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硅谷洞察
硅谷第一科技媒体,专注报道全球创业公司、科技创新、行业趋势,链接中美创业者与投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Java知音  ·  MyBatis批量插入几千条数据,请慎用fo ... ·  2 天前  
庞门正道  ·  画完怕下一秒飞走了! ·  5 天前  
字体设计  ·  荷兰设计师 Jerry-Lee 新作 ·  3 天前  
交互设计学堂  ·  UI交互体验:管理用户危险操作的9种手段 ·  1 周前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十一月十八日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硅谷洞察

中美两大世界级金融机构的联手, 将为科技创业公司带来什么福利?

硅谷洞察  · 公众号  ·  · 2017-06-25 11:56

正文



硅谷银行,这是一个在美国与谷歌、Facebook等公司齐名的机构。众多硅谷顶尖公司的崛起,都与这家银行有关。


举个例子,30多年前,现在的全球500强通讯巨头思科(Cisco),还在车库里。刚刚由一对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夫妇创立,面临各种挑战,生死未卜。


第一家贷款给思科的金融机构,就是硅谷银行。并且,那时硅谷银行也是唯一家敢这么做的银行。这笔重要贷款,帮助了思科的成长。现在的思科,已经是一个市值1583亿美元的跨国企业,还仍然和硅谷银行保持着合作关系。


不仅是思科,很多科技公司,在初创阶段,都得到过硅谷银行的帮助。


现在,这家银行在美国是“科技银行”、“创业银行”的代名词,服务着全美国超过65%的初创公司,以及大多数主要的风投机构。在2016年进行IPO的、由风投机构支持的美国公司中,有58%都是硅谷银行的客户。


图片来源:bostinno.streetwise.co


硅谷银行进入中国


科技公司在初创阶段会面临什么挑战呢?获取资金必然是其中一个。技术是轻资产,这些公司没有固定资产可做抵押,大多也还没有营收,因此很难从传统金融机构得到借贷;而单纯靠融资,它们的股份又会过快的被稀释掉。


很多科技公司就倒在资金渠道少,融资成本高的这个坎上。上世纪80年代,硅谷银行正是看中了这个市场的空白,勇敢迈入,成为专门为科技公司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


2006年,硅谷银行看到中国市场的广大机会,在中国设立办事处;2012年,硅谷银行与上海浦发银行一起,在中国成立合资银行——浦发硅谷银行,在中国开展的银行业务。



2017年,浦发硅谷银行与中国480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首钢基金一起成立合资基金——京西硅谷科技创新投资基金(简称京西硅谷基金),建立了一个跨境投融资的平台


京西硅谷基金的目的,一是推动中美两方的科技创新资源的流动和整合;另一方面,也是将硅谷银行给科技公司提供金融服务的经验,通过浦发硅谷银行更有效的落地在中国,使金融机构对中国创业者的服务可以更给力。


硅谷密探(微信公众号:guigudiyixian)独家采访到了这次合作背后的核心人物,中国首钢基金的管理合伙人、京西资本总经理李婧女士,和美国硅谷银行中国董事总经理陈青女士,共同聊一聊跨境投融资,以及金融机构可以如何提供更具创新性的服务,支持科技初创企业的成长。



风险控制、盈利模式:硅谷银行的秘密


硅谷银行作为美国乃至全球为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领导者,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建立了一套能够评估科技资产风险度的体系。


从1983年成立起,硅谷银行就开始专注于在一些行业深耕,例如信息科技、生命科学、清洁能源、新材料等四大高科技行业领域。通过多年的积淀的历史数据,硅谷银行能够对资产进行信贷风险评估,从而针对不同风险水平的资产进行组合投资。


陈青,现任硅谷银行中国董事总经理,2013年底加入的硅谷银行。之前,陈青有10年的时间在世界银行的私营投资部(IFC)工作,负责中国和亚太区股权投资、债券投资。


硅谷银行的产品非常丰富。例如,专门面向创业公司的 Venture Loan (创投贷款)就是它最有特色的产品之一。但是,创投贷款的盈利并非很高,而通过创投贷款抓住具有成长潜力的客户,才是硅谷银行的策略核心。


大量的全球知名高科技公司,都是从创投贷款开始,接受硅谷银行的服务。这些公司,不断成长,甚至上市,硅谷银行也不断给它们提供适合于企业各个阶段的金融服务。


当贷款企业出现问题时,普通的银行往往会首先催促它们加速还款。但是硅谷银行不会。


陈青说:“早期初创公司的很多风险是无法预测的。有些公司,上个月都快死了,这个月可能又活过来了。所以,当公司出现问题时,我们会和它们公开的沟通。如果我们觉得这个公司是有机会翻身的,就通常不会要求它加速还款,而是重新安排还款周期,或者重新设计贷款结构,甚至允许初创公司未来6个月停止还款,从而大家一起度过难关。”


那么,贷款给科技企业的风险如何平衡呢


硅谷银行在向中早期的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时,会与企业达成协议,获得部分认股权或期权。


不可避免地,银行给早期公司的贷款可能出现坏账。根据硅谷银行的数据,信贷风险高的年份,坏账比率甚至会达到10%。但是和信贷风险良好的年份平衡后,平均年贷款损失在2.5%左右。


但是,被放贷企业一旦上市或被并购,通过行使股权或期权,硅谷银行可以获得认股权证收益;通过这部分收益,硅谷银行给早期企业贷款所承担的风险和损失得以平衡。


中国市场现状


在美国,科技类初创公司能够得到像硅谷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的帮助。那么,在中国呢?


首钢基金的李婧告诉密探,国内从7、8年前开始,有一些国内的中小型的银行,开始学习硅谷银行的模式,给科技公司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但是,与硅谷银行模式相似的通过“投资+贷款”组合的模式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则是在最近,才成为中国国内行业关注的热点。


李婧,首钢基金管理合伙人、京西资本总经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后。曾在大型商业银行总行做风险评审官和投行业务。此后又加入首钢基金创业公社创业团队,作为联合创始人创立创业公社,目前已成为北京市最大的国家级创业孵化器。2015年11月,李婧创立首钢基金旗下创新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京西资本,创新了支持中小企业成长的投贷联动模式 。


2016年,“试点投贷联动”作为助推创新创业的金融动力,被首次写入了2016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银监会、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确认了十家银行成为首批投贷联动的试点银行,而浦发硅谷银行就是其中之一。


同时,首钢基金旗下,李婧领导的京西资本,也作为国内资本界的先行者,开始实践通过投资+贷款联动的模式,为科技创业公司提供金融服务。


构建产融生态圈,推动产业升级:首钢基金的使命


首钢基金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在中国,超过百亿级别的产业基金凤毛麟角,而480亿人民币规模的首钢基金就是其中之一。


产业基金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投资实现产业孵化,推动产业整合升级。


与普通基金不同的是,对于有潜力的后期项目,首钢基金会帮助它走向并购整合,并通过并购整合,将不同企业价值叠加、放大。


相比于普通的基金,产业基金更紧密的联结着所投行业的生态圈,更具有行业推动力。


李婧告诉密探,“产业基金的这个特点与普通的天使投资机构非常不同。天使投资机构需要在横向上铺开,看好未来5年有前景的行业,每个行业都撒网。只要有一个公司成功了,就可以覆盖投入的成本。而产业基金则是纵向的。”


中美间的创新资源要如何打通和整合?


中美这两家金融机构有很多共同点。首先,它们都是各自生态圈的联结者。


在美国,硅谷银行与创业公司背后的风投机构、私募机构紧密合作,给它们提供贷款、服务,做它们的GP,连接了全球3000多个美元基金;同时,硅谷金融集团旗下的硅谷资本也是美国一流的风投机构。


首钢基金在中国,也有自己完善的生态系统。其旗下子基金会关注早期、中期等处于不同成长期的企业;北京市最大的创业孵化器——创业公社也属于首钢基金生态体系的一员。同时,首钢基金还是国内多个知名基金的LP,其中也不乏有美元背景的基金,比如红杉资本,经纬中国等等。



中美之间,有些科技创新资源是互补的。


李婧告诉密探,在中国市场上,现在有跨国合作需求的,早已不只是大企业。很多小的科技公司也有强大的需求,从资金,到市场合作。“例如,硅谷的科技创业公司,需要到中国来获取庞大的 to C 市场。而中国本土的公司,可能是以商业模式为切入点创业的,希望到美国市场去获取先进的技术。


针对这一趋势,浦发硅谷银行可以有效整合硅谷银行在美国,欧洲和以色列等全球创新中心方面的资源,包括生命科学、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好的技术、科研院所的优秀创业项目。


当这些技术和项目需要产业落地,需要用户时,首钢基金在中国就可以整合产业资源和市场资源,以及中国政府的鼓励科技创新的利好政策资源,与之配合。


而有些中国项目,从一开始就着眼于中美两国的市场,例如一些科技金融方面的项目。对于这些项目,首钢基金和浦发硅谷银行联手打造的平台也可以提供很好的资源支持。


此外,中美之间有一些资源也是能够叠加的。例如, 首钢基金和浦发硅谷银行在中美有自己各自的的科研体系、产业专家资源;对于一些项目,这样的资源就可以叠加。


科创企业需要的是金融合伙人,而非仅仅简单的资金


这两家机构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做科创企业的金融合伙人,而非单纯的投资/贷款机构,作为自己的定位。


李婧曾经联合创立了北京最大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创业公社。她对中国创业环境以及创业者面临的挑战有很深的理解。



她认为, 初期的科创企业需要钱,更需要合伙人,帮它一起成长。“ 事实上,科创企业越小,需要的东西越多。作为投资人,是不是能够带来一些资源的导入,管理上的辅导;是否能提供投后服务,例如帮助企业寻找合作伙伴,解决公司管理问题等?”


目前国内金融机构为创业企业提供组合化服务,还在起步的阶段。例如,真格基金等知名的天使机构,除了做投资以外,还开设“真课堂”,给创业者提供免费课程,投后服务也相对完善。


但总体上讲,市场的绝大多数金融机构还在学习和累积经验。


首钢基金希望通过和浦发硅谷银行的合作,引入全球最领先的科技金融资源,并借鉴其管理体系、风控体系和服务体系。通过两个机构的协同,使创新要素流动和循环起来,发现和培育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


未来愿景


作为中国第一个由国内基金和中美合资科技银行联合成立的基金,京西硅谷基金是一个创新,也是一个实验。


2017年1月,首钢基金和浦发硅谷银行正式签约


那么,基金的发起者们对于未来的计划是什么?


李婧告诉密探,在一个实验周期之后,两方基金都会总结这种合作模式。“这个模式是否能够更好地促进被投企业的成长,提升投资收益?我们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来判断和评估。”


在那以后,如果成功,首钢基金和浦发硅谷银行希望,能够把成功的经验和模式总结出来,在中国复制,让更多这样的跨国基金诞生和成长,为跨国资源和创新要素整合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