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江苏高院
发布司法信息 传播法治精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全国最挤的地方,年轻人不求姻缘,只求财 ·  3 天前  
书单来了  ·  作为公司的首席卫生官,我主要打扫! ·  2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在“卷”与“躺”之间,生活的世界还有哪些参考 ... ·  4 天前  
山西省邮政管理局  ·  雪花纷飞,寒意未减!未来三天这些地方雨雪持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江苏高院

一片蟹塘租两家,到底算谁的?

江苏高院  · 公众号  ·  · 2024-10-29 10:31

正文


人民法院报2024年10月26日头版


蟹塘红火依旧

秋风起,蟹脚痒。金秋十月,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味道。
撒网、提拉、收笼……江苏省兴化市中堡镇陆家甸村,随着自家蟹塘的起网,53岁的苏大姐,黢黑的圆脸上嘴角上扬着,几个月前“一塘两租”的烦恼一扫而光……

苏大姐是远近闻名的养蟹能手,十多年来,吃住在蟹塘边上,硬是把小蟹塘经营成整合13家农户土地的大蟹塘。

今年土地租金每亩1000元,苏大姐早早支付了。可是在等待签合同的空当,同村老徐抢先与13家农户签了租用合同,并支付了每亩1200元租金。

“蟹苗已经下塘,退租就是血本无归!”苏大姐急得眼泪直打转。

找谁评理? 苏大姐想到了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法院西鲍人民法庭庭长谢俊成。

之前参加过镇里的法治培训,谢庭长说 融合法庭就是法院和镇上、村里一起给大伙评理的地方

想到这里,苏大姐立刻拨通了谢俊成的电话。

当天下午,谢俊成就赶到村里,与村干部一道走访了13家农户中的领头人老钟,倾听了他们的诉求,并且到隔壁镇跑了一趟,他在心里不断调整着处置方案。



谢俊成来到蟹塘查看螃蟹养殖情况

“合同我签了,钱我也付了,这塘不让也得让!”调解会上,老徐上来就咄咄逼人。

“这塘我养了十来年了,周边的设施也是我建起来的……”苏大姐眼里泛着泪花,揉着粗糙的手指。



苏大姐这些年把蟹塘搞得红红火火,而且今年租金也付了。‘人无信则不立’,这可不是价高者得的事,得讲个先来后到。



说到这里,谢俊成扫了一眼农户们,领头人老钟低下了头。

“我看这样,之前跟苏大姐协商过,她愿意将租金补到跟老徐一样的1200元每亩,今年这塘就还是租给她。”谢俊成先稳住苏大姐。

“老徐之前付的租金,也先不要你们退了,如果明年蟹塘租给老徐,就抵来年的租金;如果不租老徐,就抵苏大姐的租金,到时苏大姐把钱给老徐,当然要立个字据下来。你们看行不行?”谢俊成征询大家的意见。

“这个方案挺好!农户们也不要掏钱出来,还能吃租金利息。”村干部老李帮言道:“再说了,哪有一个姑娘嫁俩汉的。”

旁边的老徐急得跳起来,拉着谢俊成的胳膊嚷:“钱我给了,塘不给我养,我今年订的蟹苗怎么办,送你家去?!”



您先别急,之前我就到隔壁沙沟镇说好了,有一户蟹塘比这还好,明天人家就跟您联系。



听到这里,老徐也不急不跳了。

谢俊成又低声对老徐说:“老徐啊,你自己想想,苏大姐这事,你做的不地道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