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决定影响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2025年研考国家线发布! ·  11 小时前  
中国新闻周刊  ·  “偷家”DeepSeek,腾讯成最大赢家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经济新闻

吃不起!天价药到底怎么来的?两大主因揭秘

每日经济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07-07 14:20

正文


《我不是药神》火了!其反映的吃药太贵,甚至吃不起药,早已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普遍现实难题。那么,全球大型制药商对旗下药品定价的行为,是否是对药品从研发、临床试验、投产到上市售卖整个过程所有成本的合理反映?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通过查阅三家全球大型制药企业的财报发现,市场营销推广、药物研发已成近年来大型制药商最主要的成本构成。记者研究发现,在全球药价飙升的背后,其实是制药商越来越低的药物研发回报率,而这当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药物研发超高的失败率,进而推高药物研发成本。此外,除了最为核心的药物研发外, 最近两个财年销售支出在这三家药企收入上的占比均超过1/4。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研发成本高企主因:

临床试验失败率高达95%


根据德勤在2017年上半年发布的《研发的新前景:衡量2017年医药创新回报》(A New Future For R&D:Measuring theReturn From 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 2017)报告,该会计师事务所对全球12家大型制药企业的持续追踪结果显示, 制药巨头们的药物研发投资回报率已从2010年的10.1%下降至2017年的3.2%。 与此同时, 这些大型药企将一种新药推向市场的平均成本已经从2010年的11.88亿美元(约合79亿元人民币,下同)飙升到了2017年的19.92亿美元(约合132亿元),而且推出一款新药平均需耗时14年。


德勤报告还指出,虽然每一种药品预期每年最大销售额从2016年的平均3.94亿美元(约合26亿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4.65亿美元(约合30.8亿元),但这仍远低于2010年的8.16亿美元(约合54亿元)。换句话说,制药公司目前研发投入巨大,却不能实现对等回报。《福布斯》杂志一篇文章中称,真正推高研发成本的,是 高达95%的新药物在临床试验中会被证明是无效或者不安全的,从而无法进入市场销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以辉瑞(Pfizer)、诺华(Novartis)和赛诺菲(Sanofi)这三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大型制药商为例,每日经济新闻 (微信号:nbdnews) 记者查阅三家制药商2017年的财报和彭博终端机发现,在最近两个财年中,


辉瑞在研发上的支出分别为78.72亿美元(约合552.7亿元)和76.57亿美元(约合508.4亿元),分别占当年收入的14.9%和14.6%;


诺华2016和2017两个财年在核心研发上的支出分别为84.02亿美元(约合558亿元)和83.13亿美元(约合552亿元),分别占收入的17%和16.5%;


赛诺菲的研发支出分别为51.72亿欧元(约合400亿元)和54.72亿欧元(约合425亿元),分别占两个财年收入的15.3%和15.6%。


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罗氏制药(Roche)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 (微信号:nbdnews) 采访时表示,制药商在给药品定价的过程会主要考虑三个方面。


“第一是这款药品带给患者的价值,即在上市之前,任何一款药品都会做极为漫长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就整个制药行业而言,研发一款药物大概需要10亿美金的投入,进行7000多次的科学试验。第二,研发药品的失败率非常高——并不是投入10亿美金研发一款药物,这款药物就能100%成功。第三,制药商也要考虑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患者自身的经济能力,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价。”该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记者也注意到,2016年年末,制药巨头礼来制药宣布阿兹海默症(即俗称的“老年痴呆症”)的三期临床试验失败,导致当时礼来制药股价暴跌14%。其实,超高的临床试验失败率并不罕见,例如,业内学术网站“医疗科学(Pharmaceutical-Technology.com)”就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在2002年~2012年这十年间,针对阿兹海默症而研发的新药在临床试验阶段失败率高达99.6%。


销售费用远超研发费用

主要面向医疗专业人士


每日经济新闻 (微信号:nbdnews) 记者还注意到,其实除了制药商们最为关键的研发外,将获批的药物推向市场也需要很大一笔费用。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在每10家美国制药企业中,就有9家企业的市场营销费用要高于其研发费用,强生(Johnson&Johnson)、诺华、辉瑞、葛兰素索克(GSK)和赛诺菲等最知名的制药商都赫然在列。


▲图片来源:摄图网


例如,2013年,强生在市场营销和销售方面开销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60亿元),位列所有美国制药商之首,但相比之下,研发费用仅82亿美元(约合545亿元)。 《华盛顿邮报》报道中进一步称,这其中的大部分营销费用并非针对消费者,而是针对开处方签的医生。 2012年,制药商们花在美国消费者身上的费用仅30亿美元(约合200亿元),而据估计直接面向医疗专业人士的营销费用高达240亿美元(约合1954亿元),是前者的8倍。


既然要知道制药商的营销支出,那么首先要知道这类公司的营销成本包含了哪些内容。著名医药博客作者德里克·洛韦(DerekLowe)称,“(制药商的)销售费用可以统称为销售总务管理支出SG&A(销售及行政费用)。”但正如洛韦所说的那样,其实这包含的远不止销售支出,还包括公司管理人员工资等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日经济新闻 (微信号:nbdnews) 记者对应查找上述的三家大型药企财报发现,在2016和2017财年内,


诺华的营销及销售费用分别为120亿美元(约合798亿元)和128.6亿美元(约合855亿元),占到财年收入的24.3%和25.6%;


赛诺菲在同期内的销售和一般支出分别为94.86亿欧元(约合737元)和100.58亿欧元(约合781亿元),占到当年收入的27.3%和27.8%;


辉瑞在这两个财年内销售、信息和行政费用支出为148.37亿美元(约合985亿元)和147.84亿美元(约合982亿元),都占到当年收入的28.1%


记者还注意到,在这两个财年内,辉瑞还分别有32亿美元(约合213亿元)和31亿美元(约合206亿元)花在广告上。也就是说,辉瑞在这两个财年花费在广告上费用就占研发投入的40%以上。


可以发现,这三家大型药企2016财年和2017财年在销售方面的支出均超过了当年收入的1/4。光是2017财年,辉瑞在“销售、信息和行政费用”和赛诺菲在“销售和一般费用”几乎都是各自研发投入的两倍。


查阅更多信息,欢迎点击每经专题: 《药神》热闹背后看门道,全球用药难题如何破?


每经记者 蔡鼎

每经编辑 王晓波 何小桃


本文为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 向本公众号后台 申请并 获得授权


其他用 户正在看

1、最新|中美如期摊牌!金融市场上演午后反攻,A股收红,人民币连破3道关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