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岁老年女性患者,突发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 2 天入院。结合相关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
那么,对于这类患者,应如何处理?
对此,我们邀请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成宜军医师
带来详细的解答,另外,我们还邀请到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胥建教授
、
上海长征医院戴大伟教授
为我们带来精彩解析。
主诉:
突发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 2 天。
现病史:
患者 2023 年 7 月 20 日晚 21 点看电视时突发言语不清及左侧肢体无力,左上肢及左下肢无法抬起,伴头痛及恶心呕吐,遂 120 急诊入院。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 10 年,脑梗死病史 2 年,糖尿病病史 30 年。
体格检查:
体温: 37.4 ℃,脉搏: 96 次/分,呼吸: 19 次/分,血压:
175/95 mmHg
。嗜睡,言语不清。双眼向右侧凝视,无眼震。双侧额纹对称,左侧鼻唇沟前,伸舌左偏。咽反射减弱。四肢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减弱。
左侧肢体肌力 0 级
。右侧肢体肌力 V- 级。双侧针刺觉对称存在。双侧指鼻及跟膝胫不配合。左侧 Babinski 及 Choddock 征阳性。
辅助检查:
头颅 CT:右侧基底节区、岛叶脑出血,部分破入脑室,右侧侧脑室受压变窄;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旁及额顶叶散在腔隙灶,右侧枕叶软化灶。
诊断:
1.
脑出血
2. 高血压 3 级(很高危)
3. 脑梗死
4. 2 型糖尿病
急诊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泮托拉唑护胃、氨溴索化痰、头孢曲松钠抗感染等治疗,患者出血量 35 mL,中线明显偏移,且保守治疗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下降 2 分。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收住神经外科拟行
小骨窗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
。围手术期给予综合管理策略。
✔ 术前 3 天患者血压约
180/110 mmHg
,给予
静脉尼卡地平强化降压
(起始剂量 4 mg/h 泵注,之后加至 6 mg/h,最后维稳 4 mg/h),术前降至 140/100 mmHg,术后维持 120/85 mmHg)。
✔ 降糖、脱水、护胃、亚低温等对症处理。
患者术后 1 周出院,生命体征平稳,GCS 4+2+6,问答切题,遵嘱活动,四肢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减弱。
左侧肢体肌力 2 级
。右侧肢体肌力 V- 级。双侧针刺觉对称存在。双侧指鼻及跟膝胫不配合。左侧 Babinski 及 Choddock 征阳性。至康复医院进一步康复治疗。
脑出血以急性发病、病情迅速变化以及高致死和致残率为显著特点
[1]
。高血压是急性脑出血发生的首要高危因素
[2]
,并且血压升高与患者不良预后显著相关
[3]
,因此
强化血压管理在脑出血急性期至关重要
[1]
。
INTERACT2 研究
[4]
纳入了 2,839 例 6 小时内发生自发性脑出血且收缩压升高的患者,结果显示相较于指南推荐治疗(1 h 内收缩压 < 180 mmHg),
强化降压(1 h 内收缩压 < 140 mmHg)可改善患者预后
(死亡或严重残疾 OR 0.87,95% CI 0.77~1.00;P = 0.04),且不增加严重不良事件。
INTERACT3 研究
[5]
纳入了 7,036 例有症状的、6 小时影像学证实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结果显示通过快速平稳降压等护理可改善患者预后。
临床上,急性脑出血患者在没有明显禁忌证情况下,将
收缩压维持 130~180 mmHg
是比较恰当的
[6]
。如果收缩压为 150~220 mmHg,紧急将
收缩压降至 140 mmHg
,并维持在 130~150 mmHg
是安全的,可能改善功能结局
[1]
。
尼卡地平
、拉贝洛尔可作为一线治疗降压药物,此外还可联合甘露醇等进行脱水治疗
[6]
。
该患者采用静脉尼卡地平强化降压,并给予相关对症处理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完成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