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星火下南洋
星火在手,天下我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证券时报  ·  “减负”超2.6万亿元!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公布 ·  13 小时前  
中国证券报  ·  A股主线,重要变化! ·  23 小时前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  中信建投:TMT科技本周核心推荐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星火下南洋

两千八百年前的鸡蛋,还能吃吗?

星火下南洋  · 公众号  ·  · 2024-02-28 09:18

正文

鸡是六畜中唯一的禽类,也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类。

在地球上的所有鸟类中,家鸡是数量最多的一种鸟类,根据数量统计,家鸡的数量大约有230亿只左右。

在中国古代,很多成语和“鸡”有关。例如《庄子·达生》中的“呆若木鸡”;《孟子》中的“月攘一鸡”;《尚书·牧誓》中的“牝鸡司晨”;《战国策》中的“鸡口牛后” ;《左传》中的“雄鸡断尾”等等,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已经对鸡这种动物非常熟悉了。

而考古发现证明,至少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食用鸡蛋了,因为考古学者在西周古墓里发现了满满一大罐鸡蛋。

1974年,在江苏句容县城南的浮山果园里,生产队发现了一个土墩,经试探挖掘之后,发现这里有古代墓葬十多座。1975年,南京博物院对土墩墓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西周时期陶鼎、豆及黑皮印纹陶器、几何印纹硬陶瓿、原始瓷豆等物,还出土了一件铜戈。

通过对文物的分析,专家认为这是西周一般平民的墓葬群。但最特别的是, 那件“几何印纹硬陶瓿”内,装满了鸡蛋,大约有三四十枚。 所有鸡蛋直径都在3.1厘米到4.2厘米之间, 这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鸡蛋实物。

一直到2013年,这罐西周鸡蛋才为世人所知。立刻引来了无数好奇小伙伴的问题,问得最多的,则是经典的“能好怎”——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鸡蛋是生的还是熟的?是腌蛋还是松花蛋?

还有的小伙伴,想象力更加旺盛,脑洞开得更大:能不能从鸡蛋里提取活性DNA,孵化或克隆一只西周小鸡?

对此的回答是:生熟不好说。但可以确定:既不是松花,也不是腌蛋,它就是一罐没盖儿的蛋,直接给放在了墓里,里面的泥土应该是墓主人入葬后,掩埋土覆盖其中,填满了鸡蛋之间的空隙。

由于年代久远,这罐鸡蛋早已石化,和恐龙蛋化石原理一样,只是尚未石化到真正的化石那么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程度而已。

所以,显然是不能吃啦……

两千八百年前的鸡蛋,以石化形态保存至今,这是极其罕见的奇迹。

因为,鸡蛋虽然有相对坚硬的蛋壳以及比较密封的蛋膜,但如果保存时间过长,细菌霉菌就会透过蛋壳气孔侵入,那么鸡蛋就会腐烂掉。同时,长江沿岸气候潮湿,土地湿润呈酸性,使得有机物更容易腐烂。并且,石化本身也是十分复杂和艰难的过程,对地理条件所涉及的温度、湿度、酸碱度、密封性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土墩墓 是西周时期江南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埋葬方式,主要分布在苏南、皖南和浙江、上海等长江下游一带。 这种墓有坟丘而无墓穴,利用丘陵地带的山冈或平原上的高地,在地面上安置死者和随葬器物,然后堆积起未经夯打的馒头状土墩。

因为没有墓穴,所以这种墓葬的地下几乎不存在有空气的空间, 密封度比较好 。死者下葬以后,很快被土淹没,制造了良好的密封环境。这样,周围的环境缺氧、无光、恒温、恒湿,各项条件都恰到好处。鸡蛋在这个环境中,就很顺利地石化了。

除了这罐鸡蛋,同时出土的器具,很多都是食具。可见民以食为天,吃货基因,是古人遗传下来的,现在的吃货不过是在继承传统。

PS:鸡蛋已经有了,西红柿还在美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