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厦门待过一段时间,比如说在厦门翔安区的电子厂,就有很多的临时性的夫妇。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两个19岁20岁的小年轻,初中毕业,然后就来厦门打工了,过个两三年,生小孩了。孩子留给老家的父母带,自己出来继续进厂打工,有时候可能和自己的老公做不同的工作,在不同的地方,然后电子厂的其他小年轻就会勾搭这个女孩子,请她出去玩啊,各种吃烧烤啊,公园逛一逛,夜市摊吃吃喝喝。
当然如果要追溯到90年代,南下打工的浪潮也是如此的,工厂电子厂都有很多临时性的夫妻,过年回家的时候,和没事人一样,平时在外都有两三个异性的伴侣。
为啥区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啊?还有很多学区房,农村的小孩到大城市挣钱了,你没有积分没有相关政策,你会发现你只能去读私立的那种幼儿园,城市公立幼儿园根本没有名额。
现在能够老龄化程度进一步的加重,男女比例失调,两夫妇结婚之后要么两个人去同样一个工地工厂工作,要么两个人去不同城市工作,要么男的出去打工,女的在家照顾小孩,要么男的也在家里面不外出,两小两口在附近农村地方找工作,要么就是两个人一起出去摆摆地摊夜市,就这几种情况。
很明显农村没有什么经济支柱,也没有什么产业集群,工资也不太高,所以要么两夫妇一起出去,要么就是男的出去,女的在家里面照顾小孩了。
比如我村里面的二夫妇,在20年前,基本上到了谈婚论嫁的女孩子,就是媒婆找附近三四个村里面的一些适龄男性,大概拉出来见见,双方父母差不多聊聊,基本也就结婚了。根本没有说跑到大城市,然后找一个离着几百几千公里的带回一个男性回来结婚相亲。
当然离婚的因素非常多,包括分居,戴绿帽,家庭暴力,还有第三方以及家庭矛盾,双方父母等等。
但是有很多人其实已经离婚了,但是名义上还是夫妇,只是因为有这个小孩要共同抚养,所以没有闹得很僵,但事实上他们两夫妇事实上根本没有任何的交往。
农村地区相亲主要是媒婆相互介绍,城市里面的相亲也有婚姻介绍所,还有一些所谓的相亲角。
就如同很多女孩子纹身也是,纹身的时候一定不会后悔,到自己快30岁了,发现有一个纹身根本找不到任何工作,甚至连相亲对象嫁人也成了问题,于是开始后悔了,很多女孩子在年轻时候不懂事,随便找了一个男的,山盟海誓就嫁人了。当自己怀胎十月生了小孩,发现自己只能当个家庭主妇了,打工也没有什么能力,要么是闺蜜嫁的老公比自己好几十上百倍,也会形成明显的反差和对比。
离婚率上升的原因还有经济对立,贫富对立和性别对立。
包括我以前的那一个老板,他基本上都是发的工资,淘宝店铺点收入全部是他老婆账上管控的,每个月给他个500,800块钱的生活费。也就是他结婚生了一个小女孩,当他的经济大权掌握在他的老婆身上,他手上没有啥存款。
这种现象其实还是非常普遍的,就是两个人结婚之后,男性的财政大权被女性把持着,这样让男性有很多选择性的限制,也不敢轻易的离婚。
而一些女孩子一旦生了小孩,因为有孩子的问题,所以也无法轻易离婚。
也就是说在传统婚姻的关系当中,有很多能够让自己婚姻存续状态的方式方法。包括我们提到的彩礼,房产以及资金,所谓的夫妻共同财产等等。
是因为已经有了小孩了,所以双方不敢离婚,是因为自己没有经济收入,男方拥有稳定的工资和工作,所以不敢轻易离婚,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大了,离婚之后找不到下一个接帮侠。所以不敢轻易离婚,是因为自己没有谋生工作能力,所以不敢轻易离婚。
但现在的社会风气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很多年轻人都在追求物质精神文化的享受。贷款族月光族,很多女性又中了抖音的鸡汤病毒。觉得自己嫁错男人了,觉得自己生活太苦逼了,为什么别人生活享受这么美好?
而且男女比重差异越来越大,甚至很多二婚的女性,第1次结婚的各种彩礼,嫁妆全部都要,甚至价格可能还比一婚的贵。结过婚的,离异的,照样有很多男方同意,照样能收彩礼。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甚至到了夏天穿个齐b小短裙的年轻女性。这种是时尚并不会被其他人感觉这个太露骨了吧,这个穿着有悖伦理。反而感觉这个美女的身材好。
所以这方面总结一下离婚的人数越来越多,原因是?
1,现在女孩子接触外面世界的范围越来越大,以前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在农村乡下,甚至大城市的电梯扶梯都没做过。当互联网和新媒体高度的发展,甚至在家里面,抖音快手,每天一刷都可以看到万千的世界,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无限的向往,觉得自己有更好的人生。
2,公婆的矛盾,婆媳的矛盾,特别是那些原生家庭。包括那些妈宝男妈宝女等等。
3,这个社会女性占整体社会资源的优势地位,也就是哪怕一个离婚的女性还会有很多追求者,如果身材面容非常好看的话,它的优势更加明显。
4,有些女孩子年纪小的时候莫名其妙结婚了,当30岁了思维状态都成熟了,发现这这个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觉得这个老公配不上自己,觉得自己需要找到更优质的男性作为自己的伴侣。
5,还有就是各种闺蜜的对比,自己的老公的收入长相都一般,而同年纪的闺蜜嫁了一个老公,有车有房,每天朋友圈都是去各种旅游过的日子非常潇洒。
6,改革开放了自由市场经济了女性的地位不断的往上爬升,女权主义风起云涌。
7,当然还有男性的问题,吃喝嫖赌,赌博,抽烟酗酒,还有家庭暴力。甚至结婚前百般呵护,结婚之后原形毕露。
8,两个夫妻长期的分居,那么感情上沟通就存在非常大的障碍,一两年看不出啥问题,四五年基本上就只是一个法律层面的夫妻了,两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异性伴侣。
9,以前很多人不敢离婚,是怕离婚之后自己娘家人亲戚朋友都会说闲话,于是忍气吞声一部分是因为这个小孩还小,自己又没有经济能力,所以想着等孩子长大一点再离婚,要么是因为孩子的问题会让孩子变成一个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所以反而不敢离婚了。
10,有些人结婚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只是为了夫妻双方要小孩的这种逻辑,而事实上他们是没有感情基础的。
11,当然还有一些女性结婚纯粹只是为了骗彩礼,只是为了要彩礼,而且他对这个男性根本不感任何兴趣,只是能够获取物质经济上的支撑,一两年之后甚至几个月之后,继续卷铺盖走人,换一个老实人继续啃。
12,还有就是现在科学医疗技术很发达了,特别是那一些门诊妇产科每个月去门诊打胎的,流产的,打针的,吃抗生素的,还有避孕药的到底有多少人?甚至很多刚刚上大一的女孩子都已经在大学城附近的宾馆开过多少次房了。
13,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一些女孩子她们能够离得起婚了,也就是说离婚之后她自己有能力承担养育小孩的责任,承担自己的日常开销以及外界对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的其他工作。所以你在抖音快手可以看到很多女性她的主页会标注自己是单亲妈妈,独自抚养小孩,也做自媒体,也接什么工作。虽然过的日子不是很潇洒,但基本能够维持生活,不靠男人养。
14,当然也包括男性离不了婚,结婚彩礼花了几十万车啊,房啊,各种开销。然后离婚的成本实在太大了,如果就是离婚了,可能就这辈子再也结不起婚了,所以很多人干脆冷气吞声不敢离婚。现在自己被戴绿帽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自己的小孩是不是自己的他都不知道了。
15,当然有一些离婚的原因,其实一直以来就有就是婚姻夫妻性生活不和谐,说的简单一点,要么是女性无法生育,要么一直生的都是女孩子,无法生育男性,要么是这个男的生殖器官有问题,这些都是一个原因。
16,比如我村里的那个离婚案例就是因为他的老婆结婚十年了,生了三四胎都是女孩子,无法给他家生男孩子,公婆每天就这么闹,就离婚了。
17,当然离婚原因还有很多,比如说男性出轨,要么女方出轨。出轨原因,这样离婚的总体原因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你去微博同城一搜。都是鸡,你去陌陌随便注册个女号,分分钟有人给你打招呼问你约不约,你在抖音快手随便发一个自己的美颜自拍,又有几十条老色逼给你私信。当然老色逼的私信原则是,见到哪个长得好看的就私信,他每天私信几十上百条的。总有几个人可能会上钩。
但如果从宏观层面来讲,离婚率上升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
1,比如说城市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很多在农村买楼买房自建房结婚的一些男性和女性,他们觉得自己的老公没啥本事,住的房子都是自建房,他们向往城市的生活,想拥有城市的户口。幻想着愿望着希望着嫁到大城市里面生活,所以离婚了之后想找一个住在城市里面的男性,作为一个爬阶级的快速途径。
2,在农耕土地婚姻和人脉血缘宗族关系纽带之下的旧社会,两个人是村里面附近住的不太远的进行结合。同族人同村人其实都是有相互联系的,如果因为离婚了,那么可能会导致整个家庭家族宗族,甚至人脉资源相关的关系的变化。但如今很多夫妇,可能一个东北的女孩子嫁到厦门,也可能一个福建人娶了一个四川的女孩子。也就是可能他们的祖籍相差几百上千公里,他们的语言也有差异性,甚至饮食文化也有非常大的区别,一个吃辣一个不吃辣。
3,从土地劳动力的角度来讲,两夫妇其实都是属于青壮年相互的结婚结合,事实上就是为双方共同的谋生共同出力,这样的话让自己生存的概率变大。一个人照顾小孩肯定没有两个人照顾小孩好一点,两个人共同赡养老人,肯定比一个人赡养老人的难度小。
4,当2024年到了,现在是全国婚姻市场竞争的模式,也就是女性的资源外流,它不止局限于在这个村落。甚至很多考上大学的女性大学生的比重还多于男性,而普通农村男性要完成最基本的婚姻,要么是提高生存能力,要么是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能力,那么这两项最集中的体现原则就是文化学历财富金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