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樱桃小财女
这个是以前的【樱桃小房子】,现在的【樱桃大房子】的备用号,资讯都发在“樱桃大房子(ID:ytdfz8)”上了,如果樱桃大房子又找不到了,到这能找到樱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被扫地出门18个月后,马斯克终复仇OpenAI ·  昨天  
昆明信息港  ·  突然宣布:即将停止运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樱桃小财女

华为任正非谈中美贸易战:与美国差距估计20-30年还不能消除

樱桃小财女  · 公众号  ·  · 2018-07-06 00:59

正文

来源:华为心声社区

来源/微信公众号:樱桃小财女(ytxcn8)

以下是从全文摘取出来的任正非先生对中美贸易战的看法和认识,加上了我的感想!共享给大家。

与会人:想听听您对中美贸易战的看法。

任总: 中美两国贸易依存度很大,不会强烈冲突的 。而且中美第二次会谈前, 中国成功与日本签订了十项协定 ,没人会想到中日之间会突然拥抱起来,那么谁知道中国和德国、法国、英国、非洲、亚太……会不会拥抱呢?如果各个国家都想获得自己的利益,加强与中国的贸易,那么大家不是有更多的机会了吗?

中国最大的武器就是十三亿人民的消费。中国开放了金融,开放了制造业,降低与人们相关的日用品、奢侈品的关税,后面还有很多领域会制定路标一点点开放,容纳世界的“水”流进来。所以,我认为中美贸易战打不起来,应该会相互妥协。

(备注:任总提到的中美二次会谈时间是在2018年5月19日前后,在此之前,中日韩在5月9日召开了三方会议,其中中国和日本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条约,重点说在金融方面,中国允许日本投资商在大陆股市用离岸人民币购买有价债券。双方还准备 重启货币互换协议 谈判。

这个是非常重磅的一条消息,因为美国的国债的第一债权人和第二债权人就是中国和日本,两者占比较大,特别是近期美元指数攀升,一旦两者互换货币,意味着两大美元持有者不需要这么多美元,一旦两国真的将手中的国债减持,这对借债过日子的美国会有很大的冲击,对美元是利空的,这也为了增加当时中美谈判的筹码)

美国在科技上是很强大的,它是个法治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非常完善,对人才的尊重,促使创新动力非常强大。CDMA无线技术始于40年代,在通讯领域应用研究,美国60年代就进入高潮,那时我还刚入大学。

我们公司进入无线通讯研究才多少年呵,起步才仅仅十几年,我们只是努力把产品及工程做好了。5G的标准,是全人类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更是全世界数十家公司、数万科学家和工程师、十数年的努力而推动的,华为只是其中比较努力的一个而已。后面的路还很长,也不知我们跟得上、跟不上。

我们只有承认先进,知道别人的强大,才知道尊重别人的创造。即使我们真正领先,我们也会公平、无歧视许可别人,决不会用优势去敲诈社会,也不会敲诈别的国家、别的公司的。

我们今年还要买高通5000万套芯片,我们永远不会走向对立的,我们都是为人类在创造。我们与英特尔、博通、苹果、三星、微软、谷歌、高通……会永远是朋友的。

(感想: 中兴芯片危机一下就给“厉害了我的锅”之流狠狠打了一巴掌,我们还是要正视美国的强大和中美的差距,离开了美国的科技产品,特别是芯片,中国公司哪怕是华为都造不出产品,从移动芯片来说,目前能造出手机芯片的公司比较少,海思算一个,联发科在低端市场

所以中国手机市场本质上还会离不开高通,还是要大量采购高通的芯片。另外华为在数据中心,通信设备上还是严重依赖博通和因特尔,在软件上离不开微软等, 哪怕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对美国公司的依赖可见一斑,就更别说其他公司了)

希望你们科学家领导更庞大的后继队伍,努力冲锋,像美国一样具有这么多先进要素和先进理论,让我们的黑土地更肥沃一些,也能做出先进的产品,服务人类社会,自己也能生存下来。

3、与会人:我们有没有计划,减轻对美国进口部件的担心?

任总:首先, 要继续大量使用美国的部件 ,这是利用人类文明成果,美国也需要市场支持它的产业发展。我们是买家,只要善待供应商,会成为友好伙伴的。我们也要加强基础研究的投资,希望用于基础研究费用从每年总研发费用150-200亿美金中,划出更多的一块来,例如20%-30%,这样每年有30-40亿美金左右作为基础研究投入。

第二,我们希望大幅度增加对大学相关教授和世界标准组织的资助。全世界几百个标准组织和平台组织,我们可以多出一些会费,使世界组织得到更好的支持。华为公司赚钱的一个目的是希望造福人类社会,支持标准组织及平台组织也是造福人类社会。

(感想:中国的公司过去强在应用,以及商业模式,比如美团摩拜等,对产品本身的精益度没有追求,没有多少人能老老实实的扎根在一个产业深耕几十年,特别是基础研究这种要耐得住寂寞的行业,浮躁之风盛行,我们的高校本该是扎实做基础研究的,现在除了到处抄袭写一堆没用的论文,或者到处搞外交拿项目赚钱,有点时间就去潜规则女学生,像华为这种还能投入几十亿美金去做基础研究的公司真的不多,为他点赞)

我们支持大学教授去做后天的探索与研究。公司做基础研究的一万多人主要做明天的“know-how”,“know-how”这个东西是需要Fellow看清楚并理解外部科学家的思想理论,给引路的,让我们的专家、年轻人来做研究。研究是将金钱变成知识,开发是把知识变成金钱。你们做思想领袖、理论领袖,这样转换一下工作负担,让公司能够很好前进。

至于我们与美国之间的差距,估计未来20-30年,甚至50-60年还不能消除 ,美国领先世界的能力还很强。但是,我们要将差距缩小到“我们要能活下来”。以前这是最低纲领,现在这是我们的最高纲领。任何时候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一点小成功,就小人得志。

我们过去把网络安全、隐私保护列入优先的项目来努力,以后我们要把网络安全、隐私保护列为公司的最高目标,确保用户的利益不受侵犯。可能产品成本会高一些,东西好也可以卖贵一点嘛。

(感想:华为有红蓝军演练对抗,识别不确定性风险的机制,对于中兴的危机,一旦发生在华为如何应对的讨论,我相信内部肯定有机制, 而任正非先生还是敢大量采购高通芯片,对外说还是会依赖微软博通等公司,不知道这是真的对中美局势缓和有信心,还是只是对外的一种说辞和策略,任先生对中美贸易战缓和的逻辑是,中国有13亿消费大市场,美国离不开,中国本身也在对外开放,不会走封闭老路,另外中美依存度高,美国离不开中国的市场,中国离不开美国的技术,我认为不考虑政治因素的情况下,这么判断没有毛病,但是实际走向还真不能仅从经济利益判断)


附录- 以下是本次讲话全文:

任正非在Fellow及部分欧研所座谈会上的讲话

1

与会人:我是2002年参加华为,当年任总到硅谷去,我们见过。我参加华为不久以后,在华为内部报纸上看到一篇讲话提到“华为不需要科学家,华为需要工程商人”。

任总:沙漠里是不能种郁金香的,但是改造完的沙漠土壤,是可以种植的。库布齐、塞罕坝、以色列不也是遍地绿茵吗?当年,华为是急着解决晚饭问题,顾不及科学家的长远目标。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指导思想。今天我们已经度过饥荒时期了,有些领域也走到行业前头了,我们要长远一点看未来,我们不仅需要工程商人、职员、操作类员工……,也需要科学家,而且还需要思想家,希望你们这些卓越的Fellow仰望星空,寻找思想与方向,引导我们十几万人前进。十八万队伍没有方向、没有思想,会溃不成军的。要看到过去的三十年,我们整体上是抓住了全球信息产业发展的大机会,作为行业跟随者充分享受了低成本、强执行力带来的发展红利;而未来三十年,在赢者通吃越来越成为行业规律的趋势下,我们必须要抓住科学技术和商业变化的风云潮头,成为头部领导型企业,才能有机会去分享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红利。要创新与领先,我们就必须依靠科学家。

当然,首席科学家也可以不永远做首席科学家,经过一段时间,换个座位,迭代发展。首席科学家以后,可以做资深科学家,看更宽的未来,传、帮、带更优秀的新鲜血液,做“上将”的导师,“二等兵”将来也许会成为“上将”。

你们创造了华为辉煌的文明,公司尊重你们过去的贡献,也需要共同分享利益。首先要让你们心安下来,公司永远是你们的,这是你们永远享有的权利。

与会人:这点很好。我一直感觉,只要我们努力工作,公司肯定会考虑我们的利益。

任总:现在我们是要共同讨论,如何防范风险,我们要贯彻契约精神,我们双方的契约是我们之间的最高约束, 这样我们就能符合法律的要求,通过契约让你们长期合法持有ESOP。不只是Fellow享有,只是你们起头做个宣言,契约要能够得到切实尊重,我们还要辐射非Fellow的高端科学家和高级专家、管理干部,也要参照这个待遇,退休时给他利益,不能人走茶就凉。

与会人:公司对我们高层技术人员,希望我们作为科学家还是工程商人?

任总:我希望你们更多的人成为科学家,面向未来,有时候你们不一定要研究理论,也可以研究概念和方向,以及实现形式。在外部技术环境越来越动态的情况下,看技术方向与实现途径非常重要,也更需要科学家级的人才,因为消化人类的文明成果,不是什么“胃”都能够消化的,但是我相信你们能消化、能理解。所以,与其你们去做具体事,不如具体事让我们的工程师来做,你们看华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最重要的。有一部分人不做具体的技术产品和工业产品,可以做思想,做假设。多与外界喝喝咖啡、多交流交流,听听别人讲道理,探索出一条方向还在模糊时期的道路来,让一缕光亮牵引公司前进的研究方向。

徐直军:走到今天,华为人才应该是多元化的。过去我们强调做工程商人,那是很多年前;走到今天,我们既需要工程商人,又需要科学家,不是人人都被要求做工程商人。Fellow队伍也是多元的,未来有思想家,有科学家,也有工程商人。比如,朱广平就是一位思想家。

2

与会人:想听听您对中美贸易战的看法。

任总:中美两国贸易依存度很大,不会强烈冲突的。而且中美第二次会谈前,中国成功与日本签订了十项协定,没人会想到中日之间会突然拥抱起来,那么谁知道中国和德国、法国、英国、非洲、亚太……会不会拥抱呢?如果各个国家都想获得自己的利益,加强与中国的贸易,那么大家不是有更多的机会了吗?中国最大的武器就是十三亿人民的消费。中国开放了金融,开放了制造业,降低与人们相关的日用品、奢侈品的关税,后面还有很多领域会制定路标一点点开放,容纳世界的“水”流进来。所以,我认为中美贸易战打不起来,应该会相互妥协。

美国在科技上是很强大的,它是个法治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非常完善,对人才的尊重,促使创新动力非常强大。CDMA无线技术始于40年代,在通讯领域应用研究,美国60年代就进入高潮,那时我还刚入大学。我们公司进入无线通讯研究才多少年呵,起步才仅仅十几年,我们只是努力把产品及工程做好了。5G的标准,是全人类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更是全世界数十家公司、数万科学家和工程师、十数年的努力而推动的,华为只是其中比较努力的一个而已。后面的路还很长,也不知我们跟得上、跟不上。我们只有承认先进,知道别人的强大,才知道尊重别人的创造。即使我们真正领先,我们也会公平、无歧视许可别人,决不会用优势去敲诈社会,也不会敲诈别的国家、别的公司的。

我们今年还要买高通5000万套芯片,我们永远不会走向对立的,我们都是为人类在创造。我们与英特尔、博通、苹果、三星、微软、谷歌、高通……会永远是朋友的。

希望你们科学家领导更庞大的后继队伍,努力冲锋,像美国一样具有这么多先进要素和先进理论,让我们的黑土地更肥沃一些,也能做出先进的产品,服务人类社会,自己也能生存下来。

3

与会人:我们有没有计划,减轻对美国进口部件的担心?

任总:首先,要继续大量使用美国的部件,这是利用人类文明成果,美国也需要市场支持它的产业发展。我们是买家,只要善待供应商,会成为友好伙伴的。我们也要加强基础研究的投资,希望用于基础研究费用从每年总研发费用150-200亿美金中,划出更多的一块来,例如20%-30%,这样每年有30-40亿美金左右作为基础研究投入。

第二,我们希望大幅度增加对大学相关教授和世界标准组织的资助。全世界几百个标准组织和平台组织,我们可以多出一些会费,使世界组织得到更好的支持。华为公司赚钱的一个目的是希望造福人类社会,支持标准组织及平台组织也是造福人类社会。

我们支持大学教授去做后天的探索与研究。公司做基础研究的一万多人主要做明天的“know-how”,“know-how”这个东西是需要Fellow看清楚并理解外部科学家的思想理论,给引路的,让我们的专家、年轻人来做研究。研究是将金钱变成知识,开发是把知识变成金钱。你们做思想领袖、理论领袖,这样转换一下工作负担,让公司能够很好前进。

至于我们与美国之间的差距,估计未来20-30年,甚至50-60年还不能消除,美国领先世界的能力还很强。但是,我们要将差距缩小到“我们要能活下来”。以前这是最低纲领,现在这是我们的最高纲领。任何时候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一点小成功,就小人得志。

我们过去把网络安全、隐私保护列入优先的项目来努力,以后我们要把网络安全、隐私保护列为公司的最高目标,确保用户的利益不受侵犯。可能产品成本会高一些,东西好也可以卖贵一点嘛。

与会人:公司的愿景很好,但是下面具体执行存在问题,到处碰壁?

任总:我们要改。以前他们要求外部的教授、科学家必须提供交付件,才能报销,科学家哪懂什么叫交付件呀!2012实验室的员工外出喝杯咖啡还要写心得才能报销费用。要改,基于信任管理。让科学家的力用在冲锋上。

朱广平:以前我们所有出差都要写出差报告,这两年放宽松了。

任总:你们一定要炮轰。如果你们感受到公司在基础研究的体制、方法上还存在哪些问题,可以提出意见,我们会真心诚意地吸纳,一步步去认真改进,这样才能促进公司发展。就像《人力资源2.0总纲研讨班上对任总的批判意见汇总》一样,贴在心声社区上直接炮轰我,我把错误揽到自己身上“我错了,我改”,才有改革的借口。又不用安抚什么人,改革力度又大,这就是炮轰自己的好处。

4

与会人:基于我们所看到的新闻,无论中东事件还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应该会加大在硅和半导体方面的投资。现在看到中国越来越多初创型小公司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但在美国大企业的竞争力其实远远超过小企业。我想问问我们的策略,我们希望做些什么来更好的保护我们自己?使我们变得更放心,还是让我们不惧怕初创型企业的竞争。

任总:华为还是要踏踏实实继续做学问,过去的三十年,我们从几十人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到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到十八万人,都是对准同一个“城墙口”冲锋,攻打这个“城墙口”的“炮弹”已经增加到每年已经接近150亿到200亿美金,全世界很少有上市公司敢于像我们这样对同一个“城墙口”进行投入,要相信我们领导行业的能力。我们有的研究所已经在单点上突破,领先世界了,要继续在单点上的突破的基础上,在同方向上多点突破,并逐步横向拉通,在未来三、五年内,我们是有信心保持竞争力的。当然,我们也可能会产生一些困难,过一些苦日子,那时华为内部股票的价值可能会下跌,希望你们不要去兑现。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在基础研究上前进,在一个比较窄的方向上突破,就有可能博弈。我们已经有近8万项专利获得授权,许多还是基本专利、核心专利,这对人类是一个贡献,当然对美国的信息社会也是一个贡献。高科技不是基本建设,砸钱就能成功,要从基础教育抓起,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我们公司也是急不得的。

与小公司比,我们没有他们灵活,他们是新生力量,有强大的动力与欲望。我们是领导者,领导者的责任,是要跑得最快,否则就被追上了。可惜现有的定律、标准都快到尽头了,发展已在曲线的饱和段,我们也跑不快了,心里也忧虑发愁。

芯片急是急不来的,不光是工艺、装备、耗材问题,股市为了圈钱,夸大太多了。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自知在云、人工智能上我们落后了许多,才不能泡沫式地追赶。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要有更高眼光的战略计划。

Fellow是从作战队伍走过来的,希望你们能消化世界更先进的文明,转过来多仰望星空。世界风云多变幻,到我们理解的时候,已经不是科学了,只有你们才能理解未来是什么样。要敢于在假设上创新,在方向上创新,在思想、理论、技术、商业模式上创新。实行多路径、多梯次、多场景的进攻方式。敢于单点突破、横向拉通,逐步平台化。我们要敢于投入,向死而后生。

我们要站在后天看明天,也要从今天看未来,我们也要找到明天的技术曲线与商业需求曲线峰值的重合部,就是我们的战略机会,作为我们排炮攻击的“城墙口”。当然,这个“城墙口”也随时间与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炮火”的校正就是我们的战略规划的责任。

5

与会人:您如何评价基础研究是否有成效?您心目中的科学家是什么样?

任总:评价基础研究,我们不能采用量化的考核方法。如果你们来给我汇报,我听懂了,对你们的考核签字,我都听得懂,那还叫科学?其实很多科学家是讲的“鬼话”,全世界能听懂的没有几人,谁去考核?古时候讲“千里眼”、“顺风耳”、“阿拉伯飞毯”……,不都实现了吗?但这些话放在一千年前,他们肯定被认为是“骗子”。因此,我们应从一个很长的时间轴来看科学家讲的话,不能计较所有内容是否都具有现实性意义。费马大定理是用350年证明的,它并没有对法国经济起多大贡献,若果我们这么狭隘地看问题,人类怎么探索前进?但是我们有个约束,方向要大致在公司前进的主航道上。比如,合成生物我们就不会支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