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征
本周,西电捷通的官网网站及微信号陆续公布了与
苹果
、
三星
的
发明专利侵权案
、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
、
标准必要专利使用费纠纷案
等有关系列判决书共计11份,其中涉及到五份地方高院、中院的判决,涉及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和
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五份二审裁定,其中四份是
管辖权
裁定;另外还有一份是最高人民法院
再审申请
判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判决书中,除了作为典型案例的最高院817号案可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获得外,其余十分判决书均是首次对外公开,因此这些材料对于法律工作者、法学院学生、以及研究标准必要专利和反垄断法等群体,均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目前,尚不清楚为何西电捷通要选择在此时集中公布这些判决书,现在西电捷通与苹果和三星的相关案件还都在审理当中。
不过一个细节应该引起注意,就是西电捷通在每个判决书公布的页面配图都是“不跪 唯公义”,因此暂且称这一系列被公开的判决是
“不跪 唯公
义
”系列判决书。
这是否代表了西电捷通在与苹果、索尼、三星等企业维权过程中所倡导的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的主张,以及维权经历有关,还难以确定。
不过,从2018年3月,
西电捷通官方微信首次发布
涉及专利纠纷的通报中所提及的问题,似乎在当下看来,还依然成立:
“包括西电捷通在内的所有中小专利权人,希望案件审理合法、公正有序,
尤其是对中、外企业和大、小企业一视同仁,排除不正当干扰司法的行为,兑现和落实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促进技术创新、保护专利权人正当合法权益的职能
,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有关审判要求,特别是……”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院外游说有严格法律规制的情况下,美国近期研究指出“
苹果等个别科技巨头近年来致力于削弱专利保护制度以确保其市场支配地位
,由这些公司游说、主导的美国专利改革事实上阻碍了科技创新、
严重伤害了美国创新经济
。”这类有组织、系统性的游说活动在我国尚无法律规制。”
“
科技发展历史一再证明了中小企业的创新必然,他们始终是基础技术、关键技术的创造主体和贡献主体
,而这与大企业产品集成创新的主业相辅相成,二者非对立关系。但愈演愈烈的标准专利反向劫持现象,正严重阻碍全球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各方予以关注。”
如果说六年前认识到的问题,和现在面临的问题,还完全一样,那么只能说明这六年时间在这方面的改进并不显著。
首先,
其中提到的中小企业创新被忽视,没有一视同仁的问题,也是我们平台一直以来都尽力关注的焦点。像西电捷通,以及
最近正在系列报道的武汉一网万联
,在与苹果和华为的大企业的专利斗争中,还是曾经获得过法院的支持,有的还获得过赔偿,但结果恰恰是对这个专利制度更为失望的群体。因此就更不要提在巨头面前,从来就没有赢过,从而拿到过专利许可费反哺创新的中小实体了。因此,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值得思考。
其次,
提到的苹果现象,以及美国国内对于苹果通过游说等方式试图改革专利制度,削弱专利的做法,将会严重影响美国创新经济,其实在六年后的今天看来,依然是一个热门话题,因为这种现象就没怎么变过,反而是从美国传导到了中国。就像当年提到的“
这类有组织、系统性的游说活动在我国尚无法律规制
”的预判,现在看来,更是获得了充分的验证。
例如,近期西电捷通实名举报北大教授“司法掮客”一说,其背后的原理与六年前判断的苹果强大的游说能力和中国难以法律规制,似乎就是“一个因、一个果”的关系。而现实中,站位在某一群体、甚至是代表外国利益充当中国政策和案件说客的又何止一人呢。
不过,如果所有的工作都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可以放在阳光下,各个群体一律平等的,可能就不会引发很多人对于司法或是行政上存在偏袒的微词,在建设创新型的知识产权环境中,就会让真正的创新者能够感到创新被尊重。
这实际上是一个长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