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无线徐州
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官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3 天前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无线徐州

家有老人,尤其是这种老人的,一定点进来看!

无线徐州  · 公众号  ·  · 2025-01-27 21:31

正文


01

翟女士(化名)的妈妈常常不记得她。面对女儿,老人往往一脸茫然,没有反应。更让人发愁的是,老人连自主吞咽都出现了困难,体重在一年内暴降了近20公斤。

在我国1700万位 阿尔茨 海默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重症患者难以辨认亲人、难以正常生活、难以记忆信息。而照料这些患者,往往需要一整个家庭投入大量财力、精力,正所谓“一人患病,全家乱套”。

春节前夕,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郑有卯教授与徐州仁慈医院显微外科潘勇医生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实施了两例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这是一种国际前沿的治疗技术,通过重建脑部淋巴微循环,减轻大脑内毒素和废物的积累,从而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翟女士的妈妈就是其中一位患者。

手术后第一天,老人已经能在家属的帮助下顺利进食。看到女儿手里拿着梳子,她挥挥手示意,要了过来,并比划着要给女儿梳头。

△淋巴显微外科治疗 阿尔茨 海默症,患者术前术后状态对比。

虽然老人家的动作还不灵活,但这种情感的表达让家属们都很兴奋。翟女士说:“妈妈看我的眼神不一样了,我感觉她认得我了。希望再过几天,能恢复得更好!”

02

北京下了许久以来的第一场雪。吴女士(化名)给徐州仁慈医院运动医学科胡俊生医生发来短视频:“我想去滑雪了!什么时候能去啊?”

“别急别急,你这才出院几天。还得按照医嘱锻炼一个月呢!”

5个月前,吴女士不幸遭遇车祸,左臂骨折,手术治疗后出现了肘关节僵硬的症状。手伸不直、又屈不回来,连吃饭、洗脸都成问题,让吴女士非常焦虑。这是一种肘部外伤后常见的后遗症,当肘关节运动范围减少50%时,可使上肢功能降低8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这种伤病的治疗,最好的方案是关节镜下微创手术,然而该项技术难度极高,全国仅有少数医院有能力开展。

△术前,吴女士肘关节活动度仅剩50°左右。

听说上海华山医院陆九州教授在这方面经验非常丰富,她兴冲冲去挂了号,可排期又给她浇了一盆冷水:“通知说我的手术要排到大半年以后。我等不了那么久!”

当陆九州教授与徐州仁慈医院合作,设立全国首个肘关节诊疗中心的时候,消息很快传到了吴女士耳中。最打动她的一点,就是这里的高效:挂号一个月内,就可以接受全国顶级专家的治疗。

2024年12月底,吴女士来到徐州,很快接受了陆九州教授、朱辉医生、胡俊生医生团队共同实施的关节镜下松解手术。术后仅3天,她的肘关节活动度就达到接近正常人水平,接下来的几个月,只要保持康复训练,完全有希望恢复受伤前的状态。

△新年将至,吴女士与“肘友”们相互拜年。

03

“金龙湖这个名字好,一听就有种昂扬向上的力量感!”

来自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李刚教授应邀出席徐州仁慈医院第二届金龙湖医学科研创新发展论坛,他对徐州的医疗科研前景非常看好。“希望能和徐州的同道们一起探索科研的新边界,也希望能够把更多惠及百姓的科研成果尽快落实到临床实践中去。”

△李刚教授在徐州仁慈医院第二届金龙湖医学科研创新发展论坛上发言。

李刚教授作为国内再生医学领域一流专家,曾获国家科技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诸多荣誉,在《Nature Medicine》等平台发表论文300余篇。从粤港澳大湾区到淮海经济区,这位学术大咖的脚步被一份“登峰计划”吸引。

2024年,徐州市针对本地医疗“有高原无高峰”的现状,提出了“医疗高原登峰行动”计划,着眼医疗、教学、科研及疾病预防和服务能力整体提升,服务人民群众高层次健康需求。为服务这一目标,一整套政策组合拳先后出台:按照“一院一特”目标定位,组建和增设一批临床研究中心;鼓励新技术应用,推动外地已开展的成熟项目纳入医保目录;探索大型医疗设备尤其是高精尖设备共享服务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设立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专科专项资金,允许高层次人才突破绩效工资总量。

04

金龙湖畔梧桐树,引来了一群“金凤凰”,结出了满枝的“金果子”。

近年来,在徐州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疗卫生人才高地的政策指引下,徐州仁慈医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科研创新为抓手,以人才为第一资源,立足三级甲等骨科医院专业定位,在科教研实践、平台搭建、高层次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全国著名足踝外科专家、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俞光荣教授在徐州仁慈医院指导临床和科研工作。


借势登峰:积极对接高层次专家人才




徐州仁慈医院积极响应国家、省、市政策精神,不断加大引进和培育高端医学人才力度,聘任俞光荣教授、周晓教授为首席专家,秦泗河教授、蒋青教授、王增涛教授等近20位专家定期帮扶指导,在市卫健委政策框架内柔性引进吕国忠教授等2名专家,建立上海华山医院徐雷教授、马晓生教授、陆九州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李刚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郑有卯教授等骨科及显微修复重建专家工作室十余个。 在若干疑难医学领域,为淮海经济区广大患者提供了宝贵的专家治疗资源。

△徐州仁慈医院淋巴水肿诊疗中心、郑有卯教授工作室成立揭牌。


发力科研:新技术新成果服务临床



在徐州仁慈医院第二届金龙湖医疗科研创新发展论坛上,总结了2024年科研成绩,一篇篇高质量论文、一份份高水平专利、一个个高潜力项目,让与会者们对这所医院的科研实力充满期待。 就在最近,副院长石荣剑带领团队获得徐州市卫健委医学科技创新重点项目一项、面上项目两项,为论坛又添一抹亮色。

△徐州仁慈医院智慧骨科团队运用关节镜、骨科机器人实施手术。


聚焦特长:建设两个区域医疗中心



作为徐州 市正在着力打造的骨科与显微修复重建区域医疗中心,徐州仁慈医院充分发挥显微外科专业特长,号召成立了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超显微医学修复分会,并当选该全国性学术平台首届会长单位。 借助此平台,北京协和医院、北大国际医院、上海华山医院、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多名显微外科顶级专家汇聚彭城,推动徐州仁慈医院在淮海经济区率先开展数十例超显微外科治疗肢体淋巴水肿手术,在这一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而随着淋巴显微外科专家郑有卯教授工作室的落地,针对 阿尔茨 海默病患者的医疗探索也迈出崭新一步。

在智慧骨科领域,多项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帮助徐州仁慈医院多次实施区域内领先的高难度手术,成为造福群众的特色新质生产力。去年10月,在为一名遭遇事故不幸多发骨折的花季少女治疗时,出动了十余个科室联合会诊(MDT),应用了关节镜、医学显微镜、骨科机器人等多种前沿技术,创造了淮海经济区高难度骨科手术的多项纪录。

徐州仁慈医院理事长宗亚力表示:“创新不是靠某一个项目,也不是靠某一个专家就能发展起来的,我们要根据时代发展、群众需求、医院专长等因素明确创新发展的长期战略,久久为功;要在机制、资金、人员、设备各方面创造出最有利人才大展拳脚的环境,才能培养出更多高水平人才,吸引更多高水平专家来到徐州、来到仁慈,共同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贡献力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