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
2024年年会顺利召开
12月16日,江苏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召开,主题为
“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年会由江苏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主办,南京大学法学院承办,南京大学全球知识产权研究院协办。
省法学会会长周继业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分党组副书记王腊生,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杰,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名誉主任李明德,最高法院民三庭审判长白雅丽先后作主旨演讲。会议由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秘书长、省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汤茂仁主持,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彭岳致辞,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徐棣枫作会议总结。
周继业
对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法学研究指出三点要求:
一要把牢正确方向
,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研究立足点。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从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探寻做好知识产权法治工作的基本思路、重要方法和具体路径。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确保学术研究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要深化理论研究
,坚持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研究出发点。深入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研究会“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理论支撑,探索可行实践路径。
三要加强力量统筹
,努力以构建大研究保护格局为研究着力点。做实“左右协同”,积极开展跨区域、跨部门研究,推动协同创新;做实“上下联动”,省市区三级研究要把握不同的研究重点,共同推动形成协同联动的知识产权法学“大研究”格局;做实“知行合一”,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法学研究和知识产权法治实践的对接合作机制,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
王腊生
李杰
王腊生
以“以立法创新保障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作主旨演讲,从法治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制度基础及重要保障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立法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并以江苏省为例全面介绍了立法创新保障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主要体现,提出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谋划保障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方法。
李杰
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近年来江苏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赋能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强调充分发挥省知识产权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作用,聚焦支撑创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两大功能,实施“一机制一品牌一平台”计划;要严厉打击不以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加快完善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品牌机构培育;要加强与司法机关、重点行政部门协作,为江苏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李明德
在以“新质生产力与专利制度改革”为题的主旨演讲中提出,在专利法改革方面,可以将外观设计保护和实用新型权利保护从专利法中分离,采用专门立法保护,突出专利法对发明的保护,同时注重专利审查和专利代理,严把创造性门槛,以期提升专利质量,不再单一追求专利数量,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要求;在专利确权改革方面,提出改革专利权无效宣告程序,明确当事人提起侵权诉讼之后,受理案件的法院可依据相关证据确定涉案专利权是否有效,以期尽快确定专利权利状态,革除循环诉讼的弊病。
白雅丽
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她从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保护、科研人员权益保护、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建设大保护工作格局等七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的示范、引领和保障作用,积极服务和保障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工作举措与成效。
徐棣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