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云南省人民政府”公众号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发布权威政务信息,搭建政民互动渠道,提供便捷政务服务,回应服务民生需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青年报  ·  刚刚,破100亿元!石家庄的影城有多火爆?记 ... ·  13 小时前  
河北青年报  ·  刚刚,破100亿元!石家庄的影城有多火爆?记 ... ·  13 小时前  
河南日报  ·  “望宇”“探索”,定了! ·  昨天  
DataEye短剧观察  ·  DataEye短剧热力榜:6部短剧播放超3亿 ... ·  昨天  
DataEye短剧观察  ·  DataEye短剧热力榜:6部短剧播放超3亿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云南省人民政府

新闻发布会丨把云南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世界一流的现代产业!

云南省人民政府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5-02-13 22:17

正文






2月13日, 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云南海埂会堂 召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委、省政府

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

坚定不移把中药材产业

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

“把云南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世界一流的现代产业”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为中药材产业工作专班的牵头单位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牵头制定《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云南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划(2025—2027年)》,会同省财政厅等制定《云南省财政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二是抓住重点环节。制定《云南省道地药材名录(2024版)》,公布156个道地药材品种。大力开展中药材GAP基地评价,云南已成为全国新版中药材GAP中药品种数最多的省份。


三是补齐产业链条。培育壮大云南白药集团等龙头企业,组建100亿元云南白药集团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健全完善种植基地、市场营销、初精加工等体系。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框架设计、行动指南,分三个部分明确了发展目标、十大重点任务、二十三项主要建设内容、四条保障措施。




第一部分,发展目标




通过三年发展,力争到2027年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到2027年,全省中药材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中药材种植规模达100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150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二是基本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品质最优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和中药材产业国际化发展示范区;三是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成集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共享农业为一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样板。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




聚焦中药材产业从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一二三产全链条发展面临的突出短板和关键弱项,实施十大重点任务:一是中药材良种育繁推体系建设工程。二是高品质中药材供应基地建设工程。三是中药材精深加工园区建设工程。四是药食同源产品开发推广工程。五是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工程。六是中药材康养旅居融合发展工程。七是中药材品牌培育提升工程。八是中药材科技创新工程。九是中药材国际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十是中药材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省级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工作专班,细化分解落实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健全会商协调、定期调度、联合督导等工作机制。二是加大专项支持,完善制定财政、基金、金融、保险、招商、用地等支持中药材产业若干政策措施。三是完善联农带农,积极引导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农户各展所长、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促进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多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讲好云南“好山好水好药材”故事。


云南省财政厅会同省级相关部门

对中药材从种苗到种植

从加工到交易全链条进行了梳理

根据各环节的公益性、社会性、外部性

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支持政策

以财政投入为引导

为中药材产业注入“强心剂”


省财政八个方面支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起来看

👇👇👇


一是种业先行,筑牢根基


一方面将大力支持推进药用植物新品种创新和种质资源开发,对推广种植5000亩以上的药用植物新品种,每个品种给予30万元的财政补助,对“云药之乡”建设成效突出,考评居前10位的单位每个奖励10万元;另一方面,将重点支持集中连片大宗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按照项目总投资的40%予以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可达1000万元。


二是规范护航,稳健发展


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支持力度,省级科技特派团每个团可获得最高200万元的资金支持,“云药之乡”与省级人才(团队)结对帮扶,每年将给予20万元经费保障。同时,省级财政将 每年选取20个 通过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评价且种植面积达标的主体,分别给予50万元的奖补。


三是设施升级,增产增效


在设施化提升方面,省财政将对新增设施农业资产性投资达标的经营主体,按投资额的5%—10%的比例予以奖补,对新增设施农业贷款的经营主体按不高于同期同档次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70%同时不超过2%的贴息比例予以贷款贴息。


四是加工赋能,延伸链条


省财政将重点通过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支持各类经营主体进行产地初加工工艺提升及应用,统筹涉农专项资金支持中药材产地初加工项目,统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等支持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在积极争取中央产业融合项目过程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中药材产业项目。


五是拓展市场,畅通渠道


省财政将加大商贸流通等资金统筹力度,重点支持以昆明市、文山州为药材区域交易辐射中心,以大理州、昭通市等为主产地交易市场及景洪市、瑞丽市等4个中药材进口口岸交易市场的“1+N”市场交易体系建设,包括现代化高标准中药材交易市场、仓储中心项目建设。其中,对于数智化交易仓将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财政奖补。


六是三产融合,协同共进


省财政将通过项目支持、资金奖补等方式,支持各地因地制宜用好用活各项财政补助资金政策。如对符合条件的新中药品种,省财政将对研发费用按20%给予补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同时,积极支持构建完善联农带农富农长效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红利。


七是品牌塑造,提升价值


一方面,将实施中药材标准制定补助,对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进行修订且新公开发布总数在20个以上的,将给予研究单位每个10万元,最高500万元的补助;另一方面,将支持省与州(市)联动,省级立足“云药”区域公共品牌、各地结合本地优势特色中药材品种打造本地特色优势品牌。


八是金融保险,保驾护航


将支持各地自主开展中药材种养殖特色保险,并按规定对各地保险保费给予补贴。同时,将积极支持省农担公司以信用担保为主开展相关担保业务,对中药材产业收取担保费最高不超过0.8%,对构建“政担”风险分担机制的县(市、区)相关中药材的政策性贷款主体不收取担保费,省财政按规定对这部分未收取的担保费给予全额补助。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会同

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等单位

专家技术人员 研究制定了

《云南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划(2025—2027年)》

(以下简称“《区划》”)

于2024年12月31日以省农业农村厅

省科技厅等部门联文印发实施

《区划》分四个部分

明确总体要求、区域布局、种养模式和主要措施

👇👇👇


第一部分,明确总体要求

《区划》以科学道地、政策合规、市场导向、动态调整为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生态引领、绿色发展,市场主导、融合发展,品牌驱动、规范发展,科技支撑、创新发展,通过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划,持续做优做强“十大云药”、“十大健康资源”等云南道地特产药材,推动中药材资源、品种、种业、种植、产地初加工协同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态种植养殖模式更加丰富,规范化、专业化和绿色化水平持续提升,原料端对云南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产业地位更加稳固,国际国内市场供给、支撑和引领能力不断增强,中药材种植养殖规模稳定保持全国第一,建成全国、全球最重要的高品质中药材产区。同时,《区划》规划3年改造提升中药材资源圃(库)8个、建设良种繁育基地88个、认定GAP基地144个、改扩建及新建产地初加工点(趁鲜加工)250个,建设国家级种质资源圃1个、省级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检测平台1个。

第二部分,划定区域布局

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优势和中药材产业基础等条件,以州(市)为单元,按照滇中、滇东北、滇东南、滇西南、滇西北五大片区进行中药材区域种植养殖布局。


根据自然地理特征、种养现状、发展优势与未来潜力等,按照重点品种和特色品种进行主要品种布局;其中,重点品种以“十大云药”、云南“十大健康资源”,以及种养规模、产量、产值与发展潜力等有明显优势的道地药材为主;特色品种以特点鲜明、优势明显、供求紧缺的区域性特产药材为主。通过区划,共规划发展了4类50个主要中药材品种,并细化到各县(市、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