更长)的产业判断是:仿制药企业成本提升、降价常态下,行业存量业务面临盈利压力。我们建议忽略对一致性评价进度、数量的关注,自下而上优选符合进口替代逻辑的品种。从中长期看,一致性评价给仿制药产业带来的唯一机会就是进口替代。从投资标的的选择方面,更应该注重自下而上选股,特别是在优先审评政策共振下,我们看好有进口替代空间的仿制药、集中度提升的普药机会,以及仿评服务方 CRO 的确定性增量订单带来的业绩提升机会。

【风险提示】 CRO 行业面临的临床机构资源不足的风险,部分省份集采对于质量分层认可度不同导致无法中标的风险,具体品种一致性进度不确定的风险。

研究团队 孙建、余文心

电子

报告标题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新应用、新市场、新变化,古老被动元件焕发新生》 0913

【核心观点】被动元件:古老、稳健成长的行业,市场、技术与资本共同驱动。汽车电子、 5G 应用、快速充电等新技术拉动被动元件市场迈向新周期。日系龙头转型 + 三星质量管控,引发被动元件的供给缺口,为大陆厂商带来机遇。日系台系厂家崛起路径分析,为国内厂家提供发展经验。全球电子产业转移,并受益于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出口优势,大陆被动元件发展前景向好。投资建议:行业“增持”评级,关注国内优势企业。在国家产业政策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新兴市场崛起与供需失衡都给国内企业提供了历史机遇。

【风险提示】国产化不及预期,国内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及境外龙头。

研究团队 陈平、谢磊(联系人)、尹苓(联系人)、张天闻(联系人)

汽车 · 中鼎股份

报告标题 《中鼎股份公司深度报告:电动化超级浪潮,全新格局已诞生》 0911

【核心观点】中鼎股份是国内非轮胎橡胶行业龙头。我们认为,对中鼎股份而言,这是一个更好的时代,细分领域正在快速扩张。新能源汽车全球超级周期即将打开,强势产品趋势持续,大量新增问题需要解决,产业链对密封、降噪、减震、冷却等的新要求随之带动了高端橡胶件需求的快速增长。我们认为,对中鼎股份而言,过往数十年的耕耘和学习,终于积累到了能够推出更好产品的时刻。产业超级周期与公司产品周期即将碰撞,更好的未来前路已照亮。公司全球内生、外延增长强劲,全新三大业务体系已逐步整合完成,反向投资未来 3 年将逐步进入收获期。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大幅波动的风险;反向投资落地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剧烈快速波动的风险。

研究团队 邓学、谢亚彤、杜威、王猛(联系人)

中小市值 · 企源科技

报告标题 《企源科技公司深度报告:企源科技,打造国内咨询领先企业》 0911

【核心观点】企源科技:“管理 +IT ”的平台型咨询服务企业。随着国家对企业信息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咨询行业正在逐步进行进口替代、去 IOE 化,多重因素刺激下内资咨询企业迎来了行业的春天。三大业务板块,贯穿“入口”到“流量”。公司未来将重点打造“管理信息化咨询平台 + 云服务平台 + 投资孵化平台”的三大平台,成为一家“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式的咨询服务机构”。我们预计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大客户战略,深挖大客户需求并且持续服务,为公司信息咨询平台和云服务平台带来稳定收入。同时,平台事业合伙人制的推行有效的控制成本,推动公司利润增长。

【风险提示】新三板流动性弱,公司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研究团队 钮宇鸣、孔维娜

计算机 · 东软集团

报告标题 《东软集团公司深度报告:医学影像全产业链覆盖,“ AI+ 影像”积累深厚》 0912

【核心观点】医学影像产业:“政策 + 技术 + 资本”多方面驱动。东软集团:医学影像全产业链覆盖。 AI+ 医学影像:东软在医学影像智能处理的积累。我们认为,东软在医学影像领域已经开创了国内多个“第一”,名副其实的民族品牌。其全产业链覆盖对公司未来资源整合提供强大支撑。我们看好公司在医学影像智能化分析、数据处理和数据服务等领域的进展。目前东软影像云已落地辽宁,商业模式的成熟和地域的拓展有望为业绩提供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医学影像云业务进展低于预期的风险,智能化技术应用低于预期。

研究团队 谢春生、郑宏达、鲁立、黄竞晶、杨林

中小市值 · 江山欧派

报告标题 《江山欧派公司深度报告:战略合作恒大 + 扩产推进,开启业绩高增长》 0913

【核心观点】公司是国内首家登陆 A 股市场的专业木门制造商。我国木门市场空间超千亿,产能集中度低,渠道切入是关键。多元化营销渠道助力公司 B C 端业务齐飞,工程渠道收入大增是公司业绩提升主因,与恒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业绩快速增长可期。公司产能扩大项目建设对业绩增长形成产能支撑,有助于其后续为恒大等工程客户订单如期供货,保障业务扩张顺利进行。

【风险提示】全装修政策执行不达预期风险;与恒大合作未如期进行风险。

研究团队 张宇、潘莹练

电子 · 富瀚微

报告标题 《富瀚微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视频监控芯片龙头,受益安防智能化浪潮》 0912

【核心观点】战略收购动力电池,实现三电闭环。苏州星恒走差异化路线,正处高速成长期。苏州星恒以锰酸锂动力电池产品为主,性价比突出,下游电动轻型车、电动物流车以及乘用车市场正快速抢占份额。全资控股福建万润,提升盈利。目前已成功进入东南、东风乘用车配套体系,未来有望成为国内领先的电机电控供应商。 PPP 大单不断,主业利润有保障。公司主营业务成功转型至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核心零部件,我们认为未来将显著受益行业高成长,成为新能源汽车板块核心标的。

【风险提示】业绩增长不及预期。

研究团队 陈平、谢磊(联系人)、尹苓(联系人)、张天闻(联系人)

军工 · 振芯科技

报告标题 《振芯科技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立足全产业链优势,静待市场回暖》 0914

【核心观点】中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持续增长,北斗民用商用加速渗透。稳固特种行业优势地位,积极拓展民商用市场。谋求多元化发展,高性能集成电路与视频安防业务值得期待。凭借自身视讯类芯片技术优势和系统工程经验,在中国西南区域市场地位稳固。近期公司营收利润下降源自行业订货大幅减少,同时民用市场竞争加剧和产品更新换代也对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风险提示】特种行业需求恢复低于预期;北斗导航民用和商用市场开拓存在不确定性;北斗产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滑;视频监控业务订单波动。

研究团队 徐志国、刘磊、蒋俊、张恒晅(联系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