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一百五十六):光脚不怕穿鞋的。
在西南军阀历史上,第一任“云南王”蔡锷的名号最响,但是最会折腾的要数第二任云南王唐继尧,作为此时滇军的掌舵人,鼎盛时期遥掌贵州、四川两省,“西南王”峥嵘初显。但是最终唐继尧被自己麾下的四位镇守使赶下台,滇系军阀在西南呼风唤雨的时代也随之谢幕,新任的四位滇军大佬总得商量对策,最终决定投靠南方军,分别混到了两个军、一个师以及一个团的编制。其中以龙云和胡若愚两位滇军军长实力最为强劲,而云南的新局势也有了大概趋势,那就是龙云和胡若愚搭台子唱戏,另一位师长张汝骥则在两人之间搞投机,至于那个团长李选延,只能一个打酱油的角色。
其后,滇系军阀之间的带头大哥,也就是龙云与胡若愚两人之间的对决,另一个重要角色张汝骥则扮演着仲裁者,也就是他倒向谁,谁的胜算也就更大。对于龙云和胡若愚两个人,龙云虽然经历传奇,但是资历自然比不上从武昌起义、赣宁之役等风雨历程一路走来的胡若愚,所以张汝骥选择了胡若愚。两人都知道庙堂相争需要先发制人,因此率先向龙云发难,派兵突袭了龙云的驻地,猝不及防的龙云被抓,麾下滇军奋力突出包围,败走滇西,伺机反扑。胡若愚的招数看似一针见血,先抓了龙云,擒贼先擒王,虽说龙云麾下部将和滇军大多数突围而去,但是有龙云在手,只需静待他们自己土崩瓦解即可,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样溃军会疯狂反扑。
但是结局告诉胡若愚,他低估了龙云,更低估了义薄云天的袍泽之情。龙云是走江湖出身,对待手下士卒那是一个重义气,而且余部中还有他的生死兄弟卢汉,按照江湖规矩,老大龙云被胡若愚抓取当人质,小弟们自然要挺身相救,但是需要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带头大哥,这个人就是滇军元老胡瑛。就在胡若愚等待龙云麾下的人马自行消亡的时候,老将胡瑛扛起大旗,点兵出征,目标直指昆明。这群同仇敌忾只为报仇雪恨的滇军,并不在意胡若愚会不会撕票,他们求的就是一份江湖算账的执拗。胡若愚麾下人马力战不支,只有节节败退,困在手上的龙云成了烫手山芋,是杀还是放,两头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