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加。《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显示,我国国民心理健康问题凸显,特别是在青年群体中表现较为明显。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追求
精神“疗愈”,疗愈经济
应运而生。
疗愈经济是指以提供情绪价值、精神支持和心理健康服务为核心的经济活动。
这一概念涵盖了多个行业,不仅包括心理健康服务行业,还扩展到能够提供情绪慰藉和缓解压力的各类产品和服务上。
相关机构预测,全球疗愈经济将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到2025年,疗愈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美元。这一预测反映了全球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情绪疗愈需求的增长,也为疗愈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疗愈”关键词,可以发现有多种疗愈方式,不仅有品茗、瑜伽等减压型疗愈方式,还有食疗、芳香疗法等体验慰藉型疗愈方式。
疗愈经济催生了多样化的细分市场。从表现形式来看,主要分为心灵慰藉、减压、体验慰藉和宠物疗愈等方面。
心灵慰藉型疗愈消费
包括音乐、绘画、电影、小说、杂志等,这些文化产品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情感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满足。新零售模式下的盲盒、幸运盒子等,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乐趣,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减压型疗愈消费
包括极限挑战、蹦床馆等娱乐活动,以及瑜伽禅修、健身养生等健身项目,不仅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还能带来心灵的愉悦和满足。
体验慰藉型疗愈消费
包括了一系列旨在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的服务和产品,如SPA馆、香薰产品等。这些服务基于休闲场所,提供疗愈体验,帮助消费者放松身心。此外,一些特定的活动或场景设计如剧本杀、密室逃脱等,以其沉浸式体验感,更好地帮助人们缓解压力。
研究显示,宠物的陪伴能够显著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当前,养猫、养狗已成为一种流行的解压方式。随着宠物家电市场的兴起,智能宠物窝、智能喂食器和宠物清洁等宠物智能设备等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点。
“小情绪”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疗愈经济的发展逐渐渗透到多个细分领域,形成了多个产业链,如定制化课程的App、人工智能(AI)宠物等,相关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相较于购买实物商品,人们通过购买体验式服务,往往可以带来更多的满足感。在产品和服务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投资者获得了全新的投资视角。随着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产品的持续创新,疗愈经济将迎来发展蓝海,值得投资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