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21] ·  昨天  
APPSO  ·  刚刚,DeepSeek ... ·  昨天  
色影无忌  ·  摄影启示录 |生命力是重点 ·  4 天前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20|被骗] ·  2 天前  
小众软件  ·  群晖发布 Office Suite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有女儿的家庭,这4句话即使烂在肚子里也别说,开玩笑也不行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19-10-26 19:35

正文


语言是有杀伤力的。

你的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小天使,也可以毁掉一件小棉袄。

——鹿妈

文 | 豆妈

来源 | 女儿派主笔 ,二胎女儿妈妈

昨天闺蜜聚餐,饭桌上几位妈妈相互吐槽: “小女孩真是太难养了。

听话的时候倒还好,皮起来你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有时候话说重了,还担心负面影响。

记得某位儿童心理学家说过,小女孩的另一个名字,叫做“敏感”。

当你的女儿长大,你能清晰地看到,你对她说过的话,与如今她拥有的性格和品格之间的关联。

家有女儿的父母要注意,有些话不管是生气还是玩笑,宁可烂在肚子里,也千万别对女儿说。

01

“你看看你,一点女孩子的样子都没有!

上个月带女儿去新开的生态体验园玩,园区里特意设置了一处大沙坑。

沙坑边上摆着工作人员准备的儿童铲子、铁锹,还有一些空矿泉水瓶和大油漆桶,里面盛满了水。

一个小女孩跟几个小男孩跪坐在沙坑里,把水倒进沙子里搅和成泥,拍拍打打玩得正欢。

突然女孩的妈妈就冲进来,一脸嫌弃地呵斥: “你看看你脏的! 一点女孩子的样子都没有!

说完就拽着女儿的手臂,硬生生把她拖走。

直到现在,我依然忘不了小女孩看向她妈妈时惊恐的眼神和被拽走时令人心碎的哭声。

很多父母总喜欢说,女孩子就该有女孩的样子。

可什么才叫“女孩子的样子”?

从小给她戴个“乖乖女”的帽子,被学校里的大姐头欺负了,也不敢吱声,因为“女孩子要乖,不能在公共场合说脏话动粗”。

社会上恶性新闻频发,她也不会主动学习几招防身术,因为一直有人在告诉她“女孩子动手动脚不优雅”。

找工作了,会选择听父母的话安安分分回老家,因为“女孩子不要跑那么远,找个稳定的工作嫁人最好”。

真到了嫁人的年纪,还得顺从父母的安排,嫁给一个“认识时间不长但爸妈说条件不错”的男人。

有了孩子还会辞掉工作在家洗衣做饭带孩子,因为“女孩子就是要相夫教子”,没有收入后还要伸手找老公要钱,用自己的贤惠换回别人的白眼......

当你总是对女儿说“女孩要有个女孩的样子”, 这种心理暗示早晚会让她失去自我,变得狭隘,自卑,依附,取悦。

你想要你的女儿拥有这样的人生?

国外一位妈妈专门给两个女儿拍摄了一组照片: 纱裙+迷彩,花环+棒球手套,礼服+篮球,高跟鞋+运动鞋。

她说, “为什么她们一定要有个女孩子的样? 她们可以做任何喜欢的事情,决定成为任何她们所向往的样子。

让你的女儿有敢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胆量。

踩得下高跟鞋,也穿得了跑鞋; 品得了茶,也喝得了酒。

有勇敢的朋友,也应付得了牛逼的对手。

能温柔如水,也能披荆斩棘; 阳光下像孩子,风雨里像大人。

02

“一天到晚就知道照镜子,除了臭美还会什么?

前几天,有个妈妈跟我说了一个困扰她很久的问题。

她家女儿,才三年级,就表现出了臭美的趋势。
“早上要反反复复地在镜子前面试衣服,出门前还要挑选一个和服装颜色搭配的小发夹。”

“以前去玩具店都是买小玩偶,现在目光只放在闪闪的指甲贴上,看见口红糖和小项链什么的都走不动路。”

“最喜欢扮演化妆师,拿着我的化妆品跟她爸玩变装游戏,你说,她是不是太爱美了?”

很多父母都对孩子爱美带有一种先天性的偏见,认为 爱漂亮=不学无术 ,看到女儿摆弄刘海、注重着装,就忍不住叨叨:

“你看看你,除了臭美还会干什么!

“一天到晚就知道照镜子,你看别人谁这样了? 把心放在学习上才是正经事!

然而爱美是女孩天生的执念。

很早之前,德国作家席勒就提出了 “美育” 的概念。

一般来说,女孩3、4岁左右就开始出现性别意识,而这时,爱美的意识也会萌发。

所谓美育,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着重培养女孩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她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童年的审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

一味地打压女儿追求美的权利,孩子只会两极分化,要么蛮横叛逆不听管教,要么自卑羞愧永远觉得不如别人。

与其粗暴制止不如做好“美的示范”,帮助孩子发现全面的美,不仅是漂亮的裙子和头饰,还在于对生活的感知、气质的培养以及艺术的共鸣。

允许女儿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培养她感受全方位审美修养的能力,她才会拥有高尚的兴趣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03

“你要是个男孩就好了。

朋友是211大学的心理咨询老师,曾有个女学生来倾诉。

她说她已经失眠了一个多月,闭上眼睛脑海里就会浮现小时候爸爸说的一句话:

“你要是个男孩就好了。

女孩从小就是学霸,有次拿着满分的考卷回家,她爸看一眼分数,摸了摸她的头,开玩笑似的轻叹一口气: “唉,你要是个男生就好了。

声音里有惋惜、有遗憾、有调侃,唯独没有为女儿拿高分的骄傲和欣喜。

她那时小,也不理解爸爸这一句话代表什么,只能为了让爸爸以她为荣,更加努力。

后来她的目标就是不断地追求更好,更强,可每次把更好的成绩放在爸爸面前时,脑袋里挥之不去的还是那句轻叹。

女孩说,虽然爸爸表面上没有重男轻女,可那句玩笑似的轻蔑像针一样深深扎在她心里。

她不敢放松,整天活在焦虑和紧张里,一旦慢下来,就感觉爸爸的那句话变成了猛兽,张着血盆大口向她扑过来......

一句话,成了一生的诅咒。

每一个女孩,最不能忍受的都是亲生父母的性别偏见。

这些负面的情绪一直堆积在她的内心深处,就算未来她长大了,有能力了,心里还住着当年那个受伤的小孩。

没有安全感,对今后的婚姻和亲子都有无限的阴影,更容易敏感多疑,经常自我否定,这些性格缺陷往往也会让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不那么顺遂。

如果你只有一个女儿,就给她百分百的关爱,别让她用一生,去治愈不幸的童年。

04

“你要多学学做家务,

不然以后嫁人了婆家会看不起你!
记得《少年说》里有一期节目,一个女孩子站在天台上,大声质问她妈妈:
“妈妈总是给我说,女孩子就要多做家务。所以,家里的家务都是我来做。

有时候,我想休息一下,妈妈就说,你以后嫁人了,难道还让你老公来帮你做家务吗?

最近,我妈妈又让我开始学做饭了。我今天就想问问我妈妈,我老公为什么就不能帮我做呢?”


也有一些家长在教育女儿做家务的时候会这么说: “女孩子不学学做家务,将来嫁人了怎么办?

女孩、嫁人、家务这六个字捆绑在一起,似乎就定格了一个女人的一生。

传统的妈妈习惯性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婚姻上,但对我们的女儿来说,嫁人,永远不是她幸福的终点。

婚姻应该是加分项,而不是决定项。

让孩子从小学做家务没错,但不只是女孩学,男孩也要学,和性别无关,和学历无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