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良仓
良仓 - 随身的生活美学指南。良仓每天解读世界最新鲜资讯;一键购买全球有趣有品的生活产品;达人分享的心水之物更会让你灵感爆棚。 官网:www.iliangcang.com APP/微信/微博:良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氧叔本叔  ·  她的新脸,是偷偷复刻了赵露思吗? ·  4 天前  
品牌星球BrandStar  ·  寒冬之下,HUGO BOSS 如何在中国市场下注?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良仓

性冷淡风潮是怎么来的?

良仓  · 公众号  · 时尚  · 2017-02-21 10:04

正文

▲ 格陵兰岛的消融中的浮动冰山   摄影_Nikolaus Ruzicska 


全球变暖,性冷感潮起,性欲冷淡化,这是人类在“性欲”解禁风大盛的现代社会的潜行之潮。本文试图梳理的是,那些热衷于性冷感生活美学的人——让我们姑且缩写之为“冷感系”,他们/她们有着怎样的美学历程?


温馨提示:由于本文使用大量丢掉了色彩的图片,故这些纯色图片的文件量被惊人地压缩到了几乎可以清淡到忽略不计的境地,请各位放心在无Wi-Fi环境下全身心冷感阅读。



阅读这篇史上最冷感的美学文章所需时间

——

18分钟,性冷感系者

8分钟,性欲需求正常者

3分钟,性欲旺盛者




KATE MOSS

身体是我



Kate Moss穿着宽松的牛仔裤,赤裸着上身,背部脊柱那骨头有着那个时代尚未流行的骨感,胸部的线条却性感,她的上唇比下唇丰满,眉目间似是藐视着观看的人,她成功演绎了一个叛逆邻家少女的形象,也把这个牛仔裤品牌推至前卫时尚的风口。


这是1990年代的女性精神。由时尚品牌与一位极有潜力、却以“不良少女”形象出道,《纽约时报》认为,不良少女形象有益于她的事业发展,至少从“海洛因时尚”(Heroin Chic)和“迷幻剂女郎”开始流行的时候就是这样。


这张广告硬照,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时代的表情,而广告主的品牌字样压在上面,那个放大的衬线字体形成的凌角,正有如是一把把锋利的刀,划破时代关于保守、为父系社会作出让步的女性传统形象。


你可能不敢相信,这个广告画面出现在1992年,25年前。



2017年1月未过,这个引领了一代穿着先锋的美国品牌宣布他们更改了使用多年的Logo,其设计总监Raf Simons邀请了名设计师Peter Saville操刀,将凌角和锐线感全部抹掉,基于Havitca的现代简约字体的基准重新设计了Logo。


我们把这个新的Logo原样搬到1992年的经典广告画面上,来测试这个四分之一个世纪之间,来观看女性身体与视觉传达的改变。Kate Moss依然是Kate Moss,她一直在扮演着需要扮演的“模特”角色。而Logo之变,的确让之前的“我要大声表态”,变成了“我就是我”。


除了当年的牛仔裤裤型与如今的纤细风稍微不一致之外,我们几乎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身体从他者的欣赏,到自我的欣赏。




CEREAL  

深陷温柔性冷感



当我们把视线从Kate Moss身上移开,去看看这张网上随意就能翻到的图片——白色的床,素淡的毛衣,一只没有颜色的花环,一本杂志,上面的标题写着“深陷温柔生活”,我在这里无法得知这个拍摄者是谁,身份怎样,或者它是谁的闺房,但我相信大家都大致能想象得出“主人”的形象。嗯,棉麻系、森林系、草食、绿茶……


▲ 脑海里出现的可能是这样的人物形象   摄影_上田义彦


▲ 又或者更多认知一点的脸,是知性女神,苍井优


我们再回头看,上面图里,床上的这本杂志叫《CEREAL》,来自英国,主编叫Rosa Park,是一位在英国学习长大的韩国人。她和先生一起创办了这本杂志。平常他们不住在伦敦,而是英国西南部的小镇巴斯(Bath)。


Rosa父亲是个餐厅和旅店经营者,所以杂志以Cereal(谷物)为号,最早的几期也是以美食及旅行作为主线,当他们以松子、麦穗、叶子为封面,拒绝一切广告,使用超感雪白的纸,并给到版面最大的留白的时候,它们从世面上那些凡夫俗子的杂志中超然独行。



旅行作家张朴也极为喜爱这本杂志,他写道——


这本号称自己是瞩目“旅行和生活方式”的杂志在营造一种纯美,干净以及文艺的美学特征的同时,也似乎在悄悄改变着自己的面貌。第五期的《Cereal》承袭了此前的那种冷掉摄影和类似于北欧简洁风格的叙述原理,在这一期中也加入了一些商业的元素,拍摄了和旅行相关的时装片。


但是《Cereal》让人喜欢的原因在于,在通过杂志带大家进行一些文化和深度旅行的时候,不刻意求全貌,总是让特邀作者或者摄影师聚焦他们内心最为灵动的一刻。


所以无论是本期选题:游走赫尔辛基挖掘当代建筑,还是去美国的Charleston,或者是推荐巴黎新去处,《Cereal》都显得非常独到,不走马观花,但也不会浮光掠影,恰到好处的介绍和留有回味的思考是《Cereal》给我的阅读体验。


我觉得,像《Cereal》这样把旅行和生活方式的主题演绎得波澜不惊但又满心愉悦的杂志,是难能可贵的。(转自公众号:张朴好时光)



这是刚刚出刊的最新的一期,封面上是扬起的雪。



这一期特别之处,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别册和特别版的封面套装,请的是韩国画家李禹煥(Lee Ufan)的客座创作。八十多的老爷子已经是大师级人物。他的丙烯画作在佳士得挂牌起拍就得120万港元。


▲ 与封面同款的层变色“空杯子”


▲ 李禹煥老师的刷刷刷式创作,也不是那么多人能理解……


但与以下《CEREAL》杂志里常常出现的影像作品可谓异曲同工。


▲《CEREAL》里的陶艺作品与花艺


▲《CEREAL》里也会出现大量的西洋物件,这个是爱马仕的Petit h出品的风铃


▲ 也只有《CEREAL》敢于呈现这样的版面,标题与大量的留白,几何式裁切的画面


▲ 以及最简单的生活场景


▲ 不经意之间的细节,这些出自它们后来推出的城市指南书里面。显然,《Cereal》已经能让全球的摄影师都能按照他们的杂志风格美学来处理画面


2012年创刊的《Cereal》能迅速成为全球独立杂志中的领先者并不为奇——品质和角度都足够好。让人称奇的是,中信出版社在去年把它引入到中国大陆出版了。他们一口气签了10期版权,计划2-3个月出一本,据说卖得还很不错,不属畅销品,也是口碑之选的长销品。


主要消费族群是谁?——显然有一个,未被纳入消费者分析范畴的群体正在成长,在没有找到更好的词之前,我们不妨就称其为——“性冷感系”。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追溯一下这种“性冷感”风潮后面的消费族群和追随者,为何他们会为何滑入性冷感潮的美学中冷藏自身、无法抽离?


▲《Cereal》杂志拍摄的一个我们很熟悉的物件:MUJI出的USB桌面电风扇





自然无印

原研哉 & 上田义彦


关于“冷淡”这件事,应该我们的初教育都是从无印良品开始的吧?


当MUJI被人说是“性冷淡”的时候,我们还特别为这个牌子可惜,这是一个多么有设计哲学思辨的品牌啊,结果来中国好好地稳步发展它的客群,结果被人在公众号上说是“性冷淡”品牌代表,这可能会损伤这牌子的品牌价值吧。没想到,这一说反而让品牌找到了市场的定位。


自然,当然,无印。这个像俳句句式的文案。



缔造出MUJI的当代形象的,除了其创始人和早期的灵魂——田中一光之外,莫过于在对外品牌营销和形象上,做出了极大贡献的品牌顾问——原研哉(Hara Kenya)先生,他在2003年主持策划的“地平线”这个广告Campaign可谓是让这个品牌家喻户晓了,不厌其烦地,我们可以一看再看——



其中第一、第二张张最为纯粹,天地纯一之地,,乃原研哉从南美玻利维亚找的一个湖,当地人称“天空之镜”,其实是个盐湖——本名,乌尤尼盐沼(Salar de Uyuni)中寻觅而来,原,盐哉!



他写的这本谈论设计的设计之书,标题就一个字——白。

日文原版还有一广告词“白之创世纪”。里面的文笔也是让人素然起敬,


而雪仍在下着。雪片默默地飞舞着落入我掌中,融为几滴亮光。白仍有力量将其神圣的荣光赋予我们,它们既不会消失,也不更新自己,也不变得透明。



“刚刚,谁叫我原盐哉?!”



原研哉的展览海报也是白色得屏幕都要燃爆了,不过他关心的是设计的空、留白、容纳、静空、触摸感,这个展览Subtle,正是他做的关于纸的奥妙。



因为MUJI广告系列,原研哉还与另一位“冷淡系”摄影家有过合作,就是上田义彦这个拍摄日本人家的系列,镜头就好像隐身了一样,平静地安躺在屋子里,广告主在这一系列画面中,只用了一个字“家”,作为文案。这组广告是跟随在地平线系列后出现的新系列,也许是“天空之镜”的“无”是在太让人印象深刻,这组尽管有上田义彦的大名,也并没有获得很大的反响。


作为商业摄影大家的上田义彦,创作过最有名的作品,应该当数他从1985年开始便给三得利的乌龙茶拍摄的系列,其中最让中国朋友大惊失色的作品,莫过于他拍摄的范冰冰——


▲ 这个冷淡系的范冰冰,和一直出现在中国人公众场合里那个“武则天”或者戛纳红毯版的范冰冰,有如是两个人


▲ 即使是“用嘴喝”这个画面,上田义彦的镜头下,微仰着头,喝着乌龙茶的范冰冰,脸颊里的黛色宛若南宋山水,演绎出的那微颦的神情只让人想起宋徽宗摹唐代张萱画的《捣练图》里的仕女。





No Hot Color

去掉热的色彩


无论是原研哉,还是上田义彦,他们的美学思维还是呈现方式,我们都能看到一些禅宗的印记:静与空、禅茶一味,这些都能读到一二。


我们想说的是作为一种滤镜效果的“禅”。滤镜首先解决的是色彩通道的问题,这些年,我们开始关注色彩,看看哪个是时代的流行色,其中一个参照就是Pantone色。这些年,这个色彩标准机构下属的“色彩实验室”都会发布一个“Color of Year”榜单,选出未来一年可能会最受关注的一款潮流之色。近几年,我们发现,他们几乎青睐的都是淡雅之色。


▲ Color of Year 2017,Greenery,一种更素的草绿色


▲ Color of Year 2016,Rose Quartz & Serenity,一种被称为静谧蓝和一种浅玫瑰粉色的石英粉的组合,这次是首度产生色彩组合作为年度色


▲ Color of Year 2016,Marsala,一种类似于红豆沙的玛莎拉红


Pantone色能不能作为时尚的基准?未必都能对每一个时尚人都奏效。但我们知道,他们都神迷一种色彩管理工具。





Instagram & VSCO

滤镜人生


那就是通过软件所带的滤镜,能把我们带到更为色彩多元——其实又很单一的色彩世界。


那就当数以Instagram滤镜的社交世纪,最初流行的时候,Instagram能让你可以看到全世界与你同时在发布这些有滤镜色彩的照片。一时间,这个功能让无数人热衷于把自己身边的世界染上滤镜的色彩,Instagram当中尤其以Hudson滤镜为代表,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帮你消去现实世界中的颜色——那些你讨厌的浓烈的色彩都变柔和了。一些Pantone里的流行色都出来了——就好像以下这个图片那样。


▲ 一张典型的Instagram照片,加上Hudson滤镜后的感觉。


▲ VSCO说:“Feeling blue? Go blue.”(如果感到寂寥,那就寂寥吧)


冷感系的滤镜界,更为杰出的代表是VSCO App,这个由Visual Supply Co公司开发的模拟胶片效果处理数码图片的app,这家公司之前是给Photoshop和Lightroom开发专业级的模拟真实胶片色彩插件的,应用在手机端的这个app,可谓是业余级使用,另外还提供了社区功能。


VSCO红火的原因除了它的滤镜成色的确“性冷淡”之外,它还有不断升级的内购功能,新的滤镜开发能让用户创造出更为独特的色彩,由于VSCO用户的主战场的苹果没有公开下载量,我们可以在国内的魅族应用商店上,看到VSCO的下载量能达到了360万次,可以推测这个软件的装机量相当可观。这里面蕴藏的巨大内购商机,甚至引来淘宝上兜售打包发售的滤镜代理生意。


▲ 雪国,使用了VSCO滤镜的一张典型性冷感感性女文青风的照片




the gentlewoman

绅女时代



来自荷兰的《the gentlewoman》杂志,本是《Fantasic Man》的女刊,后来意义比男装还伟大,它创立了一个新的词,以及一种女性的称呼。正是这本以独立时尚女性态度的杂志的创刊号,封面人物选择的是时任CÉLINE设计总监的著名女装设计师Phoebe Philo,也可能v是这本杂志最恰当的代言人。



这个穿着她自己设计的CÉLINE服装,演绎自我,身在极简主义的设计阵营,却从中展现出当代独立(强势)女人的理性。保持高洁感的《the gentlewoman》杂志以及以CÉLINE为代表的女装风(据说已经是被Zara学习再学习了)。而Phoebe Philo宣布离开CÉLINE后,她又会引领怎样的绅女风潮?





YAECA & M.H.L

白衬衫


对于冷感系这样的滤镜人生爱好者来说,最好的色彩如果不是蓝黑色,那最好就是白衬衫了,穿白衬衫,在镜头里,怎么都仙。近些年,文艺冷感的衣着代表是Yaeca的白衬衫,M.H.L的外套为代表的穿着风。








▲ Yaeca的白衬衫,自然以舒适面料见长,除了适合东方人的剪裁,特色是其按扣式纽扣


▲ M.H.L的蓝色回眸,此图传达了西洋女子的正确冷感美学


▲ M.H.L是英国女时装设计师玛格丽特·霍威尔(Margaret Howell)的副线品牌,其正线,主张也是一种禅学——looking for something modern but not overly designed.(有点点现代,又不那么过度设计)



Ms.Margaret Howell的家,也是冷感系的理想之家,前些年日本人还出过一本家居之书,全面介绍她的家。作为一个英国品牌,在日本市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这也许也是英国本牌所未想到的。也许就是因为冷感系在日本市场更为占据主流市场吧!





治愈

断舍离 & Wabi-Sabi


日本市场,经过战后的婴儿潮,以及1980年代后的经济腾飞,物欲伴随着消费主义的增长,在这个国家大行其道,对于这个大多数人家都是狭小的社会来说,有人提出了“超整理术”以收纳整理解决人生被物品包围的困局,更有人提出了一个更治愈的方法论——断、舍、离!


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从佛语中得到生活灵感,通过反思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对物品进行简化、取舍,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是这两年的畅销书与流行词,同样是人生治愈系。




▲ 通篇说我们怎么整理身边物品的《断舍离》,据说很多女生以为是一本失恋圣经,果断买入的


但真正高冷的冷感系不看《断舍离》,我们看的是生活哲人Leonard Koren写的《Wabi-Sabi(侘寂)》,应该是首度从西方人的角度来审视,Wabi-Sabi(侘寂)这种以接受短暂和不完美为核心的日式美学。侘寂的美有时被描述为“不完美的,无常的,不完整的”。



更多人熟悉的是这本——





这本书的中文版由台湾行人文化出版,封面是布面的宁静绿,基本上每个内心孤寂的冷感系都人手一本了。





Less is Sexy


穿着是冷感了,回到家也自然要更冷感。这个时候,北欧风自然袭来。以前的密斯说,Less is More,现在恐怕要换一句:Less is Sexy,简约即性感,家具与空间设计风潮这些年可谓是被瑞典的宜家吹刮到IKEA无所不在,这个时候,大家又觉得它品质不够,个性不够,如是,近些年来自丹麦的HAY,以升级版的新北欧风袭来。而且它的第一个全球级的独立店,不是在欧洲,是在中国上海。


▲ HAY更强调简约的平面造型和色彩的运用,为冷感系注入一种冷静的纯色管理学


▲ Strap Mirror by HAY,灰色的硅胶挂件,与灰白色的水泥融为一体


▲ 一把很HAY的牙刷,图片来自上文提及的《Cereal》杂志


对于另一种感性的冷感系来说,HAY又太年轻了、太完美、太极简了——没有一个色彩是暗淡的,没有一个线条是多余的,她们看的是这一本书——《Imperfect Home》,不完美的家会是下一个冷感潮。





不完美的家拥抱剥落油漆,复古面料,时间穿的颜色,手工艺品和晦涩的宝藏风景如画的美。 但它也是一个旧的会合新的地方,现代的作品混合在一起,以带来活力,颜色和对比度的内部。


与其它信手拈来说家居的人不一样,作者夫妇两人Mark与Sally,亲力亲为开设着一家位于英国中部Hereford郊外的生活杂货店Baileys Home & Garden。(Mark还是个木匠)



里面的一切选品都可以用一个中文词形容:斑驳沧桑,洗脱铅华。



在一个斑驳外墙的旧粮仓里,夫妇两人通过精心的打点,创造了一个让人惊讶的生活美学世界。更被选为全英国年度最佳美学生活店。这个店,是冷感系的理想生活天堂,这也是一种生活哲学吧:只有把时间冷藏起来,是对抗时间流逝的最好办法,就好像把一条鱼放进冰箱里一样。




Agender as Fashion 

无性即时尚


我们的美学历程,最终还是要走到“人”本身。英国哲学家罗杰·斯克鲁顿(Roger Scruton)认为:从不具备任何视角的科学角度看,我们只是动物(虽然当然是相当复杂的动物),具有的是动物应有的有限个体性。在我们自己看来,我们是“观点”;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我们有着像我们自己一样的“自我”,其它任何生物也是这样看待我们。


我们的主体本质是“人”,而不是“性别”。


所以,当我们看到Tilda Swinton(蒂尔达·斯温顿)的时候,也许正是一种跨越时空、跨越性别的“本质”之魅,让大家称之为“女王”。



Tilda Swinton by Peter Hapak,上下两张照片是最为冰霜的视觉传达。


▲ 摄影师Tim Walker在苏格兰高地拍摄下的冰霜透明感的苏格兰人Tilda。Tilda Swinton in 'Planet Tilda' by Tim Walker for W Magazine, August 2011


无性别人类如今正成为新的议题,最近的一个话题人物是Toman Sasaki(佐佐木拓曼),日本男子团体XOX的成员,以女人体的扮相让人称奇。



在商业世界,以无性别主张成功的大有人在。比如最近几年,以极素黑的视觉形象占据自然护肤品牌头把交椅的Aesop。Aesop式的无性别护肤品,是全系列所有产品不区分男女用户的,讲究平衡调理之道,自然有一众信徒。



在时尚界,有一个说法是,你进一个餐厅或集合店的洗手间,如果你发现他们使用的洗手液和护手霜是使用Aesop的话,那你就放心买单吧。在这里,我们发现了HAY的镜子也出现了,可见这个冷感的世界有多小。


前文提及的品牌,Calvin Klein推出的香水One,是全世界第一个不区分男女性别的现代香水。







一切都白色,无色,无味,透明的冷感更治愈?






来自新西兰的antipodes以其瓶身也是打动了大批的冷感系,它的标语是Drink Chilled, Drink ofen, Live well.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留意这瓶底位置,品牌把它的口号,非常冷感地雕刻在瓶身上。



以下这图,献给未来的你

——

也是来自《CEREAL》






A CoolGender

为何会有性冷感


福柯指出,性是一种人为建构,是权力强加给身体和愉悦/快感(pleasure)的建构物,而不是我们需要将其予以解放的某种自然物。我们是在以某一种性的认同化(sexual identification)为基础,去驱动我们的身体,形塑我们的身体,改变我们的身体。


时代的不同认同性,也驱动着身体所向的变化。


性冷感与性压抑是相伴而生矛盾的二元,性压抑假设认为,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对性进行压抑的社会。


维多利亚体制的“性压抑”,美国二战后,“性解放运动”,互联网时代发展二三十年后,我们进入物理时代的“性冷感”,屏幕时代的“性兴奋”期。


本质上,我们生活在一种迷恋性的文化(Sex-obsessed culture)之中。而性冷感者,正是在这个对抗中,以独立的主体意识存在。




The Investigation

阅读本文所需要的一些背景知识点



🔍 Agender 无性别

亦称为精神无性人,是一种性别酷儿或性别认同。无性别者没有发育性别或认为自身不属于任何一种性别,对任何性别认同都没有归属。无性别者认为自身不存在性别这一属性,或认为性别不是自身的核心特质。无性别者有时也使用“genderless”(无性别)或“gender neutral”(性别中立)等类似词语表达自己的性别认同,不认同传统二元性别观念的无性别者也会使用“Neutrois”一词。


🔍 Asexuality 无性恋

亦称为无性向(Asexuality,也称为nonsexuality),是指一些不具有性倾向的人,即不会对男性或女性任一性别表现出性欲,但可能会有情感上的浪漫关系。2004年发表的一个研究结果估计无性恋占英国人口的1%。


无性恋者有别于禁欲者和独身主义者,一般没有宗教信仰的因素。他们不会对男性和女性任何一方产生性趣,但会因自己的性别或日常经历而对某一性别多出一些好感。一些无性恋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渴望拥有孩子或应伴侣的要求而发生性关系,尽管他们缺乏性欲。与之不同的是,他们在进行性行为时并不会特别感到尴尬或痛苦。


直到最近,无性恋开始被更多科学家承认是一种性取向并进行研究,开始有一系列的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的研究对无性恋进行解释。但仍然有一些人反对把无性恋作为一种性取向。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无性恋社区开始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形成。其中最知名的是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AVEN),成立于2001年。


🔍 性冷淡 Sexual Hypoactivity

在一般医学上认为是性欲低落、兴奋期障碍以及高潮困难。传统医学上视此情况为特定的性功能障碍。性冷感的主因可以分为心理与生理层面,心理因素占了九成,譬如:压力、疲倦、对性产生厌恶的感觉、联想到不愉快的经验。生理因素则包括荷尔蒙失调、疾病、药物等,导致刺激信息延误或无法抵达脑部。某些研究[哪个/哪些?]指出脱氢表雄酮(简称DHEA)在体内的水平跟性冷感有一定关系,但不鼓励性冷淡的人士服用DHEA补充剂。


*词条解释来自维基百科


《Frigidity:一种智力历史》



一本论述女性性冷感(Frigidity)的书。如感兴趣可以找来研究。


紫色到白色到灰色到黑色的条纹……真的是很让人心灰的色彩……就让这条历史上最冷感的美学长文在这结束吧~




感谢今日内容作者_文化力研究所

ID_culturalpower

撰文_评论员狐狸




良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