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5日是农历“立夏”,其实,五月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全天都能达到10℃以上了。这个温度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 飞A320的朋友,在地面
一般不会
再看到电子通风系统的两个蒙皮活门(进风口、排风口)处于关闭状态了——而在冬天和春天,当地面较低时。这两个开口是关闭的,这是“闭环模式”。
一般情况下,A320的蒙皮活门进风口、排风口都打开(开环模式)的条件是:温度上升过程中,达到12℃就会打开;而如果温度回落,则直到9℃才会关闭。
12℃和9℃,被称为蒙皮活门的“打开阈值”。
但是,也有例外情况,正如FCOM DSC 21-30-20部分的一个脚注所解释的:“在一些情况下,哪怕温度高于阈值,蒙皮上两个活门的打开动作也会延迟,从而避免电子舱内发生冷凝现象”。
展开讲一下。落地以后,蒙皮温度伴随大气环境温度上升到12℃以后,一般情况下,两个蒙皮活门应该打开(进入开环模式);但是
在“例外情况”下,即便是蒙皮温度继续上升,两个蒙皮活门仍然保持空中的关闭状态(闭环模式)。
那么允许上升到多少呢?100℃还闭环吗?太夸张了,一会儿我们会讲到,与蒙皮温度无关,
闭环可以保持到40℃
(管道温度)。
请看下图,这是一架A320落地以后,机长朋友观察到的:温度22℃,电子通风闭环;大部分飞机这时候应该是开环了;正好这是一架A320 NEO。因此朋友有疑惑:A320 NEO蒙皮活门打开和关闭的逻辑不一样吗?
疑惑点其实就在于FCOM里语焉不详的“例外情况”(in some case)。
答案是这样的:
1、有上述“例外情况”的,不限于A320 NEO。
除了所有的A320 NEO,生产线号比较靠后(交付较晚)的A320 CEO,也有上述例外情况。
2、有上述“例外情况”,的确意味着说:蒙皮活门的开关逻辑不一样了。
而逻辑不一样,是因为硬件不一样了。具体说来,就是
电子通风系统多了一个叫做“舒适管道温度传感器”的东西。它改变了蒙皮活门在地面打开的温度阈值:在地面,如果蒙皮活门起初处于闭环模式(在春夏交接之时,通常刚落地时是这样的),只要管道温度上升但不超过40℃(而非蒙皮12℃),那么蒙皮活门将一直保持关闭。
3、那么,这个新的逻辑和手册里提及的“凝结现象”有什么关系呢?
设想降落到了潮湿的机场,或者在潮湿的季节。落地即打开的蒙皮活门,会让潮湿空气立即进入电子舱。因此,如果能适当延迟打开蒙皮活门,会
有利于让电子舱保持一个较为干燥的环境
。
蒙皮温度40℃这个数值,如果我们逆向来思考,可以想到:在这个温度以下让电子舱保持在闭环模式,电子设备不会过热(管道依然“舒适”);厂家必定验证过这个数值。
由于有这样的设计,线号较为靠后的A320在落地以后,即使滑行到了机位,电子通风系统也很可能保持闭环。
于是,在刚刚入夏的时节,新旧设计造成不同的A320有明显不同的情况。大家通过蒙皮活门的状态,也可以反过来猜测到这架飞机是不是“新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