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5 岁。持续高热 1 周。皮疹 2 天,查体:
T39℃,P128次/分,R36次/分。热病容,双眼结合膜充血,口唇干裂,可见草莓舌,皮肤可见弥漫性斑丘疹,颈部左侧可触及一直径 2cm 淋巴结。心音有力,手足指(趾)硬性水肿。
患儿高热 1 周,皮疹 2 天,眼结合膜充血,口唇干裂,草莓舌,手足硬性水肿,符合川崎病典型临床表现。
患儿目前处于急性期,急性期治疗的目标是减轻并终止全身炎症反应、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和发展,并防止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首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可迅速退热,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发生。
(选 A)
阿司匹林开始应大剂量使用,可减轻急性炎症过程,在退热 3 天后复查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及 CRP)恢复正常后,阿司匹林逐渐减量为小剂量维持,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不选 B)
川崎病为病原不明的自限性疾病,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不选 C)
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血栓形成,增加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及冠状动脉瘤的风险,不宜单独使用。(不选 D)
抗血小板聚集首选阿司匹林,可在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双嘧达莫。(不选 E)
6. 教材提炼
(
第 9 版《儿科学》P166)
1. 阿司匹林:
每日 30~50 mg/kg,分 2~3 次服用,热退后 3 天逐渐减量,2 周左右减至每日 3~5mg/kg,维持 6~8 周。如有冠状动脉病变时,应延长用药药时间,直至冠状动脉恢复正常。
2.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
剂量为 1~2g/kg,
推荐剂量为
2g/kg,
于
8~12
小时静脉缓慢输入,
宜于发病早期( 10 天以内)应用,
可迅速退热,
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发生。
应同时合并应用阿司匹林,剂量和疗程同上。
部分患儿对 IVIG 输注后无效,可可重复使用 1 次,或选择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2g/kg IVIG 的患者,11 个月内不宜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疫苗。因为在IVIG中的特异性抗病毒抗体可能会干扰活病毒疫苗的免疫应答延迟。
3. 糖皮质激素:
因可促进血栓形成,增加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及冠状动脉瘤的风险,影响冠脉病变修复,故不宜单独应用。
针对 IVIG 治疗无效,或存在I VIG 耐药风险的患儿可考虑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与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合并应用。醋酸泼尼松剂量为每日 1~2mg/kg,用药2~4 周逐渐减量停药。
内容来源于:丁香医考 App,还没有免费会员的同学,可扫下方二维码去领取
距离笔试仅剩 46 天,进入全力冲刺阶段!过笔试都知道要刷笔试题库!
核心考点会反复的考,考试需要平均 48 秒做 1 题,抓题眼是关键。
题刷多了就会形成题感,快速抓到「题眼」。你自己也会发现「核心的考法差不多」,但是不要背题,要把每一题背后的考点吃透。
选择一个优质的题库就很关键!丁香医考临床执业/助理笔试题库,根据考点频率复习法,以及 2024 年新大纲进行设计,是你冲刺阶段的不二选择。
👇👇
丁香医考App 题库会员免费领
冲刺阶段为你保驾护航
临床执业的同学扫这里
(限领 1 次)
临床助理的同学扫这里
(限领 1 次)
考点频率复习法
我们笔试题库的设计依据都是丁香医考特创的考点频率复习法。
考点频率复习法就是把大纲考点按照近 10 年考过频率进行排序,考的多的先学多学,考的少后学少学,不考的可以基本不学。
考纲 3700 多个考点中,有一半( 50%,1900个)近 10 年从来没考过,也就是极低频选学考点,可以基本不学。
有近四分之一(21%,786个)近10年考过3次以上,每年考大约450分,
(更有 148 个考点是几乎年年必考 160 分以上)
也就是高频必学和中频多学的考点,一定要先学多学,掌握这些考点基本就问题不大了。
简单总结就是:
我们的题库,结合新大纲考点,把近 10 年考过的考题,按照重要性已经帮你排好顺序了,你按照顺序刷题就行。重要的考题先刷、重点刷。
划分四个频率
我们将大纲考点,全部 25 个系统的历年考题,按照近 10 年考试频次划分为四个阶梯:
高频必学、中频多学、低频少学、极低频选学
1. 高频必学:
为核心考点,历年考题经常考,建议必须认真掌握。
2. 中频多学:
为重要考点,历年考题也考察过不止一次,建议应该会做。
3. 低频少学:
为非重要考点,但历年考题有时也会考察,建议可以快速刷一遍。
4. 极低频选学:
为选学考点,历年考题未考过,建议有时间选做。
以心血管系统为例
(
24 年新增的考点在最前面的位置)
同学们按照顺序依次刷历年考题复习,可大大提高单位时间的复习效率,做到把握重点,摆脱题海战术及盲目刷题!
除了按「系统」进行刷题,也可以按照年份进行刷题
重要考点重点标注+视频讲解
每道题都有详细解析,最重要的是一二阶梯题目均配有:
1. 这个考点近 10 年考过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