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LinkedIn校园
最热门的全球校园快报,最独特的职场经验分享,陪伴你从校园走向职场,从中国走向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HR派  ·  打工人咖啡图鉴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更多全职岗位 · ... ·  5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优酷-内容运营全职岗位@你! ·  5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网易:内容营销负责人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LinkedIn校园

当美女学霸变身BBC电视民工

LinkedIn校园  · 公众号  · 求职  · 2016-11-06 12:26

正文


BBC的纪录片全球闻名,有没有想过去那里参与内容创作,成为知识与美的创造者呢?


作为在英国留学的电影电视专业研究生,罗紫茜参与了一期内容拍摄,听听她在BBC的见闻和思考吧——



怀着对BBC纪录片的热爱,我踏上了英国的土地继续传媒的学习。我们上课的地方在BBC附近。每次经过BBC大门口,我心里总想着:“哪天能来这里实习就好啦!”




没想到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一年一度的BBC盛事Digital Bristol Week发邮件在我们学院招人,我立马报了名。


Digital Bristol Week主要是讨论未来科技在电视领域的应用,并且给相关从业人士体验前沿科技的机会。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采集现场画面并制成短片,然后将视频报道放在BBC主页上。




走进BBC,一股熟悉的电视民工的气息扑面而来。入口的大厅说不上金碧辉煌,但也装修得华丽整洁。但一刷卡进入办公区,就彻底不同了。机房里的机器堆得乱七八糟,里面到处可见穿着套头衫牛仔裤的电视民工。“哈哈,跟BTV一个德性嘛。”我暗笑着。


跟西装革履光鲜靓丽的金融民工不同,除了出镜记者和主持,电视民工大多松松垮垮不修边幅。因为躲在机房里剪片子不需要见人,大家大多怎么舒服怎么穿。我夏天在北京电视台实习时,机房也是一水的大花沙滩裤。而电视民工整天对着电脑,也让大多数人目光呆滞、油光满面。整个形象简直惨不忍睹。


 

  ●


电视民工生活也大多不规律。机房大多昏暗不见阳光,而专注于剪片也经常让人会忘记时间,等到饿的时候大多已经过了饭点。大家也就随便吃碗泡面糊弄过去了。在BBC的员工休息区也是同样的景象,人手一个三明治,讲究点的还会点上一杯咖啡。员工一边吃饭还一边聊公务。


耳边突然响起了在BTV实习时,剪辑大哥的抱怨:“我就想不通现在年轻人怎么都想着进电视台,每天10点上班,经常要10点才能下班,忙得跟狗一样赚得还少,有什么意思啊!”


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现在却是想通了,做出自己喜欢的片子就像自己的小孩,如果有人喜欢自己也觉得光荣,而成就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BBC的实习生主管首先给我们开了一个会,无非就是老生常谈的部门介绍和安全问题。之后我们就被分组,由各个小组的领导带走了。


 

  ●


我们小组的领导是BBC的资深制片人D。一头干练的短发,壮实的五短身材,说起话来中气十足,身上很难看到女性的特质。她做新闻摄影记者起家,曾经深入阿富汗做采访报道。


不知道是不是多年出生入死的经历充分激发了她身上的男子气概。她对我们八个实习生非常客气,首先表明自己:“我不是来领导你们的,我只是试图帮助你们。你们可以接受我的意见,也可以把我的意见当成狗屁。”她的态度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而后来的整个拍摄和剪辑过程,她也始终恪守了这一点。这跟国内电视节目的制片人大相径庭。国内节目的制片人习惯于对一切指手画脚,一定要按他的意思做。


虽然我们都是电影电视专业的研究生,但在正式拍摄之前,她还是不厌其烦地从最基础的电视构图和景深给我们讲了一课,并且笑称:“镜头的黄金分割构图和景深的应用就是BBC成功的秘密。”我心里暗暗吐槽:“这不是摄影的基础嘛。”


之后她把我们带到会场,让我们自己逛了一圈,尝试不同的可穿戴设备。之后把我们召集回会议室谈感想。我们的感想无非是:“可穿戴设备是电视的未来”之类的空泛见解。


她饶有兴趣地听着,最后问我们:“那么,故事在哪里呢?”我们哑口无言。她补充道:“电视的灵魂是故事。只要发现了一个好故事,那么其他的就不成问题。那么,你们的故事在哪里呢?”我们集体沉思了起来。


在她的启发下,我们聊起了会场里哪一个可穿戴设备最有趣,碰到了什么有趣的人。她继续启发我们:“那你们准备怎么拍呢?”我的拍档Paul说:“我们在现场发现了一款App,只要戴上10磅的特制眼镜,就能在装有该款App的手机上720度无死角观看二战现场,并且还有诗歌朗诵。”


之后我补充:“我们可以借一副眼镜,然后去做街访。”D表示了赞同。我们每个组都表达了清晰的拍摄规划后,D才把我们放出去,并且说:“你们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了。”


我和Paul马上来到会场,对这个Virtual reality的开发者进行了采访,并且恳求他们借给我们一副眼镜做街访。


 

  ●


2月的布里斯托正处于凄风苦雨中。我跟Paul来到市中心,踌躇着搜寻采访目标。因为下雨,街上的人并不多,而且多是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于是我们在难捱的等待中浪费了半个小时。


在我们茫然无措的时候,从侧街走过了一个亚洲妹子,我鼓足勇气上前搭话,表明自己是BBC的工作人员,需要她试用产品并聊聊心得。没想到妹子答应了。我们记录了她的试用过程并进行了小采访。之后的采访我们轻车熟路,虽然碰了不少壁,但也拍摄了7、8个人的使用体验。


之前也在国内拍了不少东西,但跟英国拍摄相比,就显得更为随便。在国内街坊,随便上街抓路人就行了。但在英国拍摄,要提前跟相关部门提交申请,说明自己的拍摄计划,剧组规模,并且提交风险评估表、保险等一堆资料,等待相关部门批准。


如果拍摄的场景大或者出现枪刀等道具,还得事先通知所在区域的居民,警方也得出面维持秩序。而为了保护隐私权,必须让采访对象签播放合同,表明自己愿意出现在荧幕上。对于未成年人则更为严格。如果进行拍摄,不仅需要征得本人同意,并且还要父母的同意。所以在英国拍东西非常麻烦。幸好我们的拍摄并不复杂,所以只需要受访者签release form就好。


第一天在匆忙的拍摄中度过,手都被冻得不能曲张了。第二天则是忙碌的剪辑,连起身上厕所的时间都没了。但结果还是好的,剪出来的片子得到了制片人的肯定。




 

  ●


这次和BBC的合作,让我感受到了电视行业的巨变。


首先,拍摄设备的简单化。曾经摄影器材是横亘在专业摄影师和爱好者之间的鸿沟,但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条鸿沟慢慢消失。


这回拍摄,BBC要求我们用iPhone自带摄像头拍摄,苹果耳机当采访话筒。这像一场实验,没想到视频质量还出乎意料的好。我觉得如果没有特殊要求,记者做一般采访用iPhone绰绰有余。


甚至拍电影也是如此,2011年美国一名独立制片人用手机拍摄了一部90分钟名为《橄榄》的电影。同在2011年,韩国著名导演朴赞郁和弟弟朴赞景也用iPhone4拍摄了《波澜万丈》,一举击败一批用专业摄像机拍出的作品,摘得最佳短片金熊奖。我们正式进入“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



△ 电影《波澜万丈(파란만장)》海报


其次,Virtual reality将在未来得到广泛的应用。“Virtual reality”中文翻译为“虚拟现实”。就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初中的英文课本有一篇介绍Virtual reality的文章。当时想:“这该有多神奇!我们能够漫步在侏罗纪公园,甚至可以触摸恐龙的肌肤!”没想到不到10年,这项技术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仅能在游戏世界里大行其道,以后在大型赛事转播中也可以分一杯羹。


试想你在家戴上眼镜,就可以享受跟现场观众同样的前后左右无死角的观看体验。门票和距离带来的鸿沟,也被科技的力量摧毁。世界慢慢真的变成平的了。


诺基亚说:“科技改变生活”,我想说科技改变一切。库兹韦尔提出了“加速回报定律”,即技术进步是以指数方式发展的,而非是线性。科技发展的速度成倍增长。


科技的大爆炸也给传媒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传媒人哀叹媒体行业的冬天已经来临。但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个春天。科技的发展反而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媒体,只是关注的平台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台转向了网络和手机。


虽然“墙头变幻大王旗”,但不变的是墙头。就算媒体形式如何的改变,最关键的还是内容如何。随着传媒门槛的降低,自媒体的澎湃发展,职业媒体人更应该提高讲故事的能力,提供一般人不能提供的视角和观察,这样才不会成为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



本文来源于壹读(微信ID:yiduiread),作者为罗紫茜。更多有趣内容,请微信搜索(yiduiread),或者微博搜索“壹读”进行关注。

©2016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点击阅读原文”聆听更多深度有趣的职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