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们习惯对死亡避而不谈,连带着殡葬业,跟殡葬从业者也被贴上“晦气”的标签。
不过如今,如果向求职者推荐一份殡仪馆的岗位,有人可能会认真思考。
眼前就业形势一片严峻,在大众的印象里殡葬业是跟死亡打交道,不仅冷门,而且暴利。因为暴利,所以高薪。
你可能也看到过不少这样的传闻,“上海殡仪馆扛尸工月薪4万8”,“殡葬岗位夜班一天1600”,网上一些殡仪馆的招聘公告里,有些岗位还自带“事业编”。多少卷不动的年轻人开始相信,殡葬是个躺平的好去处。
事实,真是如此吗?殡葬事业编,又是什么情况?
考过编的人都知道,每一个事业编制背后,都有对应的事业单位。这些单位不同于握有“实权”的行政机关,而是承担某项面向社会的公益服务,比如教书育人、治病行医。
殡葬,是生命的最后一站,也是人生大事,涉及遗体接运、寄存和火化等,同样具有公益性,因此提供相关服务的机构,也被划分进事业单位进行管理。
按
现行的《殡葬事业单位管理暂行办法》来看,
殡葬事业单位包括殡仪馆、火葬场、殡葬服务站、骨灰堂和公墓。它们由殡葬管理所统一领导;而殡葬管理所又由同级民政部门领导[1]。
最常见的殡葬事业单位,就是各地方的殡仪馆 / 视觉中国
法规虽然这么写,需要注意的是,如今带着上面这些名字的机构,也不一定就是事业单位。
比
如很多上海人熟悉的福寿园,旗下运营着多处公墓,提供从告别仪式、遗体火化,到墓地选址、骨灰落葬等“殡葬一条龙服务”,就是一家纯纯的上市公司
[2]
。
近
年来,国内殡葬业市场化搞得如火如荼,尤其在墓地服务、殡葬产品销售领域,有不少企业参与其中[3]
。
有
的采取跟当地殡葬事业单位合作的形式,通过投建墓地,甚至殡仪馆,拿到经营权,还有的直接通过参股、承担债务等方式参与事业单位的改制等等,因此一些完全基于市场化运作的殡葬服务公司,已经不再享受事业编制
[4]
。
上海福寿园开发的纪念公园,公司曾有事业单位背景 / 视觉中国
而
遗体火化、遗体运输、化妆、出殡、灵堂租赁等基本的殡葬服务,则依旧受到国家的价格管制,提供这些服务的殡仪馆、火葬场、殡仪服务站等,多数还是隶属于事业单位[3][5]
。
在
这些殡葬事业单位里,带编制的岗位又分为三种,专业技术岗、管理岗和工勤技能岗[6]
。
其
中,管理岗虽然也要接触遗体,但是主要工作方向还是诸如人事、档案管理、教育宣传等社会工作,要求的工作人员也并不一定非要殡葬专业出身
[7
]
。
有
机会“接触”到遗体的,
在殡葬业内又被称为“一线工人”,主要集中在工勤技能岗和专业技术岗,
包括大家常说的搬尸工、入殓师(国内也叫遗体整容师)、火化工,灵车驾驶员、追悼仪式主持人等等[8]
。
不
过,这并不意味着随便一个会开车、会主持的人进了殡葬事业单位,就能享受到编制待遇
。
翻
看近年来各市县殡仪馆的招聘公告你就会发现,很多对外开放的岗位里,
相当一部分是不带编制的,主要以合同工,和劳务派遣的临时工为主。
网上那些“一天拿上千块”的岗位,也基本都是按日结算的临时工[9][10][11][12]
。
常
见的像遗体搬运工、灵车驾驶员、前台接待、清洁工、机器维修工人等,甚至遗体火化、化妆这类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岗位,招的也都是编外人员
[9][10][11][12]
。
这类提供下葬服务的殡仪服务员,有很多也没编制 / 图虫创意
殡葬事业单位不太愿意招编制员工,多数情况下都跟其经费来源有关。
事
业单位的经费来源,通常可以分为三种,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跟自收自支,这决定了职工的工资待遇。
简单来说,全额拨款的工资都是国家出,差额拨款大头国家出,小部分由单位出,自收自支就全靠单位收入
[13]
。
这
种情况下,自负盈亏程度越高的殡葬事业单位,会更倾向于招聘编外人员,道理很简单,工资浮动性更强,也能为单位创收
。
如今殡葬单位带编制的岗位是可遇不可求,但在很多人看来,殡葬毕竟还是个冷门行业,论竞争激烈肯定是比不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务员、教编考试。
殡葬业似乎也不存在明显的学历歧视,在这个本科生、研究生垄断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岗位的年代,很多殡仪馆的一些编制岗位,只需要“大专学历”就能报考。
即便如此,要拿到殡仪馆的事业编,也没那么简单。
殡
葬事业单位招聘公告里那些“大专学历”就可以报考的岗位,往往还会对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要求,要么需要你专业对口,要么有相关从业经验,有时很少一部分岗位还会按国家规定,定向提供给退伍军人[7]
[14
]
。
很多殡葬工作也是体力活 ,会定向招聘退伍军人 / 图虫创意
先
看专业对口,能选的其实并不多。
殡葬教育在国内从1995年开展至今,仅有8所高职、中职院校开设殡葬类专业,目前还没有学校开设本科层次的专业,教育部也是去年底才批准“现代殡葬管理”增设为本科专业[15]
[16]
。
开设殡葬类专业的院校较少,不是因为殡葬业不缺少专业人才。
据
民政部2021年数据,全国共有4373家殡葬服务机构,这8所学校加起来每年却只能输出不到1000个毕业生,仅殡仪馆,每年的人才缺口就在1万人左右[17]
。
所以其实,很可能不是殡仪馆要求低,而是专业人才太少,“迫不得已”。
这样看来,只要读一门殡葬专业,就能提前淘汰掉一堆冲着考编去的竞争者。但是现实中,要做出这个决定又谈何容易,来自世俗的偏见,父母的不理解,都会成为巨大的阻碍。
再
加上如今很多殡仪馆,对管理岗的学历要求已经达到了“本科及以上”,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想做一线工人,而是进入殡仪馆的管理岗位,在报考殡葬专业的那一刻,可能就失去了竞争资格;
即便是凭借对口的专业考了进去,以专科生的身份也很难晋升[17]
。
除了专业对口,还有一种途径是考取殡葬相关资格证书,提供从业经验证明。
目
前受到国家认可的殡葬业资格证包含四种职业,殡仪服务员、遗体防腐整容师、遗体火化师、公墓管理员,每一种职业对应多个等级,对申请者的要求不高,其中殡仪服务员、公墓管理员都只需达到初中学历
[18]
[19][20]
。
但
是等你考完再去应聘殡仪馆编制岗位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现,一些原本需要专业技能的岗位,也被学历更高的人“占领”了
。
2
017年,苏州市殡仪馆就曾发布一条“殡仪服务员”的招聘公告,岗位职责是“遗体接运、火化、整容等”,要求“大学本科学历,经济类专业,且需具有2年及以上工作经历”[21]
。
因
为实在太缺人,现实情况下,很多殡仪馆都会对报考者的从业经验,或者专业技能放宽要求,转而寻求“高学历”人才,招聘后再进行统一培训[21]。
尤其是地方殡仪馆,编制大部分都给了本科生[17]
。
在
中国,就算再冷门的行业,有了编制就不会缺考编的人。
不说一线城市,即便是在浙江台州这样的地级市,前两年也有过近千人竞争一个“殡仪服务管理”事业编的情况发生[22]
。
进入殡仪馆拿到事业编,也不能轻易躺平 / 图虫创意
有人可能会想,竞争如此激烈,不是正好说明殡仪馆的编制岗位,确实很适合“躺平'?
如果你对躺平的定义是收入稳定,那么现实往往是,即便你卷进了殡仪馆,可能也要为工资待遇而“忧心”。
根
据民政部发布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8~2022)》,国内殡葬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多为差额拨款[23]。
这意味着,目前大部分殡仪馆的职工工资中有60%固定,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余40%属于非固定,具体有多少要看所在单位的效益
[24]
。
如果殡仪馆经营的好,赚钱多,职工的工资待遇也会相应提升,否则就会下滑。
在
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提供一些由政府指导,统一定价的基础殡葬服务,包括遗体接运(含抬尸、消毒)、存放(含冷藏)、火化、骨灰寄存等,殡仪馆其实是很难赚到钱的
[25]
。
2011年,
民政部曾对包括天津、上海、黑龙江12个省(市、区)的626个县级殡仪馆进行抽样调查,这626个殡仪馆占全国县级殡仪馆数量的44%。
结果显示,这些殡仪馆的平均利润率为8.6%,66%的殡仪馆没有财政补助,自收自支,微利或亏损运营,特别是四项基本殡葬服务,全国普遍不盈利甚至是亏损[26]
。
2012年也有统计数据显示,彼时全国三分之一殡仪馆都处于亏损状态[27]。
那
些实现盈利的殡仪馆怎么赚钱呢,主要都是因为开展了延伸服务,也就是基础殡葬服务之外的“自选项目”,比如设灵堂、定制寿衣、遗体化妆、特殊整容、修复,定制骨灰盒、购墓等等[25][28]
。
遗体化妆是一种殡葬延伸服务,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 / 视觉中国
这些延伸服务的价格由各地政府指导,但是更“市场化”,
一些殡仪馆可以设置好几个档次的价格选项,于是就出现了同一类殡葬产品和服务,
价格从几百到几千,甚至数十万不等的情况,殡葬业的“暴利”也由此而来[29]
。
但问题是,就算事业单位靠着殡葬“一条龙”服务赚了钱,作为正式职工,也没那么容易躺平吃大锅饭。
当
殡仪馆开始走向市场化,就意味着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体制内打工人”。
因为这时候,你的工资待遇可能会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绩效决定的,尤其对于殡葬业的一线工人来说
[6]
。
在
互联网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人当了20多年“搬尸工”,基础工资也才6000出头,工资能拿多少,完全取决于绩效,也就是当月的劳动量;
有人干了10几年的遗体美容,税后交完五险一金也就1万出头
[30]
。
你可能会说,1万多已经不少了,吊打多少城里的打工人。但是别忘了,
殡葬毕竟是个特殊的行业,需要的不止是专业技能,还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应对各种负面情绪。
殡葬从业者每天都要面对来自亲属,甚至自己的“负面情绪” / 视觉中国
听
起来很轻松的“殡仪服务员”,每天都要面对失去至亲的悲伤,和眼泪;
入殓师跟遗体打交道最多,清洗、消毒防腐、穿衣、化妆,有时还要为非正常死亡的尸体进行整容修复,对体能跟心理的挑战常人难以想象
[17][31]
。
即
便是不直接接触遗体的岗位,在殡仪馆工作的人,也难免受到非议跟歧视。
“广西百色实验小学教师公然歧视殡仪馆工作家长”,“祖孙三代为殡葬师怕被歧视不去拜年不参加婚礼”,这样的新闻报道在网上随处可见
[32]
。
《三悦有了新工作》里有一句台词是,“我们离死亡太远,能平静面对死亡的人,少之又少,” 殡葬也是如此,当人们不了解一个行业的时候,往往就会滋生误解和偏见。
要么默默承受,要么就去打破偏见,无论选择哪一种,殡葬这条路都不是那么好走。
内容修订
/ 阿避
有过宿舍集体生活经验的人,想必都明白能遇上一个岁月静好的宿舍,上辈子一定没少积德行善。
半夜打游戏不睡觉,垃圾脏衣服到处扔,从不分担水费电费,喜欢在背后“蛐蛐”人……奇葩室友的恼人行为,简直吐槽不完。
对于身处矛盾旋涡的大学生来说,如何在同一屋檐下各自安好,堪称最难的必修课之一。即便是已经毕业的人,每每想起当年的室友,也是气得血压升高,此生不愿再来往。
基于此,网易数读发起了问卷调查,试图还原大学生最真实的室友关系。
相处和睦的宿舍,有什么秘诀?水火不容的宿舍,矛盾又来自于哪儿?
无论与室友关系关系如何,我们都期待听到你的分享!
为感谢读者朋友们抽出精力填写问卷,在问卷停止回收后,
我们将抽取 5 位读者,每人奖励 100 元改善伙食小奖金。
请在问卷开头填写您的联系邮箱,中奖名单将在问卷停止回收后,和问卷结果推文在「网易数读」的公众号进行发布。
名单公布后,我们会通过邮件联系获奖的朋友,请注意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