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点儿艺术
艺点儿艺术网站,打造中国最大原创艺术品库,挖掘推介未来艺术之星。聚集30万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国内领先艺术公号。用户投稿生成UGC杂志S.T.U.B,不定期出刊。艺点儿艺术,让你的生活多一点儿艺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把握重大理论成果,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 ·  4 天前  
孙立平社会观察  ·  美国人来自火星 欧洲人来自金星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点儿艺术

世界博物馆之旅(六)——蓬皮杜艺术中心

艺点儿艺术  · 公众号  ·  · 2017-07-26 00:06

正文

记得大学的时候,为了选研究生学校,我第一次去了MIT,因为之前去过了普林斯顿、哈佛、斯坦福,所以第一眼见到MIT的时候,着实失望了。看不出设计章法的教学楼,没有大草坪,也没有参天大树的林荫道,整个校园像个旧旧的工厂,和其学术地位的高大上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当我站在Media Lab教学楼中间的宽宽的楼梯上,看着四周井然有序的摆满了书架、书桌,感受着周围静静穿梭着的都是智商150的学霸们的时候,我能想到的只有“大家风范”这四个字,没错,就是这么莫名其妙,就是能够感到一种说不上来的power。那天,我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一个沙发上,看着查尔斯河上的白帆,发呆了一下午,多吸了几口带着智慧的空气。第一眼见到蓬皮杜,也有这种感觉。从巴黎圣母院一路走过去,心里对蓬皮杜充满了各种期待,虽然外观的照片在网上也看过了好几次,但走到跟前的时候,还是会觉得,是不是自己找错了地方。可能是对它的期望太高了,所以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外观并没有震撼到我,感觉有点像教学楼,甚至有点像北大的图书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楼梯在外面,脑子里第一词是,不炫,跟酷都不沾边,也没有照片上的结构美,就是一栋在小空地上的普普通通的楼。

网上的ps版本可能是这样的

白天是这个样子的


嗯哼,好像照片看起来也没那么糟糕是吧,看现场真的挺普通的。但是想一想,这可是1977年建成的,放在那个年代,这得是多么前卫的建筑啊。外部是钢架林立、管道纵横,根据不同功能分别漆上红、黄、蓝、绿、白等颜色,资料显示说空调管路是蓝色,水管是绿色,电力管路是黄色,自动扶梯是红色,有人喜欢管它叫“炼油厂”或者“文化工厂”,法国的798嘛。(知识点:蓬皮杜艺术中心是用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的名字命名,但建造的目的是为了纪念带领法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击退希特勒的戴高乐总统。)

纵横的管道,照片拍出来还是美美的

白色的管子像是探出头在张望,很萌

广场前面的喷泉,赶上喷水的时候会很有意思


另外蓬皮杜不只是美术馆,它是由“工业创造中心”、“公共参考图书馆”、“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音乐—声学协调研究所”四大部分组成,供成人参观、学习,并从事研究。与此同时,“中心”还专门设置了两个儿童乐园,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中心。所以第一次去的时候,有点蒙圈儿,感觉和别的艺术馆不太一样。


顺着外侧扶梯,直接上到顶层。你能看到的第一个展品,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的小便池,它有个很文艺的名字《泉》(Fountain)。看一看通常都是怎么形容它的:“这是一件在现代艺术史中无法绕过的作品”、“划时代的艺术作品”、“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开启了“现成品"(readymade)艺术的先河”。而对于这件作品的创造者杜尚本人,“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因此,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

全世界最著名的小便池


1917年,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要举办一次展览,作为评委之一的杜尚化名“R. Mutt”,送去了一个在公共厕所中随处可见的小便池,这就是《泉》。这件作品立刻遭到了独立艺术家协会的拒绝,当然,他们不知道作者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杜尚。看到同行们的反应,杜尚终于验证了自己的预测,他明白自己的艺术观念太超前,时人无法接受,于是他立即退出了独立艺术家协会。杜尚把小便池搬到博物馆,用这个现成品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到底什么是艺术品,什么是艺术?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有多远?现成品艺术成为杜尚最重要的艺术观念。2004年在英国艺术界举行的一项评选中,已故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作品《泉》打败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两部作品成为20世纪最富影响力的艺术作品。而所谓《泉》其实就是一个陶瓷小便池,而且这个小便池也不是杜尚自己制作的,而只是从商店买来,签上他的大名,并冠以《泉》的名字而已。


读过艺术史的小伙伴,对这段故事都不陌生,但可能很多人都“看不懂”它,我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最具争议的作品,不看现场,很难理解它。首先,《泉》应该算是一个装置作品,那么就得说一说这个作品的表现形式吧,这个小便池不是简简单单的放在那里的,它是蓬皮杜顶层展厅的第一件作品,独占了一整个隔间,这个重视程度,是其他作品比不了的。小便池被放在一个透明玻璃的展柜里,增加了它的仪式感,远处是落地玻璃,玻璃外面就是巴黎的景色,隔空对话的赶脚。另外一面墙上,是1917年左右,法国社会、经济、艺术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作品是要放在场景和历史中去感受的。之所以伟大,可能是艺术家对当时那个时代,前无古人的思考,化作了艺术形式表现了出来。(关于《泉》的解读,还有很多,一点都不比蒙娜丽莎少,大家可以留言补充下,比如BBC纪录片《三色艺术史A History of Art in Three Colours》说《泉》是用来侮辱白色崇拜的,小伙伴们还听过哪些关于《泉》的解读呢?)


除了《泉》,蓬皮杜几乎收录了从1905到2013年的所有艺术家的代表作品,集中突出了“现代”二字,包括立体派、抽象派、超现实主义派、结构派、概念艺术及流行艺术等各种流派的2000幅作品,代表艺术家有毕加索、马蒂斯、达利、安迪沃霍尔、波洛克、徐悲鸿、常玉、潘玉良等等。馆内藏品的陈列方式也非常值得称道:一条主要线路按时间顺序排列着各个流排艺术的代表作,周围分设许多小展室,分别介绍某流派某作家的作品,使观众既可以了解现代西方艺术的概貌,又可以对某一感兴趣的流派或作家进行深入的研究。总之,这个博物馆展出的作品可以梳理出一个完整的现代艺术史。


马蒂斯的代表作,以前看到过不同颜色丝网印作品,今天终于知道原作是什么颜色了


夏加尔的作品,总能让我想到“以梦为马”这四个字,特别是看过了很多浮躁、做作的作品和主题,再看夏加尔淳朴、童真的绘画,觉得特别舒服。马克•夏加尔(1887-1985)生于俄国,早年的犹太人习俗是他根深蒂固的想象之源。他的作品依靠内在诗意力量而非绘画逻辑规则把来自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学因素结合到一起。他的风格兼有老练和童稚,并将真实与梦幻融合在色彩的构成中。夏加尔是个高产画家,作品范围包括绘画,镶嵌画,舞台设计,织锦画等,许多公共建筑物,如巴黎歌剧院及纽约联合国总部等都有他的作品。夏加尔几乎一直工作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油画色彩鲜艳,别具一格,每每把犹太民间传说融入作品,并从自然界天真朴实的形象中汲取素材。他历经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实验与洗礼,发展出独特个人风格,在现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夏加尔在“巴黎画派”中有“爱的魔术师”和“梦的诗人”的双重头衔。夏加尔最著名的两幅作品是《生日》和《我和我的村庄》,作品都见过,但可能叫不出名字。

《生日》,收藏于纽约MOMA

《我和我的村庄》,收藏于纽约MOMA


米罗的作品就放在现代艺术单元的入口处,没想到这个作品其实很大的。在现场看,那片蓝色不是简单的蓝颜料涂抹,而是一个经过精心绘制,带有细腻肌理、朦胧意境的蓝色梦境。米罗的画占了一个展厅,很丰富。同样丰富的还有毕加索,几乎包含了他所有时期。还有达利、康定斯基。。。目不暇接。


基本上每走一步,我都惊叫一声,我去,这个好贵,咱们偷走吧。。。这些展品或“美”,或“怪”,你不能用自己的审美取向去理解,而要打开思路,会发现他们真的都很有意思。



看的出这是用酒瓶盖做的雕塑吗


工业设计也有蛮多的,主要以椅子为主,很多品牌现在都能买到。


观景平台沟通了室内与室外,可以在那里休息,远眺,或者闲聊。这里摆放了一些适合环境的雕塑作品,还有不少野鸽飞来飞去。


一路走下来,把展都看完,大概需要三到四个小时的时间,每一个作品都很有来头,绝对不虚此行。重要的是,来看一看杜尚的小便池,也许会为你的三观补上重要一课,眼界有多宽广,心就有多宽广。


小Tips:

1,蓬皮杜距离巴黎圣母院和罗浮宫都不算太远,步行可到,可以安排在同一天参观。

2,可以买杯咖啡在观景台凹个造型,背景可以拍到圣心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