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动脑筋,总归是一个好习惯。
备战湾区
近日,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发表声明,宣布其将在今年年底开设一个以中国现代人文艺术为主题的展览,意在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游客前来欣赏。
实际上,近些年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展览会在全球都异常火爆,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也是随时“待命”,意在成为中华文化输出的“排头兵”。
现如今,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赴国外旅游,它们对于中华文化的“忠诚”也自然得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博物馆对这一切当然不会视而不见,因为吸引到更多的中国游客不但可以提高营收,更重要的是对于自身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也是异常显著的。
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展览会受到各地博物馆欢迎
“拓宽我们自身的品牌是工作的关键,我们要让每一个来自中国的游客对我们博物馆有印象。”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旅游销售经理雷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据消息人士透露,这个展览会的名字为“ 1989后的中国艺术:世界舞台 ”,为了欢迎世界华人的到访参观,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也将准备工作做到了“极致”。
“我们正在与中国当地的展会公司进行接触。”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相关负责人穆齐施玛说道。
与此同时,借力“旧金山旅游”这个在中国已经成功的旅游宣传品牌也成为了旧金山艺术博物馆的推广途径之一。
穆齐施玛补充道:“ 我们在竭尽全力融入其中,并希望通过‘旧金山旅游’做出最好的品牌宣传。“
具体的推广方法包括将博物馆的宣传资料通过“旧金山旅游“的官微官博进行推送,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OTA携程上进行宣传等。
除此之外,在看到微博微信在中国的巨大推广力度后,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决定跳出“旧金山旅游“而“自立门户”。
现在,其在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而有关中国文化的最新消息也都会时常更新。
在谈到扩张速度时,穆齐施玛兴奋的表示:“ 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数量庞大的微信微博粉丝,而且还会进一步增涨。”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肯动脑筋
现阶段,团队也正在积极拓展微信自助语音向导平台;与此同时,为了迎合中国旅客的消费习惯,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也将引进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展会的中文翻译人员都是通过中国在线社交工具微信上招募的,在招募的过程中,该活动在中国的影响力也一直在扩散。
显然,这些营销扩散模式都非常值得其他文化传播机构学习。甚至连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官网也已经被翻译成了中文并且上面已经刊登了些许中文广告。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有理由憧憬自己的展览,因为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展览一向很受欢迎。
2016年“镜像中国”展览会举办的非常成功,最纯朴真实的中国文化自然吸引了大量华人前来驻足,这次展览的成功举办也被中国媒体誉为是“对西方施加影响”的有力证据。
根据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透露,“世界舞台”展览会由60余个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倾力完成,呈现了在1989年至2008年长达20年中国文化的变迁。
世界涌动
实际上,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并不是第一个开动脑筋来“吸引中国游客”的博物馆,在面对着潮水一般涌动的中国旅客,世界各地博物馆当然都不会无动于衷。
显然,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是走在前列的。早在2015年,柏林国家博物馆就推出了中国文化周活动,2016年与2017年,文化周的活动不但每年一次举办,而且中国大量文化元素也进驻“柏林”博物馆。
比如在2016年举办的中国丝绸展览会以及2017年举办的中国陶瓷博览会都吸引了大量中国游客驻足。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有关中国元素的展览会在柏林博物馆就有10场,2016,2017年分别为15场,22场; 而单单在今年上半年,中国元素的“入侵”次数就已经达到了14次。
毋庸置疑的是,这些活动都吸引了大量的中国游客的关注,中国游客也纷纷表示惊讶,因为它们真的没有想到可以在异国欣赏到如此纯粹的中国文化元素。
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走在了前列
对此,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斯蒂凡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 包含中国元素展览会数量的激增可以最大限度的覆盖到全年到访的中国游客。”
斯蒂凡还补充道:“这一运作策略或许只适用于中国人,因为中国游客一年四季都不会少。“
柏林国家博物馆的策略是成功的,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自2015年至2017年,中国游客到访柏林国家博物馆的数量的平均增幅达到14.7%。
不同于柏林国家博物馆“高数量”的运作策略,在吸引中国游客方面,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则显得更加“审时度势”。
本月初在北京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让中国与非洲各国的关系进入“蜜月期。”(当然,斯威士兰除外)
与此同时,选择去非洲地区旅游的中国人的数量正在逐年递增,而肯尼亚拥有着“动物大迁徙”这个绝妙IP,自然也成为了诸多赴非洲中国游客的首选。
上周,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审时度势”的宣布将在明年5月至7月的旺季期间,推出“中肯文化交流”博览会。
据消息人士披露,“中肯文化交流”博览会的相关宣传工作也会在明年年初全面到位。
对此,瑞士联邦非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卡明斯表达了对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运作策略的赞许,他认为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借力”中非蜜月期的做法是非常有远见的。
俄罗斯历史博物馆打造中文导游语音系统
他也坚信,这一做法不但可以带来大量赴肯旅游的中国游客,也会为整个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打出最响亮的广告宣传。
无论成败与否,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在思考着如何吃下中国游客这块“大蛋糕”,南美智利国家历史博物馆将在明年举办中智文化宣传月,而俄罗斯历史博物馆在今年年底会投入1000万卢布,打造中文导游语音系统。
尽管目前我们并不能对世界各地博物馆的对华运作策略下结论,但可以确认的一点的是:它们真的在开动脑筋,并且都不想错过如潮水般的中国游客所带来的“实惠”,毕竟这块“蛋糕”的确很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