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上方
↑
“
军事纵横
”即可免费订阅本刊
一
尘埃落定!
1月12日晚,一颗重磅的深水炸弹被抛出!
万科发布公告称,华润与深圳地铁签署协议,华润将其持有
的所有万科股份转让给深圳地铁,支付转让总价371.71亿元。
万宝事件,从一开始的悲情,到后来的喜剧,到现在的闹剧,这出戏演得很像一个前列腺出毛病的人,哩哩啦啦、若断若续一尿就是大半年。感谢上帝,这出戏终于要演完 。虽然现在屏幕上还没有打出大写的“END”,不过结局差不多能猜出来了:
华润和平出局。央企走了,地方国资来了。
是的,万科终于赢了!
二
时来天地同协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王石这次,不过是因人成事,时来运转而已,算不得什么英雄!
三炷香点上,王石第一柱香,要感谢珠海的董小姐,第二柱香,要感谢深圳国资委,第三柱不妨,也感谢自己的生辰八字——命真的不错。
三
这次万科赢了,但是,是惨胜。万科本来不用赢得这么艰难的,之所以如此险胜、惨胜,这与王石作为企业家身上的弱点分不开。
1、眛于大势,看不清:传统的房地产时代已经过去,金融资本+实体经济的时代到来了
对宝能系控制人姚振华的轻蔑和傲慢是王石的第一个昏招。当股权之争还未显露出其后的惨烈,王石以居高临下之姿教训姚老板。
但后来的事实显示,
面对资本的高调宣战,除了引以为傲的万科文化和一厢情愿的道德情怀,王石
既不知己也不知彼。
十年前,要在二级市场狙击一个成熟的稳定现金流的上市公司,所需要的资金可称巨量。但在金融资本、产业资本不断兴起的时代里,对市场新贵来说,百亿级的并购并不算新鲜。
他不以为然的对手姚振华,实则是精明且凶猛的资本高手,而视为强大后盾的华润仅以蜻蜓点水的方式象征性救援,甚至还与姚振华有着难以名状的暧昧关系。
2、看不起民企,缺乏企业家精神。
2016年2月王石在新疆天山论坛发言,
公开表明万科不欢迎民营企业入主,
一言既出,举座皆惊。一些曾经表示愿意助王石一臂之力的民营企业家则觉得碰了一鼻子灰。
那个时候,外界都理解为是王石一时失言。但是,在1月7日的演讲中,
胜算满满、精神抖擞的王石,又表示:万科的战略,就是傍大款。所谓的傍大款,说白了,就与大型国有企业合作。
这种话,说出来,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
说实话,
在房地产这样的竞争性领域,国企民企是平等的。
王石本身就是从民企起家的,然而却看不起民企,这恰恰说明了王石的短视!
进一步说,民企有什么让王石看不起的吗?没有华为、腾讯等民营企业,中国经济还是现在的中国经济吗?
内参君曾经很欣赏王石的情怀。但今天曲终奏雅,再回首,灯火阑珊处的那个身影,反而更加真切。
说实话,比起任正非、董明珠、马化腾等胸怀万里的搞实体经济企业家,王石差的,还真不是一点半点!
四
“要不就这样退吧”,王石一个早已离开万科多年的小弟这样劝他。换个角度看,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
王石愿不愿意,他的时代,英雄的时代,真的结束了。作为企业家的那个王石,其实已经谢幕了!
白银时代万科的故事已然不多,像柳传志一样,趁着飞速前行的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前急流勇退,英雄的光环尚可保住。等到兵败如山倒之时再退,可能就成为一个悲剧性英雄人物了。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里,最绝代的英雄总是要在最辉煌的时刻金盆洗手,退隐江湖。时代过去了,英雄也将随着时代而去。
没有意外的话,王石将会更加牢固的掌控万科,他依然是舞台中的主角,但舞台下面,掌声已经稀稀落落,他将会听到越来越嘈杂的嘘声。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不如乘风归去,看青山隐隐,流水迢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