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汉发布
发布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要决策部署、全市重大主题活动、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类信息、文化生活服务类信息、天气和自然灾害等突发性公共事件预警应对信息;回应督办落实网民诉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武汉发布

全国首部“古琴”电影,在汉首映!

武汉发布  · 公众号  ·  · 2024-06-06 11:45

正文

6月5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 电影《琴谱》在武汉琴台大剧院举行首映式 ,导演袁振忠携主演王晓冬、贺广治等主创人员,为观影者讲述电影台前幕后的知音故事,现场反响热烈,不时掌声雷动。


作为 全国首部以古琴艺术和知音文化为核心题材的电影作品,《琴谱》填补了国内古琴类电影的空白 ,以电影为代表的“知音文化五个一”系列作品,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是进一步讲好知音故事、让“知音文化”世代流传的重要平台。


△电影《琴谱》首映式。

0 1

七年磨一剑
新知音故事从何而来



电影《琴谱》讲述了清代武汉籍官员、古琴家崔应阶与平民琴师王受白两人因琴结缘,抛开身份尊卑差别,相识、相知、相惜30余年,一同编纂了《研露楼琴谱》的故事。


(△点击观看,电影《琴谱》预告片)

据了解, 2017年第六届琴台音乐节上,有专家讲述了 这个历史真实故事,随后,汉阳区联合武汉古琴研究协会对崔应阶与王受白的“新知音故事 进行全方位挖掘、整理、创作,凝结成“知音文化五个一”系列作品,《琴谱》为压轴之作。


△电影《琴谱》首映式上,导演袁振忠谈到电影拍摄细节。

“今天我们来到现场的观众,皆是知音。”导演袁振忠表示, 让知音文化、古琴艺术传承发展,是拍这电影的初心。 知音系列的各类作品很多,电影可以更立体、直观呈现故事内核,触达人心。


△电影主创们回忆拍摄过程。

崔应阶的扮演者王晓冬回忆拍摄过程时表示,“最难的就是学习古琴,除了技艺难以掌握外,气质更难以修炼。”有缘的是,早些年他就曾参与过古琴文化短片《高山流水》的拍摄,扮演樵夫钟子期,“可谓是知音再续 新情 缘”。


0 2

雅俗共赏
古琴文化落地生根



除电影《琴谱》之外,汉阳“知音文化五个一”系列作品还包括《研露楼琴谱钩沉》、长篇小说《知音新琴缘》、连环画绘本《知音新琴缘》和知音主题新曲《嗣音》。


赵家珍用 古琴弹奏《嗣音》 节选


现场,中国琴会会长赵家珍用古琴弹奏《嗣音》节选, 大气磅礴,古朴悠远,画面感十足, 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武汉人发自内心的热爱古琴艺术,因为知音文化发源于此。” 赵家珍 说,《嗣音》与古琴名曲《高山流水》一脉相承,寓意“知音文化”承前启后、薪火相传。


△首映式现场,观众与演职人员合影。


电影中,崔应阶和王受白耗30余年心血编纂了《研露楼琴谱》,实 际上,古琴谱能保存、流传下来,确实弥足珍贵。赵家珍介绍,包括电影主题曲在内,他们共对89份古琴曲目进行打谱,最终著成《研露楼琴谱钩沉》,恢复“百年绝响”的古籍谱本的音乐原貌,让其重新焕发时代价值。


“打谱历时4年,由全国九大音乐院校及全球优秀琴家、非遗传承人等117人共同完成。”据了解,琴谱所用的减字谱是一种指位谱,只记录琴曲的音高和弹奏手法,因此,要让沉睡于古代琴谱中的琴曲,将它转换成简谱、五线谱等可供演奏、欣赏的“活”的乐曲,这需要通过专业的打谱工作来实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