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个中国的经济中心,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因为1992年小平南巡之后的浦东开发,而重新领跑全国的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奠定了今日上海在长三角经济区和全国城市中的龙头老大经济地位。
作为浦东开发的标志之一,浦东国际机场对于拉动和带动整个浦东开发、上海发展和长三角经济带的巨大作用,怎么说也不过分。
当上海的东边浦东开发轰轰烈烈进行之际,上海的西边虹桥机场相对就落寞和沉寂下来了。仅仅只有一个破旧的一号航站楼的上海虹桥机场,怎能起到交通枢纽的作用呢?这一局面,一直到2010年虹桥机场二号航站楼和高铁虹桥站建成投入使用之后,才得以根本改观。
今天的上海虹桥机场,由于有了高铁上海虹桥火车站的“站台和加持”,和浦东国际机场遥遥相望,成为上海交通和经济腾飞的两翼,一东一西,从东到西,无论东西,不仅拉动经济很得力,而且带动产业很均衡。
所以,如果大家注意一下上海高架上的路牌标志,牌子上面的文字指向上海虹桥机场时,写的是:“虹桥枢纽”这四个大字,而浦东机场只能写着浦东国际机场,却无缘“浦东枢纽”这四个字。这种状况一直到2017年的下半年,上海新的一版浦东总体规划之后,高铁上海东站终于落定浦东祝桥镇,冠之以“浦东版的虹桥枢纽”。但这个上海高铁东站,距离浦东国际机场依然还有四公里之距。
虹桥枢纽的早早建成,为2018年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花落虹桥,立下了不可替代的汗马功劳。
如果没有虹桥枢纽带来的江浙、华东和全国的巨大流动商务人群,
新的中国进博会即使花落上海,也未必落在今天的虹桥商务区。
上海拉动长三角地区,主要依靠虹桥枢纽。
很多苏南和江南的企业家,出差全国各地,都从虹桥枢纽进出。
如果说,建成于2010年下半年的虹桥枢纽在过去的九年中,为上海的西部区域和更广阔的江南胜地、华东地区作出巨大贡献的话,那么,
将于2019年下半年9月底投入使用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注定将为北京的南部地区和更纵深更辽阔的京津双城、华北平原京津冀一体化投出一枚举足轻重的交通枢纽大棋子。
对上海,是浦东机场到虹桥枢纽;对北京,是位于北部顺义的首都国际机场到位于南部大兴的大兴国际机场。北京上海,一个首都,一个经济第一大市,这两个象征中国的代表性城市,上海从东到西,北京从北到南,构成了一部中国当代经济和城市发展交响乐的最华彩的两个片段,背后是一座国际机场和一个交通枢纽对一个城市和一个经济区域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一招决定作用。
位于顺义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取名之时没有加上顺义两个字,可见当时根本没有想到,今后的2019年,会有一座位于城南大兴的国际机场还会和他称兄道弟,还会和他分庭抗礼,还会和他并肩齐驱,共同担负起北京交通和社会腾飞的两个翅膀的历史重任
。
因为浦东机场当年建了磁悬浮而没有建轮轨高铁,所以才有了2010年虹桥枢纽的机遇和空间;同样因为位于顺义的首都国际机场只有短短的一段止于三元桥的机场轻轨而且严重缺乏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因此也让北京市民对即将投入使用的大兴国际机场交通枢纽,充满着期待、好感和希望。
北京的朝阳区虽然不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所在城区,但是,是从市中心到机场的必经之地,因此,朝阳区有个今天已经非常有名的望京地区,在过去的25年中,从无到有,从一空二白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的“望京新城”。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望京有今天,军功章上一半的功劳属于首都国际机场。
因此,当今天的大兴国际机场还有五个月就将投入运营之际,我们对于同样区位的丰台区,充满着想象和信心。因为,新的大兴机场,是按照上海虹桥枢纽的路子建造的,因此,
朝阳区和望京新城对于顺义的首都国际机场的25年发展史,就是丰台区对于大兴国际机场在今后30年正好到2049年的未来简史。
从城市中心到国际机场的沿线,就是一条商业文明的高速路,就是一条架在重重红绿灯之上的、跨越一个一个十字路口的高架路。
浦东到虹桥,见证了从浦东机场一期工程建成通航的1999年到2019年这20年上海浦东地区的发展,见证了从2010年虹桥机场二号航站楼和高铁虹桥站投入运营这10年左右上海浦西地区的发展。
顺义到大兴,见证了从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的1999年到2019年这20年北京北部地区的发展,今后终将见证2019年9月30日正式全面投入使用的大兴国际机场城市交通枢纽对未来30年北京南部地区发展的巨大影响。
虹桥枢纽,冥冥之中,应该感谢浦东的那条磁悬浮,前面的建设缺憾才有后面的发展机会。
大兴枢纽(姑且这么称之吧),是不是也应该默默地感谢那条止于三元桥的机场轻轨?
从浦东到虹桥,是从机场到枢纽。
从顺义到大兴,是不是也是从机场到枢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