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立德融金集团
迈企网(www.maiqi-ld.com):并购、股权买卖、定增信息速配平台,规则整合、精准对接、协作共赢。迈企网微信公众号:maiqi-ld-com及maiqi-ld-com6。
51好读  ›  专栏  ›  立德融金集团

金控集团的代价!两年半,九鼎集团负债从5.8亿增至325亿

立德融金集团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3-29 11:18

正文



中国每一个资本大佬的梦想清单里面,应该都有下面一条:像集邮票一样集齐银行、保险、基金、证券、期货、信托、租赁、PE、A股公司…等牌照,成为一家全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


这么多年来,只有中信、光大、平安、明天系完成了这个拼图。集齐以上金融牌照,虽然不能召唤神龙了,但在中国资本市场也算能呼风唤雨了。通往成功的道路都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通往金控集团的道路需要用人民币来铺就,九鼎从一家民营私募股权机构要蜕变成金融控股集团,实在太花钱了。


九鼎集团自2015年6月停牌以来,已过去22个月,就在大家焦急等待它复牌回归的时候,九鼎集团又发布了一则更令投资者揪心的公告——变更募集资金用途。


2015年,九鼎集团募集的100亿元,原募资用途是基金份额出资、小巨人计划和补充流动资金。该资金到目前花了27亿元,九鼎集团打算把剩下的73亿用来偿还借款。


为什么73亿全部要用来还债?答案很简单,保险公司是金控集团未来长期低成本资金弹药的主要提供方,九鼎集团为了收购香港亚洲富通保险公司(下称香港富通保险),借款太多了。



借款太多,利息成为吞金兽

从挂牌以来,九鼎集团合计融资157亿元,但这远远不够,要成为一家金控集团,不断融资是唯一的选择。2015年12月,股转系统限制类金融企业在新三板的融资,100亿融资成为九鼎集团最后一笔股权融资。


金控集团实在太花钱,为了金控集团的布局,在股权融资走不通的情况下,九鼎集团大量负债,根据2016年中报,九鼎集团负债325亿元,这个数字是2013年年报的56倍。


2016年中报显示,九鼎集团的短期借款61亿元,长期借款100亿元。这些借款的利率并不低,中报显示公司向中信证券借款17亿元,借款利息6.5%;向重庆信托借款10亿元,利息7.9%。



仅在2016年上半年,九鼎集团的利息支出达到2.5亿元,这个数字超过绝大多数新三板企业2016年全年的净利润,甚至能超过绝大多数新三板企业2016年的收入。



一方面,九鼎集团将募集资金剩余的73亿元存在银行,即便是按照一年定存的利率,目前各大银行的一年定存普遍在1.75%-2%之间。一边是高额的债务和利息,九鼎集团仅长短期借款高达160亿元,借款利息普遍在3%以上,最高达到8.5%。


存款和贷款之间存在巨大的错配,还上73亿元借款能为公司省大量利息。假设九鼎集团存贷款利息差在1%,那么每年能剩下7300万元。如果利息差2%,每年能省到1.46亿元的利息,即便对于九鼎集团,这也是不小的数字。



构建金控集团的背后,急剧膨胀的资产负债表


金控集团的运作从来是潜在水下,秘不示人。


因为新三板,终于有机会见证九鼎集团从一家私募股权机构蜕变成为金控集团的全过程,仅用三年时间,九鼎集团已经拿下了保险、证券、期货、公募、支付、私募等牌照。


虽然一直刻意保持低调,过去三年,九鼎集团可能是国内发展最迅猛的一个金融控股力量,最为简单的标准就是,迅速膨胀的资产负债表。


从2013年的年报开始,到2016年发布的中报,两年半时间。九鼎集团的总资产膨胀68倍,负债膨胀56倍,净资产膨胀151倍。



从挂牌以来,用42亿元买下中江集团100%的股份,控制上市公司中江地产。收购天源证券(现九州证券)、发起筹建民营银行、购买支付牌照、收购华海期货、发起筹建人寿保险公司、收购中捷保险经纪公司。九鼎集团通往金控集团的道路,是用人民币铺来的。


九鼎为构建自己的金融架构,不惜背负324亿元负债,在年报中提及的“由于业务增长对外融资需求增加从而引起借款额度增加”,这个“业务增加”主要指哪项业务?从10次延期复牌的公告中看,统一指向一个公司“Ageas Asia Holdings Limited(富通亚洲控股有限公司)”。


在2015年6月至11月,九鼎集团开始计划收购香港富通保险100%的股权,总交易价格为106.88 亿元港币(约合人民币88.24亿元)。相较于出资7000万元收购鹰皇商务70%的股份,和出资41.5亿元收购中江集团100%的股份,收购香港富通保险公司的数额可谓是巨大。而这,也恰是迄今为止九鼎集团最大的一桩收购案。


九鼎集团在2016年的中报中也承认:收购香港富通保险使用了银行贷款,导致负债增加。



106亿港币,现金交割,这成为了九鼎集团大量借款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样的缘由,致使九鼎甘愿为香港富通保险投入巨额?最后导致用73多亿募集资金去填买富通的坑。


用106亿港币收购香港富通保险,值不值?

作为一家金控集团,掌控一家能大规模的提供低成本资金的金融机构至关重要,这是整个金控集团的基石,为集团提供弹药。不管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还是国内复星集团都瞄准了一个东西——保险公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