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乱室佳人
我在国外上学的时候,为了省钱,学生们大都住在两个房间的学生小公寓里。分配公寓的胖大叔不知是好心还是另有深意,总是将中国人和中国人分到同一间公寓。一次和实验室的另一位中国姑娘一起吃午饭,问起她宿舍的情况,她皱起眉头,抛给我一个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复杂眼神,压低了声音只说了一句话,“我的室友是个河南人”。
今年北京春晚上郭冬临的小品又让河南人受到的地域歧视火了一把。小品骗子操着一口河南口音,刺痛了河南人的心。更有律师以“地域歧视”为名,想为委屈的河南人讨个说法,把电视台和小品告上法庭。
▲ 资料图:郭冬临小品剧照
其实,小品利用对方言和地域的刻板印象的做法早就有了。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小品这种要求在很短时间内展现人物个性和冲突的艺术形式,为了让观众很快了解剧情冲突,是需要这种地域性的刻板印象作为支撑的。要说被小品利用,河南人远不如东北人委屈,要说性质恶劣,也远不如2011年的《失恋三十三天》中的直接嘲讽。郭冬临的小品很难称得上地域歧视,这位律师的动机恐怕并不纯粹。但无论是小品还是电影,起到的作用并非无端端的抹黑,而是将一个本来就根深蒂固的问题放大。
▲ 资料图:《失恋33天》剧照
歧视是偏见的一种升级形式,但是在普遍性的意义上绝不等同于偏见。人们总是将地域歧视看成是国民的劣根性,这种看法并不准确,一个人并不会毫无缘由地歧视别人。歧视的背后必然有着冲突和利益的驱动。澳大利亚社会人类学家Ghassan Hage在《White Nation》中指出,歧视的本质是空间管理问题。歧视发生的必要条件,是不同人群和文化的接触。如果不同的群体老老实实的在家乡待着,一个地域只对应着一个人群,一种文化,不同群体完全没有接触,歧视是不可能发生的。只有一种文化脱离了自己本来的土壤,来到另一种文化中,在一个空间里强行挤进了两种文化,挤占了原有的本地文化的空间,就会产生冲突。而在一个群体在各方面都明显强于另一个群体时,歧视就会发生。所以,今天的河南人受到地域歧视,抛开历史原因不谈,表面上看似乎是毫无缘由的窝里斗,其实是中国城市化过程必然导致的文化冲突的具体表现。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愈演愈烈,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外省工作人员在全国大量流动。其规模从每年春运的大迁徙就可见一斑。我上学的时候,教科书上的中国城乡人口比例还是二比八。在二三十年间,就变成各占一半了。
在这股移民潮中,首当其冲的是一线大城市,这些城市接纳了最大数量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这些来自不同地方,带着不同历史,操着不同地区口音,有着不同生活习惯的移民聚集在城市里,就产生了人类学上称为多元文化的现象。这本来是一个描述国际范围内移民的名词,但是在同一个国家内的不同亚文化共存的情况下也同样适用。每个大城市都成了一个小型的多元文化社会。在一个理想的多元文化社会中,各种文化主体都能够完美融合,没有任何冲突。但是实际上,即使是如同纽约这样成熟的多元文化城市,也很难做到完全平衡。而在中国,这种大城市中的多元文化模式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多元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不同的群体对这种共存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和态度。我们来假设一个二元文化的移民社会,只有本地人和移民两种文化。对于移民者来说,他们来到了一线城市,见到了繁华的大都市,认识了来自全国的移民,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许多,挣的钱也更多了。对他们中的大多人来说,这种体验是新鲜的,是正面的。
但是本地群体的感受可就不那么好了。每个人都有领地性,虽然和很多动物相比,人类的领地意识并不很强烈,但是仍然对领地有一种归属感。人可以对任何事物产生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可以是对人的,也可以是对物的,也可以是对某种虚拟概念的。但是当归属感来自于地域,事情就变得有些复杂。本来一个地方只是单纯的地点,任何人都可以来,但由于归属感的排外性本质,本地居民会本能地排斥外来的个体。他们不会积极寻求让两方双赢的办法,而是让不同群体的共存成了一种零和博弈。我对一个地方有归属感,你就不能有,这个城市是我的家,就不能是你的家。因此,对于本地群体来说,移民的到来在心理上通常是难以很快接受的。
强势文化占有的各种优势决定了他们没有必要去无条件接受另一个人群所代表的文化的冲击。这样,在这种对移民的有条件的接受的情绪下,本地文化就容不得移民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一旦本地文化的利益被侵犯,本地居民就会动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去攻击移民。而这些权利中,最简单好用的就是话语权。
河南人就是这种移民文化和本地文化冲突的代表。那么,移民来自全国各地,为什么单单河南人会成为众矢之的?为什么不仅仅是大城市的居民,全国各地的人都加入到歧视河南人的阵营中来?
刚才说的话里,有一个默认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本地文化也是强势文化。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成立的。在极少数情况下,移民文化则成为强势文化。比如詹姆斯·库克船长发现澳洲后,完全无视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的土著居民,宣称这片大陆无人居住,归英女王所有。土著人民虽然委屈,但在几乎所有方面都明显弱于对方的情况下,他们又能说什么呢?所以,本地文化并不一定是强势文化。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只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中一方面占有优势,任何文化都可以成为强势文化。
▲ 资料图:詹姆斯·库克船长
行业歧视也是同样的问题。在现实情况中,假如有一大群人,从事的都是基础生产工作,对其中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人,我们会觉得是正常的。如果其中有人来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我们就会很好奇他为什么会成为这群人的一员。然而大城市同样有农民,也会出城打工,很多人会觉得这是种很不自然的现象。但是很少会因为这些从事底层行业的人而对整个大城市产生偏见。如果这种情况如果真的发生了,也很可能是因为大城市本身发生了动荡,这样我们对这个地方的刻板印象也会随着改变。一个冲突比较明显的例子,法国的超市收银员,面包店收银员,工厂工人,建筑工人之类仅需要很少培训就能上岗的职业中,从业者很多是来自中东或南美的移民,但在数量上绝对比不上法国本地人。但是大家一提到这些移民,就会觉得他们大多住在市郊(因为有点钱的要么住在城里,要么住在乡村里的大房子),更多从事体力劳动,完全忽略掉这些行业里的本地人才是绝大多数这个事实,而在很多公司管理基层中,也有大量移民存在。这虽然严格意义上不是地域歧视,更像是种族歧视,但是性质其实是一样的。
城市中的芸芸众生,就这样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来自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人会因其代表的经济优势而加入强势文化主体,在北京的上海人,深圳人,虽然可能承受偏见,却很少被歧视,而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和真正非常穷苦地区的人却正相反。和河南情况相似的四川,同样也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外出打工人数也很多,因为有着当地独特的文化,比如美食。在大部分地方,四川人受到的排挤和歧视都少于河南人。这些强势群体就这样在同体效应的作用下站在一起,将彼此看成自己人。
再来看看河南。在经济上,河南是人口大省,又是最大的农业省,再加上近代历史上的河南经历数次灾荒,直到最近几十年情况才有所好转。而最值得河南人骄傲的,悠久灿烂的中原文化,也因为商业和贸易的发展,失去了文化上的正统地位,河南省会从开封迁都到郑州,也大大影响了河南整个省份的文化形象。
地域歧视和种族歧视,甚至近来盛行的民族主义是一样的,都源于发生接触的文化主体间地位的不平等,并由这种不平等进而导致的话语权的丧失。一个文化想要整合进另一个文化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能触犯强势文化的利益。在文化碰撞的过程其实就是相互挤占生存空间的过程,所以冲突来临时,强势文化的主体会会毫不犹豫地使用自己手中的优势。所以,理论上,希望多元文化社会完全平和稳定,强势文化主体手中的权力必须移除,创造权力平衡,才能彻底根除歧视。但理论上说得好听,实际操作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 资料图:网上流传的各地差异图
路遥曾称河南人是中国的吉普赛人。他自己可能也意识到这个比喻的不确切性,因此在后面加了一句自我否定的话作为注释,在我看来,后面这句自我否定比比喻本身更有道理:“他们和吉普赛人不一样。吉卜赛人只爱漂泊,不爱劳动。但河南人除个别不务正业者之外,不论走到哪里,都用自己的劳动技能来换取报酬”。在这地域歧视的场景下,河南人是绝对的受害者。
【注】本文题图为资料图:北京春运。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