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构自己
无论你是陷入迷茫的大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小白新人,「重构自己」将帮助你完成从职场小白到专家高手的进阶之路,学会自我管理、快速提升职场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TechChina  ·  突发:Workday宣布裁员1,750人,优 ... ·  2 天前  
HRTechChina  ·  开工大吉,2025万事兴隆!🎉 ·  3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中国影史,最高纪录!春节档制胜法宝是→ ·  3 天前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  ·  打造高效的产品知识学习智能体- AI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构自己

我担心的不是你花钱,而是你连钱都不会花了。

重构自己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9-30 18:42

正文

大家好,这里是 说好要填坑的 Taka ......


写在前面 :本来跟大家说好是这周发「高效时间管理」实操指南的,但是工程比我想象中的多,在做着做着的中途突然又有了特别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想法,也就是今天的文章了。


另外就是 Taka 在国庆会休息一周,好好充电、放松以及出去浪~ 所以 「时间管理指南」会在十一过后的第一周放出来 ,绝对,绝对会把这个坑填上(请看到我真诚的眼神)。



其实我们内容部有一个惯例,就是每隔一段时间会专门围在一起, 让编辑们互相给对方推荐自己被种草的东西 ,服饰彩妆护肤或者生活的小玩意儿什么的,每次都能给 Taka 打开一个新的世界,但基本就是看看不下手。


但是最近 Taka 发现自己特别奇怪,就是无论她们说的什么,我都有需要,我都想要买,还 不断地让大家给我种草,来填满我的购物车


再看看自己 这个月的欲望清单和购物清单 (对,我每个月都会有),一长条拉下来好像都止不住,而且其中的大半确实也已经下手了,就像蓄水池的开关一下子被打开了一样,洪水一样的涌出来。


所以我就拉着多萌聊这个事情,说我是不是被谁刺激了,感觉就像一个饿了三天三夜的人,突然面前摆了一整个满汉全席,看都看不过来只想整个扑上去往嘴里塞。


多萌特别犀利地斜着甩了我一个白眼:「你之前那种极简的生活才奇怪了,什么都不想买,像个女孩子么?」


嗯,然后我就 认真回想了一下我以前的画风 ,是什么样的呢?



不花钱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大概从外人看起来就是 特别特别极简 ,而且「持家」,每个月除了房租水电这些基础消费以外就是吃吃吃了,区别在于是宅着吃外卖,还是出去吃大餐。


护肤因为被饲主和普普洗脑了这么久,所以基本上就是 最简化的步骤「清洁-保湿-防晒」和那几个牌子 ,已经半年没买过新的了。


衣服也基本上是大家一直推崇的胶囊衣橱,不是因为我有多新潮,而是因为嫌逛街累,基本上只有自己真的没衣服穿了才会去买几件,所以都是基本款能够百搭的, 就成了「胶囊衣橱」


公司对着装也没有要求,饲主每天都穿着背心裤衩人字拖呢......(饲主:嗯,你在说什么?)



因为不太爱热闹,所以休息的时候 Taka 一个人宅着看书比较多。所以每月最多买点书,不过大家也知道,中国的图书定价在全世界都是相当便宜的那种。


这样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每个月其实还能攒下一点钱,也算是一份安全感了吧。


其实 也不是自己在故意克制什么 ,或者有意在「节省」,其实更多的就是 打心里没有兴趣。 多萌和歪歪每天在边上聊好看的包包,新出的口红颜色,这季流行的花衬衫(我随便举的例子...),我觉得完全跟我没有关系,也不会好奇也不会渴望。


之前我也没想明白到底是为什么。



低欲望的背后,是对生活的钝感和匮乏


然而 这种生活让我真的很开心吗


其实好像也没有。


工资好像涨了,但我的生活 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依然吃着外卖,依然不爱出门,依然不愿意运动,依然两点一线从公司到家里,和过去一模一样,而且也觉得好像没有问题。


哦,我大概从每周吃一次小龙虾能升级到每周能吃一次梭子蟹了。


但是最近自己对于物质消费或者物质欲望的这个变化,让我开始思考背后的原因,后来才发现,这背后隐藏着更深的问题。



麦肯锡前董事长 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 》中描述了这样一种年轻人的状态:


  • 不买房 :进入社会工作后,年轻人不愿背负风险和房贷,利率低到2%都没人愿意买房,而是改建父母的房子。

  • 对拥有物质没有欲望 :年轻男生不买车,年轻女士选购 ZARA 等平价时尚品就够了。在超市便利店买几个便当面包或者饭团就能够解决一顿饭。

  • 晚婚化少子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保持单身不愿意恋爱,结婚时间越来越晚。


日本这样的「低欲望社会」状态其实在我们身边的年轻人中也依然存在。


像原来 Taka 的生活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极简」,而是一种 「低欲望」 的生活状态。


饲主的朋友,「一个很帅的投资客」肖璟在他的文章里提到: 人其实是不断交替在两种状态之中,「求而不得」和「如愿以偿」


(图片来源:肖璟)


一旦现有的欲望被暂时满足,我们就会进入「如愿以偿」的阶段, 开始进入平淡又迷茫的状态


比如 Taka 就是这样,之前的一段时 间工作稳定,发展稳定,因为过去良好的理财方式没有生存危机。生活也稳定,爸妈都过的比我滋润也不需要操心。


所以当现有的基本需求被满足之后,又没有新的欲望产生,就会陷入到这样看似幸福却又不那么开心的状态。


本质上,这样因为目标的缺失, 导致我们对生活慢慢产生了钝感,丧失了对这个世界好奇,探索,尝试的内在动力


从这个角度上, 有欲望是一件好事 ,驱使着你去真正「生活」而不只是「活着」而已。比如对钱的欲望让你努力去工作,对情感的欲望让你去寻找伴侣和朋友,对知识的欲望让你去探索科学的世界。


整个过程在 不断地让你的生活螺旋式上升 ,变得更好。


我担心的不是你花钱,而是你连钱都不愿意花了。


如果停在这里,你是不是会觉得整篇文章能得出一个结论了:对物质欲望没有错,这是让自己奋斗的内在动力,尽情买买买。


然后平时就是购物狂的人或者宣传「消费主义」的从业者们,就会开始转发来坚持自己的观念,然后「反消费主义」的那波人,可能会拉出来批判一波,两边互相发表自己的意见,再然后,嗯,Taka 就红了。。。(反正想想也不犯法)



所以,买买买万岁么?


我现在是要开始变成消费主义了吗?


所以我现在就从一个什么都不想要的人,变成买买买停不下来的购物狂了吗?


或者我在鼓吹大家不要压抑自己的欲望,放飞自我了么?


并没有。


我依然没有欠信用卡入不敷出;我依然每月有盈余去储蓄或者理财,哪怕只有100块;我依然在每次强烈被种草之后冷静下来,想「我真的需要这个东西吗?」,「能够实现我的目标吗?」然后再做决定。


因为我知道,过去对物质的低欲望,是因为生活处于「满足现状」后的「没有目标」。 而现在的消费欲望,是因为重新找到了更多「新的目标」



比如身体上,我知道一个 健康的状态 有多重要,所以我能砸下一大笔钱去体检,去上健身私教课,督促自己养成运动的习惯。


比如工作上,我现在每天要写文章 需要不断积累和输入 ,所以我给自己不设上限地买好书,读好书。


比如生活上,我非常希望 让生活充满「美感」这件事情 ,所以会给自己的小屋子添置一些花花草草和软装装饰。


比如这个秋冬换季我脸部干燥过敏反应特别强烈,所以我会认真去研究怎样护肤和保湿以及下手去买最适合自己的护肤品。


比如我希望更多的 了解和体验这个不一样的世界 ,所以即使我是「内向型人」,独处更能够让我休息和放松,也会要求自己每周末都外出一天,要么请朋友吃饭,要么去看剧看展。


......



因为对于自己的生活有新的目标和需求,所以有了更多欲望,物质的,精神的,情感的。当然,也并不一定要通过消费的形式,这只是其中最简单的表现方式而已。


所以「极简主义」没有问题,「消费主义」没有问题, 你经过思考后选择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没有问题


但是可怕的是 你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于是把其他人的「想要」当成自己的「想要」, 把其他人的生活过成自己的生活



找到驱动自己的力量


我们需要的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至于什么是「好」的标准,那就是 由你的内在价值观决定 。由你做出的每个选择决定,比如「买房」还是「租房」,比如「消费」还是「投资」,比如花某笔钱值不值得等等,


找到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的需求 ,这样做出的决定不太会让自己后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HRTechChina  ·  开工大吉,2025万事兴隆!🎉
3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中国影史,最高纪录!春节档制胜法宝是→
3 天前
墨香中华  ·  腊八里的古诗词
8 年前
星座不求人  ·  2017年4月16日星座运势。
7 年前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  ·  氡照射的防护
7 年前
可可英语  ·  出国旅游情景对话|院子拍卖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