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河南省教育厅
传递河南教育资讯,展示河南教育形象,服务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河南省教育厅

近期高发!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硬扛→

河南省教育厅  · 公众号  ·  · 2025-03-13 21:0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

转眼已到3月中旬

你是不是又过敏了?

为啥一到春季,过敏的人就多起来了?

花粉过敏的“罪魁祸首”竟然不是花?

这篇文章,转给你关心的TA~


春季花粉过敏高发

“罪魁祸首”竟然不是花?


春天到,过敏闹。春天,万物复苏,动物、植物都迎来了一年的新开始,它们蓬勃生长的同时,释放的过敏原也多了起来。因此,这个时期过敏患者的病症就显得更加严重。


图片

过敏原可以分为常年过敏原和季节性过敏原。


  • 常年过敏原 ,一年四季都存在,比如 尘螨、宠物 携带的过敏原等。

  • 季节性过敏原 ,顾名思义跟季节有关,春天一般源自 树木 ,夏天一般源自 霉菌 ,秋天往往源自 杂草


图片


许多人可能会疑惑,为啥生活中几乎不接触花,还会出现花粉过敏?其实, 花粉过敏的“罪魁祸首”并不是花。 💐🌷🌹🌺🌸🌻


自然界的花粉传播主要分为风媒和虫媒两种形式,桃花、樱花等通过虫媒传授花粉,通常不容易引起过敏; 杨树、柳树、柏树 等通过风媒传授花粉,更容易在春季引起花粉过敏。📢 过敏人群遇到这些树种要注意~



哪些人群容易过敏?

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医生介绍,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同时对自身组织保持耐受。而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一些通常无害的物质 (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 产生的过度免疫反应。 这三类人群尤其要注意↓


  • 对于过敏,整体来说 青壮年 相对高发。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免疫力比较强,但户外活动比较多,接触过敏原的概率也更高。

  • 幼儿园的小朋友 ,容易对室内过敏原过敏。

  • 中老年人群 ,因为慢性病用药增多,出现药物过敏较多。


图片


医生表示,花粉进入人体的途径不同,引发的过敏症状也不同。



0 1

呼吸道

如果花粉是通过呼吸道,比如通过鼻腔进入体内,可能会导致过敏性鼻炎,如果进入支气管,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痉挛。症状包括阵发性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呼吸困难、呼吸不畅等。


0 2

黏膜

如果花粉是通过黏膜,比如眼睛黏膜进入体内,可能会导致过敏性结膜炎,症状包括眼睛痒、不适、有异物感,不停眨眼、流泪等。


0 3

皮肤

花粉通过接触皮肤致敏,多处暴露部位出现红疹、瘙痒,主要以面部、颈部为主。




春季过敏如何应对?

这些事儿你需要知道


过敏症状多种多样, 有人眼睛痒,有人鼻子痒,有人会咳嗽 ,应该如何对症缓解?


0 1


眼睛过敏——冷敷+眼药水


春季眼睛易过敏,冷敷可以帮助收缩血管,缓解红肿和痒感。此外,相对于口服过敏药,使用眼药水可能更有效且副作用小。



0 2


鼻子过敏——这几类食物要多吃


医生表示,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从饮食入手,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果蔬,如 苹果、小白菜、菠菜和西红柿 。此外,还应 避免吃海鲜 等高组胺食物。



0 3


过敏性荨麻疹——备好这3种过敏药


春天是过敏性荨麻疹的高发季节。医生建议,家中备好抗过敏药物,如 西替利嗪、氯雷他定 、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 等可缓解症状。



预防过敏可以提前用药吗? 临床认为, 做好 预防要比出现过敏症状后再治疗更有效。 对于有明确过敏症状的患者,一般建议在春季花粉季节前至少2~4周开始使用预防性药物。


  •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提前用一些 鼻喷激素

  •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可以提前使用 过敏性滴眼液

  • 过敏性哮喘患者可以提前使用 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物

  • 如果过敏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图片


🔔花粉过敏人群请注意🔔
  • 在花粉季节避免接触过敏原,尽量避免到花粉浓度较高的区域。此外,一般来说, 春季中午和下午是室外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 ,也要尽量避免外出。


  • 如果在家里, 尽量关闭门窗 ,可以使用空气过滤或净化设备来降低室内的花粉浓度。


  • 出门时要做好防护,比如佩戴口罩、硅胶保护套眼镜等,穿长袖衣裤,或提前在暴露部位的皮肤涂抹隔离霜,在鼻腔内喷涂花粉阻隔剂。 外出开车时不要开窗,通风模式可以选择内循环


  • 外出回家要 及时脱掉外衣并清洗鼻腔


转给你关心的TA~


图片

统筹 | 张国强、朱荣玉

审核 | 杨晓谜

责编 | 黄发强、贾元格


源 | 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ID:CCTV-channel1)综合《生活圈》、央视新闻客户端。(声明:“河 省教育 厅”微 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图片

关注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