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面连接
面对复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软件定义世界(SDX)  ·  马斯克20万块GPU炼出Grok-3,暴击D ... ·  2 天前  
Hacking黑白红  ·  网络安全招聘聘 | “陌陌”业务风控研发 ·  2 天前  
Hacking黑白红  ·  网络安全招聘聘 | “陌陌”业务风控研发 ·  2 天前  
CDA数据分析师  ·  【干货】指标波动归因分析:数据背后的故事 ·  3 天前  
数据派THU  ·  金融波动率的多模型建模研究:GARCH族与H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正面连接

在今夜,陪伴一只伤心的熊

正面连接  · 公众号  ·  · 2024-11-07 18:00

正文


曾被非法圈养的熊,长达十余年生活在单调、受限的环境中,失去了野外生存的能力。它们甚至需要花费漫长时光,才能重新学会跑上草坪,而这原本是它们的天性。


在四川,有一个团队在接收从全国各地救助的熊,为它们治病、喂食,为它们创造并维持着一个模拟野外的环境。直到两年前,团队缺少稳定的资金来维系。为了让一百多只熊继续如此生活下去,在淘宝上,上千万人加入了一场行动中。




这里生活着一位容易紧张的418

但它作为熊的生活终于真正地开始了


亚洲黑熊胸前长着一道月牙状白色或金色毛发,因此我们也亲昵地称其为月熊。月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易危物种。


编号418已经是一头成年月熊了,但它有些害怕走上草坪,也不敢在熊舍之外的地方吃东西。


清早9点15分,到了放熊的时间,饲养员打开舍门,十几头熊跑了出去,418站在原地,望着草坪上的同伴。很久之后,它突然快跑上草坪,刨了两下地,又快跑回来,像是去踩点。饲养员在它眼前扔一片苹果,鼓励它再试一次,但它没反应。站了一会儿,418转身回熊舍了。


很紧张,很胆小,这是饲养员们对418共同的印象。但在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418不是个例。曾在这里生活的400多头亚洲黑熊,刚来时大都如此。


来到这里的黑熊,此前大都在非法圈养环境中度过了十余年甚至大半生。它们对草坪陌生,对人类警惕。饲养员们都记得,每一次卡车运来新救助的熊,它们大都体型消瘦,毛发脏乱发黄。


进入救护中心后,所有熊先被送到大棚隔离三个月,以防传染病。从那时起,兽医和饲养员为它们诊疗,同时也尝试让熊和人重建信任。


熊起初都对人的靠近非常警惕。饲养员走近喂食,熊嗷一声扑向栏杆,表现出攻击,但饲养员们知道,熊其实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只能用恐吓保护自己。那一声嚎过之后,熊焦虑地不停抓打栏杆下的食槽。为了让熊平静下来,一个饲养员拿苹果吸引熊,另一个借机把食物倒进食槽。一周后,熊能安静进食了。再后来,饲养员哪怕只是路过,熊也走近栏杆,盯住他们,似乎在期待食物,饲养员就扔给它们花生之类的小零食。


曾经单调、受限的生活环境,使熊大都患上了一种叫刻板行为的心理疾病,不停来回踱步、在角落里一直摇头、用身体各部位蹭栏杆。饲养员们每天在一旁观察,见到刻板行为,就要想办法分散熊的注意力。他们给熊各种零食——芒果干、猕猴桃干、菠萝干、瓜子、各种口味的果汁;也给各种玩具——原木、芭蕉叶、竹筒......熊停下机械重复的动作,嗅一下地上的玩具,抱起来,一会儿就拿在手上转了起来。


结束隔离后,熊被分散到各个熊区,加入同伴的大家庭。在这里,它们晚上在熊舍休息,白天则要尽量过上模拟野外的生活——外放到草场觅食、玩耍。这原本是熊的天性,现在却成了熊需要克服的一关。


饲养员们不急于求成,先让熊适应熊舍——每个小房间有两个弧形铁床,像个铁摇篮,床上、水泥地上都铺满稻草,让熊躺上去舒适、有安全感,还可以抓稻草玩。每头熊还有一个圆形铝澡盆,可以在里面游泳、泡澡,饲养员每天给清洁换水。


熊每晚自由选择房间和室友,可以随心意睡在床上、地上、高一点的平台上。舒适的、不被强迫的生活让熊慢慢感到安全了。


到了第一次外放那一天,舍门打开,熊缓慢向前迈步,东张西望,但当爪子踏上草地,走一步,又一步,慢慢适应了,熊迈步向远处跑去。作为熊的生活终于真正地开始了。


有的熊踌躇不前,饲养员放一点食物在草场边缘,熊前进到边缘吃掉了。第二天放到草场内1米处;第三天2米;第四天5米......熊起初会冲出去,叼到食物就折返。但如此最长一个月,熊就能自然走进草场了。


418是适应得最慢的。踌躇了长达半年后,它和其他6头熊形成了一个小群组,才敢在朋友们陪伴下一起进草场。但只要看见陌生人,它会立刻跑回熊舍。它也害怕卡车、推笼子和尖锐的声音,紧张到在房间里不停踱步,大半天停不下来,饲养员给各种零食、玩具都没有用。有时它还会缩在墙角,试图把自己藏起来。


饲养员们都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给418带来了如此漫长的影响。但他们尊重它的反应。全体工作人员都知道这里生活着一位容易紧张的418。在救护中心,所有人开卡车路过418的熊区都要减档,推笼子经过它也要放慢,以免发出让它害怕的声音。


418 Tranquility Kay





丰容之地:

秋千、吊床、棉花糖、告别时的诗


草场大概有一个200米操场那么大,到处是高大的,枝叶繁茂散开的树,形成一片片树荫供熊乘凉,余下是洒满阳光的草地。每个草场至少有一座秋千、一个木头吊床、两三个高高低低的攀爬架、一个熊的游泳池(被绿树、石头围绕的小池塘),有的草场还有一个椭圆形喷泉池。树影倒映在水中,映得各处水也都绿盈盈的。这里既像个小森林,也像个木制的儿童乐园。


适应了救护中心的环境后,熊的生活翻开新的一页。每天清晨8点,熊在熊舍里被饲养员叫醒。与此同时,熊厨房的工作人员蹬着三轮车拉来几大筐食物,是熊即将享用的早餐。


熊不能吃肉了。因为身体不好,难以消化脂肪,熊的主食换成狗粮和蔬果。但熊一天的食谱相当丰富,白菜、胡萝卜、番茄、苹果、南瓜是标配,其余的每天不同。一些变化和季节相关——夏天太热,饲养员们每天给熊做冰糕,用西瓜、哈密瓜、芒果、草莓等榨成汁,撒入花生、瓜子和核桃,再冻成花盆状。冬天太冷,饲养员们给熊用微波炉炸爆米花。


除了番茄和狗粮,所有食物都需要切成薄片和小块。但由于救护中心除了黑熊,还住着两头棕熊,食材的处理程度也不同。比如同样是核桃,给黑熊的要去壳给核桃仁,它们自己剥不开;但给棕熊的只需敲一下外壳。棕熊比黑熊大很多,也比较“能干”,需要保持这个技能。饲养员有时还会给棕熊一整个椰子,它们会拿起来往地上摔,把椰壳摔开。


食物不能直接喂给熊,而要精心藏在草场各处,制造一点难度,让熊自己去寻找,这样的处理叫“丰容”,即为圈养的动物提供仿自然环境,让它们展现天性。


救护中心不断发明各种“喂食器”,比如上面打了洞的短竹筒,食物塞进洞中,熊需要把食物晃出来。这对熊同时也是一种玩具——吃完了还能拿着玩。随着熊越来越聪明,喂食器不断迭代,譬如三个打了洞的木板串在一根绳上,需要旋转扭出食物。有的熊一直努力,也有性格急躁的会生气,一口把喂食器咬烂了。救护中心的“熊设施团队”,一个8人小组,每天不断制作出新玩具。


丰容(左右滑动)


丰容需要像野外一样不断变化,一个月就有60种。“变化”包括将不同食物放入不同的喂食器,再放在不同位置,也包括不断改变草场的大环境——每隔两天,饲养员要把草场上所有的长原木移动至少5米;还要用铲子翻新旱坑里的泥土,换不同垫料——光是垫料,就有稻草、干芭蕉叶、树叶、干树枝四种。


9点15分,上午的丰容完成,熊跑进草场,很快锁定了各自要攻克的玩具。一只熊拨弄一个挂起来的竹筒,另一只从蓝色塑料桶里掏出狗粮,吃完后四脚朝天蹬桶玩。午后,熊各自酣睡。有的趴在铺满稻草的木头高台上,有的侧卧着,翘起一条腿悬在空中。


饲养员们尊重每头熊的个性。这天下午2点,草场上剩一头熊召不回来,造成饲养员无法进场丰容(为了安全,人和熊不能同时待在草场)。饲养员隔着围栏喊:“4号,回来喽,听话嘛。”一会儿又站到高台上给熊扔苹果片。这样等了20分钟,熊慢慢走了回来。


一个冬天,曾有熊连续在草场待了40天,怎么喊也不回来,造成所有熊40天得不到丰容。饲养员判断它是冬眠了。他们每天能看到它偶尔起来吃喝,但只能等待,同时在草场边缘撒一圈食物和玩具,尽量保证其他熊的福利。最后那头熊自己走了回来。有没有想过采取特殊措施?饲养员摇头,要尊重熊的身体需求——


“就像我好不容易周末想睡个懒觉,来一个把我喊醒了,是很不舒服的”。


饲养员们最操心熊的健康。每天放熊后观察,哪一头熊吃得少、动得少就要马上汇报。他们的上级,熊经理(这是个官方称呼,共4人,负责监督、协助饲养员的工作,监测熊的状态),查阅那头熊的档案,看往年是否有类似表现,如果没有,说明可能异常,再通知兽医。


熊每个季度称一次体重,两年体检一次。救护中心专门训练熊配合抽血、量血压。救护中心专门训练熊配合抽血、量血压......“让熊积极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比如,用钝的针触碰熊的胳膊,同时用食物吸引它,反复多次,熊就学会了配合打针,更安全,熊也对人更信任了。但对暂时有困难的熊,比如害怕进笼子秤重的418,中心也专门给它买了一台地磅,让它像人称体重一样站上去。


最揪心的是熊生病。熊吃不下药,饲养员们就尝试用棉花糖包裹药,但熊很聪明,吃过一次发现是苦的,下次不吃了。还有的吃完糖把药吐出来。于是饲养员又在棉花糖外裹炼奶或蜂蜜。有时他们在地上摆十多种酱料,拿药挨个蘸,看熊爱吃哪一种。这个过程有时长达半小时。熊经理冯敏感到焦虑,有天甚至想到了去买瑞士卷,开水冲泡得又软又香,再把药磨成粉混进去。


最难接受的是熊死亡。中心成立以来,已经有200多头熊离开了。


“每一次熊去世都会哭”,在中心工作了快20年,从饲养员升任到熊经理的冯敏说,有时她哭了,身边同事会抱住她。熊临终时,所有照顾它的工作人员会到场,“让它感到我们都在它身边”。


熊的告别仪式上,大家会念一首诗。冯敏说,其实她每次都不想念,“我也念,但念不出来,越念越伤感,越念越往心里头去”。


这首诗叫做《我们最爱的月熊》:


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

感谢作为我们的旅客时

我们学到的有关你的点滴

你是我们最爱的月熊

.....

你留下的印记将永远

铭刻在我们的记忆

就如你胸前的新月

你是我们最爱的月熊





从个体到团队到公益宝贝

关照熊的接力


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成立于2002年7月,由亚洲动物基金与原四川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共同发起成立,是一个集黑熊救助和生态教育为一体的社会服务机构。


2022年,淘宝也参与进这个项目。两年来,淘宝累计给中心捐赠了三百多万,用于熊的救治。实际上,这些援助,来自于成千上万中国普通的消费者,或许也包括屏幕前正在阅读的你——用户在淘宝中的消费,其中一部分会成为一个叫“公益宝贝”的项目的善款,最终变成熊生活里的胡萝卜或者南瓜。


中心最老一批饲养员,已经在这里工作二十多年,他们大都是附近村民,从前在电子厂、服装厂、印刷厂打工,没有动物福利的概念,起初只是想找份离家近,收入有保障的工作。最早的饲养员,如今的熊经理杨丽说,她刚来时看熊也是“黑黢黢一片”,看不出分别,但在中心要求下,她花一周认清了所在熊区的十多头熊。如今她远远地就能喊出每一头的编号——熊有大有小,毛发有卷有顺,走路时有的晃头,有的踱步。


饲养员们很快和熊建立了感情,整个白天围绕熊,下班路上和同事谈论熊,睡前思考给熊做什么玩具(用铅笔画出简图,再交给工程部去做),夜里做梦也是熊。冯敏说,她常常梦见生病的熊,因为熊一旦生病,“自己晚上心情不好都睡不着,睡前经常想该怎么办”。


每位饲养员都有自己最喜欢的熊。他们钟爱的熊有的已经去世,但他们仍笑着谈起它生前的点滴,说到最后的离世又神情黯然。每头熊离世后,饲养员写下它的性格特点、爱好,汇总成一句话——比如,“围圈坐织毛衣俱乐部创始熊之三”(指这只熊喜欢和另两只围坐在一起玩,像在一起打毛衣)、“开饭前喜欢敲打食盒、总是感到饿的大胖熊”......这些描述和熊的名字、离世日期、照片一起,刻在一个方木块上,组成几面墙,矗立在中心深处的“月熊纪念园”。饲养员们午休时常去纪念园看自己曾照顾的熊的牌子。杨丽说,“看到牌子就像看到熊一样”。



“我们这里重视熊的动物福利”,工作人员都这么说。他们也的确做到了——


2013年,救护中心在南宁一个养熊场接管了100多头熊,但暂时未能取得动物转运证,无法带回四川。于是饲养员们轮班到南宁照顾熊,每年每人有半年在南宁,这样轮转了8年。疫情期间,中心所在的村子被封控,20个工作人员住进园区,睡在园内招待所和兽医院。他们用五分之一的人手,照顾了100多头熊半个多月。


但资金一直紧张,这是个人乃至团队靠热情无法解决的。中心运营主要依靠社会各界捐赠,但有限,以至中心门口的路一直烂着没修。由于资金的不稳定性,急需更多外部支持。


外展团队的付靥,开始拓展国内资源。她把方向锁定在互联网筹款,2022年,付靥找到了淘宝上的“公益宝贝”项目。简单来讲,商家可以在后台把某个商品设置为公益宝贝,并设定捐赠金额和希望帮助的公益组织或项目,此后每卖出一单,平台就会按商家设定的比例,把这笔钱捐出去。针对救护中心的捐助,立项为“月熊宝贝关爱计划”。


一份捐赠通常是2分钱,但商家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调整金额。公益宝贝今年资助100多个项目,涵盖了教育发展、儿童关怀、环保动保、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譬如,每筹得0.9元能让一名乡村儿童吃上一个鸡蛋,每5元能支持一名盲童阅读到1本国际标准的无障碍图书,每7.7元能支持一名山凤凰女孩1天的助学金。淘宝上庞大的消费者基数,使得普通人低门槛的参与成为可能——每个人哪怕只捐一分钱,汇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少的支持。


淘宝上2万多个宠物行业的商家加入了这项计划。李书经营的“白猪商店”是其中之一。2023年6月,李书和丈夫一起参加了淘宝组织的,前往救护中心的探访。她对一头怕人的熊印象深刻——放熊后,那头熊踌躇许久,好不容易出来了,恰好门口工作人员讲话,熊听到了,立刻飞奔回去。“你能直观看到人会给其他生命带来多么大的影响”,李书说,但她同时也看到饲养员的付出,在这里感受到人的善。她和丈夫把全店769个商品都设置为公益宝贝,全部选择了动物救助项目。她的丈夫吴家焜后来成为了月熊救护项目的月捐人。


关照月熊的队伍开始扩大。2022年至今,除了上万名商家,上千万消费者也为此做出了贡献——你的每一笔订单,其中都可能有几分钱、几毛钱最终流向了救护中心。这些点滴的善意汇聚起来,支撑了月熊的生活。


外展团队的付靥说,月熊的日常饮食,这一笔最重要的必备开销,就来自于这笔善款。月熊们因此吃上了胡萝卜、番茄、夏天的冰糕、冬天的爆米花,还有生病时裹着药的瑞士卷。





现在给出的分毫

是为了有一天没有生命再受到伤害


不止是月熊,云南的大象、金丝猴,都有保护计划在公益宝贝的范畴中。也不止是动物,公益宝贝还囊括了需要教育资金的乡村儿童、偏远地区曾受暴力伤害的女性......Ta们都是需要外界支持的生命。


淘宝公益宝贝自2006年发起,已持续了19年,累计带动数百万商家,超10亿消费者参与。每年双11交易峰值出现时,爱心峰值也会出现。今年关爱月熊的筹款已顺利完结,正在执行中——消费者在淘宝上搜索“公益”,点开“爱心足迹”,可以看到过往订单,或许你会惊喜地发现,实际上自己也曾帮助过月熊。


今年双11,宠物行业爱心商家继续“野孩子计划”,目前正在支持的是“守护大熊猫”项目。消费者可以在“爱心好店—宠物”处任意点击商家,再点击其中商品,下拉至详情页,看到项目介绍。远方的生命,因为一两笔订单,每一单看似微小的金额,和你我有了关联。


也是靠着无数普通人的一点点关心,每个人贡献的一分、两分钱,月熊们才得以在这个童话一般的养老院里继续生活。


黑熊救护中心一直有对外宣教的板块——每月两次开放日;工作人员也会到学校、社区办讲座,最早只是围绕熊,后来随时代进步,生态文明日益受重视,中心的宣教也扩展到生态教育。中心专门设立了一个项目叫“熊抱自然”,即以熊为中心,去了解、尊重它们生活的广阔的自然天地,以及其中的各种生命。比如,经调查确认了在此生活的鸟就有120多种,其中一些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现在园区里到处挂着树牌、鸟牌,附上科普的二维码。


进步也意味着救助的需求在减少。中心上一次救回月熊,还是在2016年。此后8年没有再迎来新的熊。现有的熊在老去。熊的总数在减少。这里高峰期(2008年)曾生活着192头熊,到此刻,只剩下100头了。黑熊的平均寿命是25岁,20岁进入老年。工作人员们对部分熊区进行了适老化改造——降低熊床、攀爬架的高度,把陡坡做得缓一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