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睡眠日。
在这个春暖花开、普天同睡的日子,熊爷突然想起,后台曾有个姑娘这样问过熊:
“有句流行语说:世界正在惩罚晚睡的人。熊,你怎么看呢?晚睡的人真会有悲惨的结局吗?”
作为一只除了爱看书,就是爱吃和爱睡的熊,现在给予很诚恳的回答:“是啊!超惨的!”
哈哈哈,开个玩笑。
其实啊,在熊看来,晚睡不至于会被世界“惩罚”,感觉“世界”他老人家也没这么多闲工夫惩罚这那的;
但拥有棒棒的睡眠,确实对身体、乃至人生都大有益处呢。
我们人(熊)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
所以睡得好,可以说我们已经过好了三分之一的人生。
熊觉得,这或许是世界偷偷给予好好睡觉的人的奖励吧。
然而,根据中国睡眠协会刚刚发布的2018年睡眠调查报告竟有56%的网友,认为自己的睡眠有问题:
“臣妾不是不想好好睡,只是臣妾做不到啊!”
因此,在这个特殊的节日,熊想郑重地推荐一本睡眠圣经给大家;
书名简单粗暴,就叫:《这本书能让你睡得好》。
“如果身体没有获得足够的睡眠,你将永远得不到想要的身体和人生。”
作者肖恩·史蒂文森说的这句话,可以说是代替“世界”在警告不好好睡觉的人了…
肖恩是美国苹果iTunes最火爆的健康类播客栏目:《模范健康秀》的创始人;
除了做博客栏目之外,他还创建高级综合健康联盟为世界范围内个体和机构提供健康服务,帮助成千上万人过上了健康生活。
他认为,睡眠是健康的秘密武器。
我们的情绪、精神和身体无不受到睡眠的影响,优质的睡眠甚至能使我们大脑更加聪明、工作效率更高等。
因此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改善睡眠质量的若干条睡眠策略;
让所有人都能“躺着”接受世界的奖励。
熊爷今天,就从书中挑选出最最关键的7条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都能成为睡眠高手,继而成为人生赢家~
白天多晒太阳。
“白天多晒太阳有助于夜间睡个好觉。”
这听起来好像很不靠谱,但作者可不是在开玩笑。
他说,一天中,我们的身体会在几个特定的时间点释放特定的激素;
而光线照射(尤其是阳光照射)会刺激身体,产生最高水平的白天激素和神经递质,用来调节生物钟,从而有助于睡眠。
不过作者说,晒太阳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所有光照效果都一样;
对此,他提供了几个晒太阳小贴士:
1. 晒对时间。
作者说,在早晨6:00到8:30,生物钟对阳光的反应最强烈,这时候晒太阳效果最佳;
除此之外,经实践证明,在户外晒半个小时以上的太阳,产生的益处最大。
2.阴天也可以晒太阳。
“即使在阴天,太阳光线也会穿过云层,积极地影响我们的激素功能。”
作者说,就算不是艳阳高照天,我们也可以在户外或窗边待上10——15分钟。
3. 摘下你的太阳镜。
“太阳镜可能就像个2米高的NBA全明星,阻碍你阳光照进双眼。”
作者说,太阳镜挡住的是,可以保证健康的激素分泌和健康睡眠的自然光,戴上太阳镜就相当于抑制激素分泌。
所以熊觉得,与其睡到日晒三竿,不如起床享受可爱又温暖的阳光呢~
早点起床。
“更进一步说,想要晚上睡个好觉,不仅要多晒太阳,还要早点醒来。”
早点起床有助于晚上睡好?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在胡扯。
对此作者解释道,人类的天性就是白天清醒,晚上睡觉;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早起1小时,晚上也必定早1小时有睡意;所以早起也意味着可以改掉晚睡的坏习惯。
但是想养成早起的习惯,确实知易行难;
所以作者提供了2个超实用的“早起良方”:
1. 兴奋起来。
前一天晚上,想一件会让你早上兴奋的事。
比如明早丰盛的早餐,明天激动人心的工作任务,又或是明早可以见可爱的同事们……
2. 把闹钟放远一点。
“如果闹钟就在身边,你会立马摁掉。”
如作者所说,很多人就算定了早起的闹钟,也很难按准时起来。
所以他建议,把闹钟放在屋里的另一侧,只能起床才能关上它;
接着,养成关掉脑中直接上厕所的习惯,因为上完厕所重回到床上的可能性会大大减少。
睡前远离电子屏幕。
不少人有睡前刷微博、聊天或打游戏的习惯;
对此作者说,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会发出影响睡眠的蓝光,造成严重的睡眠障碍。
他还在书中提到波士顿布列根与妇女医院的一项研究成果:
研究中,相比看纸书的被试组,晚上看iPad的被试者入睡所需时间更长,夜晚也较无睡意;
更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两组被试者都睡够了8小时,电子屏幕组也比普通看书组更容易疲惫。
当然很多人会说,道理都懂,但睡前不玩手机、电脑太难了。
因此作者在书中提供了一些有效、可行的远离电子设备的建议:
1.晚间活动选择一种替代电子设备的媒介。
比如,可以跟亲友聊天,听听他们一天的状态,分享今天所遇到的开心事或烦心事;
又或者,睡前打开一本传统的纸书,看一则短短的故事。
2.关闭设备提醒。
“
不断弹跳出来的消息,会诱惑我们去使用电子设备。
”
作者说,想获得最佳睡眠,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尽量关掉电子设备的视觉和听觉提醒。
熊相信,两耳不闻“提示声”,一定能睡得一晚好觉~
创造睡眠庇护所。
“人类是受习惯和住处影响的生物。”
作者说,我们的大脑会在寻找某些模式,继而根据外部环境,自动调节人体行为。
因此想获得质量最高的睡眠,还要给自己创造一个睡眠庇护所。
同样地,作者也针对睡眠环境提出了几点小建议:
1. 保持空气清新。
比如种一些室内绿植,经常开窗通风,或者使用精油喷雾器、加湿器等。
2.把光线调暗。
作者说,在黑暗环境下睡觉可以避免许多“光污染”,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睡眠。
因此,睡觉时最好将家里的灯、以及其他烦人光线关掉;
如果不适应完全黑暗的环境,可以选择换上不同颜色的灯泡,数据表明,红光的效果很好,所以可以选择蜡烛光等。
3. 安静的环境。
作者说,睡觉时要尽量将周围的声音降到最低;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不能将工作带到床上,因为工作无形当中会给睡眠带来负面影响。
正所谓“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儿”,熊觉得,该是睡觉的时间,就别再拼命加班熬夜啦~
让心里话停下来。
“床是个神奇的地方,我一上床就突然想起所有没有做的事。”
很多时候,我们跳上床后,就会开始考虑很多没做的事:衣服还没洗,明天的事还没准备等等。
然后越想越没睡意,甚至失眠、焦虑起来……
作者说,在信息过多、压力过大的当今世界,睡前想法有点多也是正常的;
只要我们学会适时地把心里话的音量调小,也同样能获得好睡眠。
对此,作者提出了“把心里话音量调小”的方法:
1. 平静地躺床上,用舒适的枕头垫着脑袋。
2. 练习深呼吸。
3. 把注意力放在身上的某一处,继续深呼吸。
调整最佳睡姿。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睡觉就是躺下来,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并不在意睡姿。
然而作者说,睡姿影响着我们身体的多个方面,包括:大脑供血、激素生成、心脏功能及脊柱稳定性等等。
因此,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如何通过仰卧、俯卧和侧卧获得最佳睡姿:
1. 仰卧:
作者说,仰卧能使脊柱处于最佳位置,也能使面部皮肤得到呼吸,有利于美容;
而缺点是,仰卧会提升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可能性。
因此,习惯以仰卧睡姿睡觉的人,要减掉身体的多余体脂,变换不同睡姿,便能避免仰卧给身体带来的伤害。
2.俯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