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苏墨
来源 | 苏墨读书(ID:suxiaomo0330)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
《遇见》
。
今天给大家解读的是大哲学家叔本华的
《人生的智慧》
。
人生的本质是什么?人际关系的和谐来自哪里?
读完这本书,也许你对这些问题会有所了解。
像“世界小说巨匠”莫泊桑、被誉为“全人类骄傲”的托尔斯泰、“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等等都是他的崇拜者。
如果我一定要在这地球上安身立命,我一定会选择他作为我的伴侣。
《人生的智慧》,便是他的巅峰之作,收笔时他业已63岁。
他穷毕生之力,用最犀利的目光洞察人性的幽微,用最朴实的语言向世人传达了智慧生活的秘诀。
尤其,书中最经典的这十句话,句句入心,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品味。
生活中,你会发现,面对同样的遭遇,由于每个人的看法不同,结局最终天差地别。
而他却欣然以对,甚至认为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历练机会。
于是便有了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成为一代心学大师。
你若知足,幸福自来;
你若乐观,绝处逢生;
你若释怀,天地皆宽。
一个人再有才华,但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最终也无法支持你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个人最傻的行为,就是前半生拿命挣钱,后半生用钱买命。
最终发现,身上的痛没人替,再多的钱也赎不回健康,悔之晚矣。
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自己最笃实的幸福,对家人最真实的负责。
年轻的时候,总以为谈钱俗气,越往后越发现,这俗气却是最大的底气。
人到中年,生活无时不张着血盆大口,基本生存、孩子教育、老人看病、人情世事……
那种遇事没钱的滋味让人抓狂,尤其面对疾病的束手无策,更让人揪心。
你的过度在意,失去的是自己的人生,对别人却是无足轻重。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评头论足只是无聊人的消遣,何必看得如临大敌。”
人生很短,不在意、不讨好,做喜欢的自己,在自己的节奏里步履不停。
一个人对社交的热衷程度,往往与他的精神充盈度成反比。
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和蓬勃。
越是身无长物的人,越是聒噪,所以只能用声音掩饰贫瘠的内心;
越是腹有乾坤的人,越是沉静,因为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如果失口说出了这个秘密,那我就变成了这个秘密的囚徒。”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幸福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而是源于想要的更多,想要的比别人的更好。
曾经看过这样一项调查:您觉得买多大面积的房子才满意?
生命是一根链条,永远有比你更富有的人,也永远有比你更贫穷的人。
只顾追逐未来,便如那头把胡萝卜绑在眼前的驴子,虽竭力追赶但注定永无所获。
同样,一味眷恋往昔,沉溺过往,也只会在错过过去的基础上,再失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