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植物前沿
植物造景、植识百科、庭院花园、生活园艺、乡村农庄等等。学习的人都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众软件  ·  这些值得一看的软件|但不一定有用[250201] ·  20 小时前  
徐文明  ·  史上首次利好 节后行情值得期待吗? ·  昨天  
第一财经  ·  31省份2024年GDP排名出炉! ·  3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蛇年送惊喜 | 初二:画蛇添福 ·  3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你们试试看? -20250127235321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植物前沿

寻溯 · 花与草的诗情画意

植物前沿  · 公众号  ·  · 2017-07-25 07:00

正文

来源 / 楚和听香(ID:chuhetingxiang)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


-生活美学 · 花草诗情-




 花 草 诗 情


读诗经感受《诗经》和植物世界相互激荡产生的性灵脉动,不是因为《诗经》之美和植物世界的神秘灿烂,仅仅只是为了点点滴滴的欢喜。这和爱一个人一样,爱她,不是因为她美,不是因为她富有,不是因为她出类拔萃,不是因为她百转千回的气质,仅仅只是因为:心在一起而安静,而愉悦。当你心里充满这种喜欢时,那个人,其实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成了一个魅力无穷的世界。


                                                                                                               ——韩育生


作为作家,韩育生将《诗经》里的花花草草都拟人化了,而转念想来,含蓄的东方文化中,花花草草往往是人们寄情的媒介,古时的人,将心情以花草传递,用含蓄而悠远的情思,来表达当时内心的感触,《诗经》的流传,也为后来的各种韵律诗作开启了源流。


所有的植物自有一种光华,人类无能执掌它的内心,只好用自己的心情去阐释,这自然是一种一厢情愿,却也不失美好。


《诗经》里的植物,可以使人们更容易想象到我们远古文明生成的场所:心里的一爱一恨、容颜里的一颦一笑、山风里的一呼一吸、雪雨中的一飘一落……


虽然已经相隔差不多两千五百年,但似乎因着这层阅读的心路历程,使那些热爱传统文化的、在现代生活中仍有古典情怀的人们,对眼中的家乡土地、山川河流,更加觉得厚重、缥缈,更为神秘。

 


艾蒿、飞蓬、荠菜、旱柳、桑陌、白杨、芍药、郁李、桃花、腊梅、古柏……这些在《诗经》里面或清明或朦胧的植物,将很多曾经熟悉的美丽推到我们面前,原来我们已经忘记了它们很久。

 

据说,诗经中有十种植物令人念念不忘,说来肯定是诗作美妙,而,美妙的诗作之后,美妙的情怀总是令人遐想。在此采撷以观余味…



壹·荇菜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风·周南·关雎》

荇菜所居,清水缭绕,污秽之地,荇菜无痕。长在秀水边上的荇菜,洁净是当得上的。《颜氏家训》里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的句子,也是训导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




贰·飞蓬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国风卫风伯兮》

飞蓬的名字,取的是被风吹折的茎叶飘在风里的姿势。飞蓬乱丝如飞,生命力却是极强的,它长遍大江南北,可以随处生随处长,骨子里是另一副固执和坚韧的心性。



 

叁·麻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诗经·国风·郑风·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描写女子等待情人到来,表达了对情人和思念。诗虽然换了三个场景,麻中、麦地、李下,但等待盼望的心情本样,都是情人滞留未到。而女子的心情却非常复杂,一会儿又是望着定情物久久深思。在同一等待的情景中,诗人多角度地展示了女子的心理变化……




肆·艾蒿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国风·王风·采葛》

先秦时的“萧”,指的是长遍大江南北的艾蒿。艾蒿没有妖娆的形体和芳菲的花,但在古时,越是由浅绿到暗绿,且暗绿得越长久,在祭祀的眼里就会越具神性,就会被放到社稷、宗庙的供宗庙的供桌上。可见神也是不喜绚烂妩媚的浮华,想要在朴拙清雅里醒神静坐的。




伍·蓼蓝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小雅·鱼藻之什·采绿》

蓼蓝是自然界中含靛蓝较多的种植物,大约二三月间下种培苗,民间有“榆荚落时可种蓝”的说法。六七月间蓼蓝成熟,叶子变青,即可采集。


靛蓝浸染丝织物品,在朦胧的光泽里会有高贵浓艳的妩媚之气飘逸出来,浸染绵麻织物,则有谦和素雅质朴的情态,让人觉得尊贵安静踏实,而且染后色泽附着在织物上的牢度非常好,几千年来在宫廷和民间广受喜爱。




陆·桃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周南·桃夭》

《诗经》里的桃,艳丽端庄,是男子有室女子有家的引导物,长久安宁的家庭气息里,桃的清香、包容和用蜜露日积月累的喂养,这或许是古人取桃为诗,祝福家庭之福长久的另一重愿望吧。




柒·楚

扬之水,不流束薪。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国风·王风·扬之水》

凡“束楚”“束薪”,都暗示夫妻关系。诗中三章,分别以“扬之水,不流束薪”“不流束楚”“不流束蒲”来起兴,表现在外服役者对妻子的怀念;《唐风·绸缪》写新婚,三章分别以“绸缪束薪”“绸缪束刍”“绸缪束楚”起兴;《周南·汉广》写女子出嫁二章分别以“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翘翘错薪,言刈其蒌”起兴。楚,指荆条,而“束楚”所蕴含的意义是说,男女结为夫妻,等于将二人的命运捆在了一起。




捌·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国风·召南·摽有梅》

此篇的诗旨、诗艺和风俗背景,前人基本约言点出。《毛诗序》曰:“《摽有梅》,男女及时也。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男女及时”四字,已申明诗旨;后数语乃经师附会,应当略去。《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明白了先民的这一婚恋习俗,对这首情急大胆的求爱诗,就不难理解了。




玖·柏树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国风·邶风·柏舟》

属于柏科的柏树,当人面对藏了自然灾变和人心的幽暗战争时,总是把它作为一种卫士的象征。在沙漠的边界上,人们让柏树和其他可能牢抓浮沙的杂草灌木一起一排排地来卫护我们的家园。荀子说:“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这也是柏的细碎叶面和坚韧木质里透露出来的知人智慧。




拾·蒲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国风·王风·扬之水》


《礼记》中记载周代就有用莞编织的莞席(莞即蒲草),蒲草织品有斗笠、草鞋、草席、草扇、草帘及僧侣信徒打坐的蒲团。汉代至盛唐,除了蒲草编制蒲衣蒲鞋外,还有蒲草编制的蒲帆。现代人的生活中,有蒲草的茶托,蒲草的笔筒,蒲草的果篮,和用蒲草编织出来的抽象艺术品。这些散落在千家万户的蒲草物件,不仅仅单纯是自然和人发生的直接的物质联系,还有一些从内心的想象开始,连接人的秉性和思考的一些潜在物。


植物前沿(ID:pl-frontier)

学习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