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汽车安全气囊龙头企业,已经在A股上市多年的均胜电子又将目光投向了港股。近日,均胜电子向联交所递交招股书,谋求在港股上市。
均胜电子过去几年业务急速扩张,与其频繁对外并购有很大关系。虽然公司营收规模逐年扩大,但由于持续对外并购,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上升、债务压力较大。
此外,作为全球顶级的安全带、安全气囊龙头企业,近几年在全球汽车销量下滑背景下,均胜电子盈利能力出现下滑,并开始谋求向智能汽车领域转型。
此次赴港IPO,均胜电子募资方向之一便是研发、投资新一代智能解决方案。
志在向智能化汽车领域布局的均胜电子,又能否如愿登陆港交所大门?
公开资料显示,均胜电子成立于2004年,成立之初公司主要生产一些技术含量并不高的汽车零部件,2006年均胜电子开始为大众、通用、福特等全球知名汽车企业供货,当年公司便实现了2000万元的销售收入。
2008年,均胜电子成为大众汽车A级供应商,并成为通用全球供应商。此后,均胜电子又通过并购的方式将上海华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及德国普瑞电子纳入麾下。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通过自身不断扩充产能及对外并购,均胜电子营业收入得以快速扩大。为此,均胜电子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公司于2011年借壳辽源得亨在A股上市。此后,均胜电子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断通过融资的方式对外并购。
通过并购,均胜电子营收规模逐年扩大。2023年,均胜电子营业收入增长至557.3亿元,较2010年大幅增长。
营收增长的同时均胜电子债务规模也在大幅增长,截至2024年9月30日,均胜电子负债总额增长至405亿元,其中仅有息负债便超过220亿元。
庞大的有息债务让均胜电子付出了较大的代价,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仅利息费用便多达8.64亿元,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仅为9.42亿元,公司仅利息支出便与利润相当。
由于长年维持较高的借贷金额,均胜电子资产负债率也常年维持在70%左右。
一般而言,当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60%,银行对于相关企业的信贷额度也会下降,未来再进行借贷时,会需要相关企业追加抵押物,或者由其他实力强劲的担保方提供担保。
此前,均胜电子部分贷款由其控股股东均胜集团为其提供担保。对此,「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试图向均胜电子了解,公司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是否会影响公司信贷,目前公司信贷额度又是否充足,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均胜电子回复。
除自身债务外,均胜电子还为旗下子公司债务进行担保。因此,均胜电子实际债务压力要比账面上的大。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为了减轻自身债务压力,2024年3月,均胜电子为公司旗下重要子公司安徽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控股有限公司
(下称“安徽均胜”)
以147.5亿元的估值引入战略投资者。此举在外界看来是均胜电子为减轻自身债务压力的重要举措。
在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完成后,均胜电子也启动港股IPO。若均胜电子能顺利登陆港股,通过IPO的方式获得股权融资,对于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及企业流动性都将带来较大益处。
除债务压力较大外,作为全球安全防护系统龙头企业,均胜电子近几年业绩几乎停滞增长。
2018年,均胜电子以15.88亿美元将全球安全防护龙头企业日本高田资产收入麾下。据悉,日本高田
资产
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汽车安全系统制造商,自1960年便开始从事汽车安全带业务生产,此后又将业务拓展至安全气囊、方向盘等领域。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此后因为产品安全问题,高田
资产
陷入危机,企业开始被“兜售”。据悉,高田
资产
在全球20多个国家拥有56个生产基地,全球拥有4.6万名员工。2015年,高田
资产
实现营收409亿元,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引起了均胜电子的注意。
在以15.88亿美元
将高田资产纳入
麾下后,2018年均胜电子实现营收561.8亿元,同比增长111.16%,实现归母净利润13.18亿元,同比增长232.93%。
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汽车销量大跌。作为全球汽车安全系统第二大企业,均胜电子旗下安全带及安全气囊业务深受行业调整影响。2020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16亿元,2021年由于集中计提商誉,均胜电子亏损金额高达37.53亿元。
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回暖,均胜电子旗下安全系统业务再度恢复增长,在安全防护业务带动下,2023年均胜电子实现归母净利润10.83亿元,同比增长175%,但仍较2018年有所差距。
作为全球第二大安全带及第二大安全气囊提供商,均胜电子安全系统业务与全球汽车销量高度相关。
目前主要国家汽车保有量接近饱和,全球汽车整体销量增长极其缓慢。这意味着均胜电子该部分业务很难有大幅度增长。
因此均胜电子将目光投向了汽车电子解决方案,尤其是汽车智能解决方案。招股书显示,均胜电子是全球第四大智能座舱供应商。目前,智能座舱业务也是均胜电子为数不多的亮点业务之一。
2023年,均胜电子汽车智能解决方案收入为57.12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2024年前三季度均胜电子该业务再度同比增长20%左右。由于该业务毛利率较高,加之公司优化了供应链管理,在该业务持续增长带动下,均胜电子汽车电子解决方案及整体毛利率均有所上升。
图 / 分产品收入明细
但由于公司其他业务表现一般,2024年前三季度均胜电子营业收入还略微下滑0.42%。
对于均胜电子而言,公司能否重回巅峰,很大程度上要看未来公司智能座舱业务的发展状况。此次IPO,均胜电子募资用途之一便是开发新一代汽车智能解决方案。
目前,智能座舱领域竞争较为激烈,不少汽车整车厂商开始自研智能座舱,另外部分企业在和第三方企业合作开发,保持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要务。
而研发投入是各大智能座舱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首要条件,若均胜电子想长期在该领域保持竞争力,研发投入的提升必不可少。
在均胜电子发展的过程中,募资、并购是公司绕不开的两个话题。有意思的是,均胜电子还曾因为募资使用不规范被监管机构处罚。
2024年8月13日,上交所官网披露,均胜电子及公司董事长、董事、副总裁兼财务总监被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