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石
主要用于作者本人云石的原创文章发布。从历史与地缘角度解析中国崛起外部因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针对特朗普,巴拿马考虑告至安理会 ·  6 天前  
参考消息  ·  1.8万医生对特朗普说“不” ·  6 天前  
湖北日报  ·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最新提醒 ·  6 天前  
湖北日报  ·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最新提醒 ·  6 天前  
参考消息  ·  土耳其告诫法国:我们只和美国对话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云石

云石:中美高层对话——必将实现的有限合作,无可挽回的分道扬镳

云石  · 公众号  · 国际  · 2021-03-18 19:52

正文


3月18日——19日,中美两国高层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举行拜登上台以来的首次高层对话。
 


鉴于中美关系的恶劣现状,这场会议自然会引发所有国际时事爱好者的广泛关注。而在美国大放水,全球通胀泰山压顶的当前大环境下,全球最大制造国与全球放水带头大哥之间的对话,自然也让全球经济学者和投资人高度瞩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会议的结果,将直接决定接下来全球通货膨胀的程度,决定美国放水——收水,美元九出十三归的资本全球收割游戏玩不玩的下去,甚至美股会不会在汹涌潮水之下迅速崩盘。
 
这确实是让资本市场高度紧张的。拜登要放水,必须有人帮它背走通胀。而作为当下占据全球制造业半壁江山的中国如果不迅速扩大产能,美国通货膨胀将迅速失控,接下来的美联储加息,美股崩盘,以及大萧条来临,都将是可以预见。
 
但形势如此,美国的姿态却让人寻味——一方面,美国主动提出对话,并专门将地点设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这个亚欧航线中转地,表示出对中国的尊重以及和解的诚意;但另一方面,美国却又对华连出重手——经济上,扬言要对华为5G通信零部件的施加进一步制裁;政治上,会谈前夕国务卿和防长又专门跑了一趟东京,拉着狗腿子日本发了一次对中国措辞强硬,极具挑衅的声明。
 
当然,我们可以把美国的这种举措视为给自己争取筹码的伎俩——毕竟现在美国求中国帮它扩产能、背通胀的诉求,比中国求美国解除科技制裁的诉求要紧迫的多。但不管美国是不是色厉内荏,拜登政府的这一系列操作,再结合中美关系正走向冷战的宏观背景,我们还是可以从中解读出美国的意思——他需要中国,但这种需要只是暂时性的,而且这种需要,并不会改变美国决意围堵、扼杀中国的大趋势。而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即便他现在需要中国,也不想为此向中国妥协太多。所以更希望有潜在的加大打压力度为要挟,迫使中国作出实实在在在让步。
 
而中国方面的反应也很刚——一方面稳坐钓鱼台,坐等拜登主动发出信号,对美国的会前小动作,则也是用十分罕见的负面语句迎头痛批;另一方面,国内则务必坚决的执行金融拆弹,打压楼市、调控股市。但这一系列动作,却也不影响中国响应美国邀请,该谈的也照谈不误。
 
中国的这种姿态背后的意思同样很明显——它固然在这一次博弈中占据了主动,但这种战术性的主动,并不改变其战略被动的整体态势。所以中国也希望跟美国好好对话,并通过谈判,最大限度的要求美国解除对华制裁——尤其是科技限制,为自己的产业升级争取时间。但与此同时,中国也做好了最坏打算,一旦美国不能满足其要求——或者说美国的妥协没能达到中国的底线,中国也做好了迎接全球性大萧条的各项准备。
 
总而言之,这是一场被敌意、戒备主导,但又夹杂着希望的会谈。双方都已经充分意识到自己跟对方之间已经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但形势所逼,各自的利益诉求,又决定了二者不得不别别扭扭的坐到一起,心照不宣的在极不友好的整体氛围中,探讨细节层面的缓和可能性。
 
这简直就是二战前夕签订《慕尼黑协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时各方心态的翻版——谈判双方都已互为对手,只不过都未准备充分,所以只能面和心不和的通过谈判给自己争取时间。就看最后谁玩的过谁,谁先准备好撕破脸皮。
 


那么,这样的谈判,能达成实质性的结果吗?虽然这一次或者几次对话,未必能达成共识——甚至中间还有可能免不了崩溃,但整体而言,云石君觉得中美还是可以谈出一份让双方至少都能接受的结果的——毕竟《慕尼黑协定》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最后也还是在英(法)德、苏德的互相戒备乃至敌视中达成。
 
但这次达成的合作成果,注定是有限的。这不仅是双方本质上已经互不信任,更重要的是,双方利益诉求的满足,都是以伤及对方根本为前提——中国如果再像12年前那样不计成本的为美国扩产能背通胀,金融体系势必崩溃;而美国方面,如果任由中国科技产业不受限制的集举国之力发展攻关,用不了多久其赖以维系全球霸权的科技优势就将被中国抹平。
 
双方都希望从对方那拿到自己想要的,但都无法为此砸下太多成本。这样的谈判,得到满意的结果当然是不可能的。只不过,要说到彻底翻脸,双方现在都还未准备好,自家的麻烦也都还没清扫干净,所以都希望通过时间的推移,来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筹码,
 
这种思路下,双方也多少会拿出一小部分资源来做搪塞。这么做不是为了缓和关系,稳定局势,而仅仅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时间。
 
这就是这次,或者说这一轮中美对话的本质,也是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在无可挽回的分道扬镳大趋势下,达成一些争取时间的有限合作。而此次合作结束之后——无论最后是美国经济先缓过劲儿,还是中国科技攻关、产业升级先取得突破;取得先发优势的一方,都会毫不犹豫的打破这种阶段性的脆弱平衡,谋求对对方的进一步压制或者反超。
 
而如果这个过程中,某一方先出错——比如美国依然控制不住通胀,股市崩盘,大萧条来临;或者中国科技攻关失败,大量资源投入打了水漂,那么另一方也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对对方痛打落水狗,或者趁机接手对方被迫吐出的全球利益。
 
这不是世界大战,但这胜似世界大战。虽然双方不大可能用武力直接对决,但在军事之外的其他领域,双方博弈之激烈,斗争之残酷,绝不会逊于一场世界大战。
 


当年的《慕尼黑协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最后是德国在这场争取时间的赛跑中抢到了先机,进而抢先动手,成功的把英法和苏联逼入绝境,成为这两个协定的最大赢家。
 
而这一次,谁能先做好准备,成为这一轮笑里藏刀的有限合作的最后赢家,现在尚未可知。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一次的博弈,不像当年,最后还有游离于圈外的美国可以最后进入,充当上帝之手;这一次,谁玩输了,那很有可能就是一步慢步步慢,想引入新变量逆转格局,估计就不大可能了。
 
所以,我们可以期待中美这次达成妥协;但就算最后成功,我们在为此鼓掌的同时,内心也要高度警醒——这不是终场哨,这只是中场休息——甚至只是临时暂停,趁着这个机会,赶紧调整自身状态,做好接下来的战斗准备,我们才有可能熬到最后,成为最后的赢家!

本文为云石外风云系列2117章。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下右下角的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