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部长倪虹
于会上表示,
将通过货币化安置房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
调查显示,仅在35个大中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就有170万套,其他城市也有改造需求;全国需要改造的危旧房有50万套。
这次提出的新增实施100万套主要针对条件成熟、通过加大政策力度可以提前干的项目,主要采取货币安置的方式,将更有利于群众和自己意愿选择合适方式。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指导各地迅速行动,抓存量政策落实,抓增量政策出台,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市场止跌回稳。
其表示,
"组合拳"打法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
四个取消,
就是充分赋予城市政府调控自主权,城市政府要因城施策,调整或取消各类购房的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四个降低
,就是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大家都知道,降了0.25个百分点;降低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统一一套、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到15%;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的税费负担。通过落实这些已出台的政策,降低居民购房成本,减轻还贷压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两个增加,
一是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二是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要将所有房地产合格项目都争取纳入"白名单",应进尽进、应贷尽贷,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可以说,相关政策发布以来,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建商品房销售等主要指标降幅继续收窄,特别是9月底以来,一手房的看房量、到访量、签约量明显增加,二手房的交易量持续上升,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
介绍了“白名单”项目贷款的实施情况。他表示,预计到2024年底,
“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将翻倍,超过4万亿元。
肖远企介绍,今年年初以来,我们跟住建部门一起指导建立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把合规房地产项目都纳入“白名单”,推动金融机构增强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的支持力度。
要将商品住房项目贷款全部纳入“白名单”,做到“应进尽进”。“白名单”和城市融资协调机制已经建立了半年多时间,经过各方的努力,现在已经有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在政府协调推动、金融融资支持和司法执行保障等方面,都探索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纳入“白名单”以后,对房地产项目的管理更加规范,融资也更加便利快速,对于项目的建成和交付、对于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肖远企举例道,在广东珠海有个住宅项目,前期已经出售了部分房屋,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项目处于停工状态。城市融资协调机制建成以后,省级、市级等好几个层级都建立了相应的融资协调机制,在协调机制的协调和推动下,使得这个项目符合纳入“白名单”的条件标准,最终推动这个项目纳入了“白名单”,然后某一家国有大行对这个项目新增了贷款6亿元,这个项目很快就复工建成,而且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同步建成,项目很快就成为珠海的一个畅销楼盘。很多人看到项目建成,而且配套设施都非常好,就来买这个项目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