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进展期胸腺瘤,化疗的作用有两点,第一是降低肿瘤负荷为后续手术或放疗创造机会,其次是减少远处转移,提高生存率。化疗后复发或进展的患者,可进行二线治疗。尽管胸腺癌发病率很低,但诊断时多已是晚期,全身性治疗尤为重要。对于局部进展期胸腺瘤,化疗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采用化疗联合局部治疗的模式,如术前化疗后手术、手术联合术后化疗或同步放化疗。对于进展期或已发生远处转移的胸腺瘤患者,化疗是姑息性治疗,可改善肿瘤相关症状,延长肿瘤控制时间,以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于侵袭性胸腺瘤患者手术治疗后生存率较低,尤其是在次全切除术后或存在术后残留病灶的患者,即使接受纵隔放疗,疗效仍不令人满意;因此,化疗在侵袭性胸腺瘤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近来国外已开展将手术切除前、后辅以化疗作为胸腺瘤的治疗,有较高的疗效和完全缓解率。多项研究的结果分析显示,有效的术前化疗使III期患者肿瘤完全切除率由单纯手术的50%提高到72%,5年生存率也从65%提高为78%。因此对Ⅲ期~Ⅳ期侵袭性胸腺瘤应行化疗,对术后判断为Ⅱ期及其以上的胸腺瘤患者应辅以术后辅助性化疗,以减少复发。1995年Cowen等研究结果表明,预后不良与以下四个因素有关:(1)出现纵隔压迫症状;(2)未施行化疗;(3)年龄小;(4)分期为Ⅲ期以上者。因而化疗可以作为III、IV期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术前化疗可使肿块缩小从而提高手术切除率。对于晚期不能手术,或复发、转移的患者可作为姑息治疗。目前,对于出现复发或转移的Ⅲ~Ⅳ期患者的治疗,国际上普遍采用化疗,均认为化疗可使部分患者肿瘤得到缓解,并使生存时间得到延长。
化疗是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胸腺瘤或胸腺癌患者的首要姑息治疗方式。多项研究结果支持以顺铂为主的联合方案作为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恶性胸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案。尽管顺铂(DDP)的单药有效率经ECOG组织的多中心随机研究观察仅10%,中位生存期仅76周,然而临床上用含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手术、放疗后进展或出现远处转移的病例,多可取得满意疗效。有报道以顺铂(DDP)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能明显提高疗效.总有效率为84 %,而不含DDP 者为58% 。疗效与DDP剂量相关,小剂量DDP(50 mg/m2 )疗效不明显。一线治疗可选择方案包括: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顺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顺铂/泼尼松、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顺铂、依托泊苷/顺铂、依托泊苷/异环磷酰胺/顺铂、紫杉醇/顺铂。二线治疗可选择的药物:依托泊苷、异环磷酰胺、培美曲塞、吉西他滨、紫杉醇、奥曲肽联合或不联合泼尼松。
虽然胸腺瘤和胸腺癌的起源肿瘤细胞相同,但胸腺癌更具侵袭性,化疗的效果也较差,发生远处转移的可能性高。B1型胸腺瘤的10年生存率能够达到 95%,而胸腺癌的 5 年生存率仅为 30%-50%。研究显示,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胸腺癌,虽然试验例数都较少,但 55%-90%的患者获得客观缓解,5年生存率为 30%-55%。而对于铂类化疗失败的患者,目前仍没有标准治疗方案,常用于二线治疗的药物有很多种,包括:依托泊苷、异环磷酰胺、培美曲塞、奥曲肽、5-氟尿嘧啶加亚叶酸、吉西他滨和紫杉醇。由于预后差,胸腺癌缺乏全身性治疗方法的困境现状更为突出,一些靶向治疗药物的疗效也不尽如人意。
Loehrer等采用CAP方案化疗,在30例手术未能切除的局限期恶性胸腺瘤患者,具体方案为DDP50mg/m2静脉滴注,第1天;CTX0.5/m2静脉推注,第1天;ADM50mg/m2静脉推注,第1天;3周为1周期,化疗2~4周期,病情缓解或稳定者予以胸部放疗(54Gy)。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l2例,总有效率(CR+PR)69.6%,中位生存期38个月。5年生存率32% 。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作者认为,CAP方案化疗加放疗可提高患者生存期,是局限期未能切除的恶性胸腺瘤较理想的方案。
Giaccone等用PE方案(DDP+VP-16)治疗了16例晚期或复发性恶性胸腺瘤。具体方案为DDP 60mg/m2 静脉滴注,第1天;VP-16 120mg/m2静脉滴注,第1、2、3天,3周为1周期,每个患者平均化疗6个周期。结果显示:CR5例,PR4例,有效率56.3%,中位无瘤生存期及生存时间分别为2.2年、4.3年。该方案毒副作用不大,主要为白细胞降低、恶心、呕吐、脱发,患者可耐受,可见PE方案不失为恶性胸腺瘤的有效化疗方案之一。
Fornasiero等采用由阿霉素(ADM )、DDP、 长春新碱(VCR)、环磷酰胺(CTX)组合的ADOC方案(DDP 50mg/m2 dl,ADM 40mg/m2 dl,VCR 0.6mg/ m2 d3,CTX 700mg/m2 d4,21天一周期)治疗37例晚期浸润型胸腺瘤,RR91.8%,CR43%,16例CR患者中7例随后接受根治手术达到病理CR(PCR),中位生存期15个月。Koizumi等报道一组8例胸腺癌患者应用ADOC方案化疗,总临床有效率为75%,中位生存期19个月。
2001年Loehrer等报道了应用VIP方案治疗34例晚期胸腺瘤及胸腺癌患者,依托泊苷(VP-16) 75mg/m2 dl-4,异环磷酰胺(IFO) 1.2g/m2 dl-4, DDP 20mg/m2 dl-4, 21天为一周期,化疗4周期。可评价疗效者28例,无CR 病例,PR9例, 总有效率(CR+PR)32%,中位至进展时间11.9个月,中位生存期31.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9%和70%,毒副反应可耐受。因而认为VIP方案适合用于晚期胸腺瘤及胸腺癌患者。
日本的研究显示CODE(DDP+VCR+ADM+VP-16)方案在12例晚期胸腺癌患者中的疗效,PR9例,PD1例,总有效率42%,中位生存期4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0%和58%,毒副反应轻微。2007年日本Yokoi等报道应用CAMP方案:顺铂、阿霉素、甲基泼尼松龙,治疗14例晚期侵袭性胸腺瘤患者,有效率高达92.9%,5年和10年生存率皆为80.7%。
2006年ASCO报道了培美曲塞治疗复发性胸腺瘤或胸腺癌的 II 期临床试验,23例患者中CR2例,PR2例,PD5例。从而认为对于以前曾经多次治疗过的复发性胸腺瘤患者,培美曲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药物。在美国的一项协作组研究中,29例转移性或进展性胸腺瘤患者接受了CAP方案(顺铂、多柔比星加环磷酰胺)化疗。总体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0%和10%,中位生存期为38个月。
通常胸腺癌的缓解率要低于胸腺瘤,但目前发表的临床研究仅纳入了很少的胸腺癌患者。目前认为治疗胸腺恶性肿瘤有效药物有:顺铂、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紫杉醇、皮质类固醇等。研究显示胸腺恶性肿瘤应用含铂类化疗方案的患者缓解率及远期生存率优于使用非铂类方案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