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博亚和讯
博亚和讯公司是中国首屈一指的提供中国农牧业咨询、媒体、培训的服务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的那些事  ·  成人玩偶 + ... ·  2 天前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知识分享】医疗器械委托生产管理难点 ·  2 天前  
第十一诊室  ·  这样的化妆品早就过期了,很多姑娘还在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博亚和讯

猪企碰上“杀猪盘”!丨专家:两三年内生猪存栏将达7-8亿,猪周期要见底?

博亚和讯  · 公众号  ·  · 2021-04-19 20:36

正文

2020年,在超级猪周期下,猪企纷纷笑开怀, 即便是普通养猪户,养一只猪的利润胜过耕种几亩地。 然而,进入2021年,养猪行业却变 天。投资猪肉上市企业的股民因此戏称:“真正的杀猪盘来了!”


杀猪盘,是一种新型网络诈骗方式。通过网络聊天,和你谈情说爱,引导你投资,然后卷钱跑路。就像养猪一样,先育肥,然后再宰杀,故称“杀猪盘”。

从行业规律看,遇到“杀猪盘”的并不是股民,而是养猪企业。此轮猪肉价下调,让众多养猪企业纷纷被“割韭菜”,2020年大赚的势头还没稳就突然拐了方向。


被猪价出卖的一季报


今年以来,A股猪肉板块指数萎靡不振,成交量处于历史低位。


市场已提前觉察到猪肉领域企业面临着业绩变脸的下行趋势,在消费者享受着猪肉价下行的同时,生猪养殖企业也开始脱离此前的暴利行情。


在今年一季度,不少生猪养殖企业盈利能力走弱,利润创下近两年的新低,仔猪育肥户甚至处于亏损的边缘。从近日上市养猪企业陆续披露的一季报来看,它们的盈利几乎集体哑火。



在以上5间养猪上市企业中,只有牧原股份(002714.SZ)在一季度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预计增长幅度为62.17%-76.7%。其余的新希望(000876.SZ)、天邦股份(002124.SZ)、正邦科技(002157.SZ)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出现大跌,其中新希望预计净利润下降超88%。而正虹科技(000702.SZ)预计一季度亏损扩大至470万以上。


对于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该4间企业均提到生猪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生猪养殖成本上升。



从上图可以看出,2021年1-3月全国外三元生猪平均价格逐月下滑。今年2月,全国外三元生猪平均价格为30.18元/公斤,同比下降21.2%;3月份平均价格为27.93元/公斤,同比下滑22.33%,下降幅度小幅扩大。


而2020年一季度,全国外三元生猪平均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是2019年同期的约2倍,因此生猪养殖企业2020年一季度业绩表现靓丽,如天邦股份2020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飙升2.4倍。


猪企靠“天”吃饭?


猪肉领域是典型的周期行业,在猪周期下,绝大部分养猪企业仍像种植农户一样需要靠天吃饭, 这里的“天”是指受不了企业控制的猪肉价格。



上图所示,A股猪产业指数ROE自2017年以来的走势与22省市生猪均价走势大致相同。在2019年和2020年超级猪周期影响下,A股猪产业指数ROE快速上升,2019年和2020年ROE分别为25.97%和57.34%。


从企业层面看, 养猪企业利润水平与猪肉价格走势也几乎一致。 以天邦股份为例,2017年-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62亿元、-7.5亿元、1亿元、32.4亿元及1.9-2.4亿元,利润走势与猪肉价格走势几乎重合。


由此看出,整个猪产业的盈利能力与猪肉价格深度捆绑,在猪价下跌时,特别是养猪产业利润空间因此收窄;猪价上涨时,养猪企业收益和净利润增加,从而带动ROE的提升。


另一方面, 养猪企业也深受玉米等饲料价格的影响 。2020年起,玉米价格不断上升,今年一季度玉米价格徘徊在历史高位,抬高了养猪企业的养殖成本。




猪企“以量换价”并不全管用



并不是所有的猪企都任由猪肉价格“摆布”。 牧原股份是养猪上市企业中唯一实现一季报净利润增长的企业,期内净利润增长逾6成。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牧原股份给出的理由是:由于公司生猪养殖规模有所扩大,一季度销售生猪772.0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201.09%。


不难看出,牧原股份业绩实现增长的原因是 以生猪出栏量增速来抵消掉猪肉价的下跌影响,也就是以量换价 ,在自养猪未跌破成本的情况下,利薄多销成为业绩增长的驱动力。一季度,天邦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生猪销售增速分别为114.5%、117.3%、146%,增速虽然可观,但不及牧原股份,因此以量换价的成效较低。


牧原股份在一季度能实现业绩增长,与其业务模式有很大关系,其采用的是“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 生猪养殖模式,种猪、仔猪均为自产;另一方面,公司所使用的饲料均自主生产,所以其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使生猪养殖成本更低,达到了最佳的效益。所以牧原股份是生猪养殖行业中离“靠天吃饭”最远的企业,较优的业务模式和产能扩张下抗周期能力更强。


未来,要抵御猪周期带来的负面影响,生猪养殖企业只有以“ 猪饲料-商品猪养殖-猪屠宰”的产业链或一体化模式,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新希望也在积极发展饲料-养殖-屠宰一体化项目,试图从传统农牧企业向农牧食品一体化企业转变,其业务多元化发展成效显著。


本轮猪周期结束了吗?


“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从目前国内的猪产业行情看,行业正处于猪价下跌的阶段中。但2019年和2020年这波大行情中,猪价较为起伏,不能断定当时猪价下跌时超强猪周期就结束了。


那么,本轮猪周期结束了吗?


2018年下半年起,非洲猪瘟肆虐我国境内,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造成了此次史上最强猪周期。按照以往猪周期的规律,猪周期一般持续3至4年,那么从201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爆发开始至今已有两年半时间,照此推测,今年出现新一轮“猪周期”价格拐点的概率较高。


但是,受环境诸多因素影响,我国猪价的周期性波动不断扩大。猪周期持续时间的长短受到生产周期以及产能增加或下降的幅度深度等影响。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生猪存栏量保持在4亿头以上,预计今年一季度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四成,二季度还将继续增长,猪肉供成将明显好于去年。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9年底触底以来,我国生猪存栏量快速增长,2021年一季度末增至41595万头,无论是生猪存栏还是能繁母猪存栏,一季度末都处于2015年以来的最高位,生猪复产效果好。


而长期来看,由于2019年及2020年生猪养殖盈利处于高位,养殖端扩产积极性高,在疫情防控显著和非洲猪瘟影响逐步消除的情况下,未来产能还会继续释放。以上市猪企为例,牧原股份在今年3月底能繁母猪存栏为284.6万头,同比增长近70%。今年2月份,牧原股份拟募资总额不超过95.50亿元,用于投建23个生猪养殖项目,4个生猪屠宰项目。而新希望、正邦科技等龙头养猪企业纷纷也加码生猪规模。


因此,从行业和上市猪企的数据看,随着产能恢复,未来生猪及猪肉供应仍有增量空间,猪价会再度下降。业内人士认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