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术志(ID:xueshuzhi001)原创
作者:未名 编辑:学长
连夜读了这么多《知音》和《故事会》,我心生一计,确实能让北大郝校长成为学生喜欢的好校长。
并不是所有的校长都是学生喜欢的校长,若非贪污、腐败、包小三,很多校长都活成了学生心中“毫无存在感”的校长。他们穿着永远的正装,讲着标题党都无法找出标题的官话套话,深有城府地隐藏着自己的观点好恶并尽量派副手出席各种学生活动。
学生对于这类校长,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他们只是出现在只言片语的新闻中,一些学生直至毕业,才会在学位证书上看到校长的大名。
好校长未必非得讨学生喜欢,因为学生喜欢并不一定能让校长的位置坐得更牢,反而会让校长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官至校长,大都还懂得“人怕出名猪怕壮”的道理,与学生保持点距离,虽没有太高的人气,却也能够保持一点威严和神秘,况且讨好学生并不见得比讨好领导更简单。
不过话又说回来,讨学生喜欢的也未必都是好校长,一些校长不去忙“正事”,反而换着法的讨好和迎合学生,学校工作因循守旧,止步不前,也算不上是好校长,尽管让学生喜欢也是大功一件。
北大又有了新校长,让我很是有点忧虑。因为北大校长是一个“热闹”的差事,当了北大校长,便无法当一个低调的“没有存在感”的校长。他们很可能因一句话就火遍了整个朋友圈。
校长好坏,匹夫有责。为了帮助北大新上任的郝校长当一个好校长,看到新闻的那一刻,我就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为这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操碎了心。
连夜读了这么多《知音》和《故事会》,
我心生一计,虽不能帮助郝校长操心学校发展的百年大计,但是也想秉笔直谏,
让郝校长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正事之外,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好校长
。
这一计,统共分七步:
会唱歌的校长一般都是学生喜爱的校长
,如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唱过《小城故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丁晓东唱过《小白杨》,哈尔滨理工大学校长李大勇唱过《同一首歌》,湖南文理学院校长龙献忠自弹自唱过《请跟我来》等;
但这些都不如我校前校长许智宏的几首成名曲:一曰《老鼠爱大米》,二曰《江湖笑》,三曰《隐形的翅膀》。
这些流行歌曲不仅能传达了许校长“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个性与气质,还能体现出与民同乐的时代精神。当然,如能写歌最佳,我校前校长周其凤就曾写下《化学是你,化学是我》等风云为之变色的神曲。
唱歌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唱好唱坏无所谓,当众跑调尤为佳,几年前,南昌大学的时任校领导们为校庆而录制了一首MV,虽跑调到了月球,但也因此圈粉无数。
只是郝校长需注意,难度高的歌不能选,生僻的歌不能选,对门高校毕业生写出的歌也不能选。非常专业地唱一曲那波里方言版的《我的太阳》,不仅不会圈粉,反而给人不务正业的感觉。
因此,我检索了相当多的文献,最终找出了几首高引用率,高分子影响力的歌曲,一曰《嘴巴嘟嘟》……嘟嘟嘟嘟嘟;二曰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三曰《我们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等世界名曲,边跳边唱尤佳。
要想抓住学生的心,首先抓住学生的胃。
学生不仅关注诗和远方,也关心粮食和蔬菜,
吃饭喝水睡觉的体验是校长是否讨学生喜欢的关键因素。
京城某一校长本是学生喜欢的暖萌校长
,熟料上任伊始便一顿操作猛如虎,
拿学生的生计开了刀。
把学校一个平价的餐厅改头换面,
成了高价餐厅;把本来不收费的热水装上了计价器,
又要经历猛如虎的操作才能喝到一毛钱一杯的开水。
一毛钱是小事,但却关系到每一位师生的切身利益,
最终失去了“民心”。
有吃的问题,当然也有住的问题。
2016年,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毕业晚会上,校长杨仁树朗诵了学生写的一阙《江城子·求装空调》:“进寝室,桑拿房。辗转反侧梦难香。汗湿裳,床板烫……料得今年夏更长,装空调,杨校长。”朗诵之后,“杨校长”向同学们宣布了“自今日起开始实施学生公寓空调安装工程”的好消息,引起学生一阵激动,尽管这是毕业晚会,对于毕业生来讲,装上了空调也是“然并卵”,但是能把学生切身利益放在心上的一定是好校长。
2016年,安庆师范大学校长闵永新在毕业典礼上为学校饭菜不可口等问题向全场的毕业生鞠躬致歉也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称赞。
综上所述,能够关心学生吃饭问题的都是好校长
。
对于北大,我窃以为,郝校长一定要坚持饭菜和清华一样便宜的基本路线,坚持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的标准配置并逐渐向人工智能转型的宿舍水平,坚持防止教工家属抢学生口粮的“馒头限购令”,坚持共享单车有序排放的校园文化氛围并鼓励众多保安小哥哥考取研究生学历。做到上述基本路线不动摇,郝校长一定会是好校长。
在很多人眼里,大学校长应该是全能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但是大学校长也是人,不是新华字典,因此也会出现不认字和念白字的情况。
2005年,连战访问厦门大学时,厦大校长朱崇实请连战题字,后者挥笔写下了“泱泱大学止至善,巍巍黉宫立东南”的名言名句。熟料一个“黉”字竟难住了朱校长,当场将“黉宫立东南”错念成了“黉(huáng)宫立东南”,引得台下一片唏嘘,掉粉无数。
同年,宋楚瑜到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向宋楚瑜“捐赠”了一幅小篆书法,内容是清末外交官、中国驻新加坡首任总领事黄遵宪写给梁启超的诗《赠梁任父同年》,诗中有言:“寸寸河山寸寸金,瓠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可当念到“瓠离”时,顾校长竟犯了难,磕磕绊绊地读不出来,后经人提醒才得以圆场。因此出现了送礼人和收礼人相互尬聊的场景。
念起错别字,林建华校长也不甘示弱,北大校庆之时,林校长把“鸿鹄”(hóng hú)读成“hóng hào”,把“乳臭未干”的臭(xiù)读成了“chòu”,把“谆谆教诲”的谆(zhūn)读成了“dūn”。听了林校长的dūndūn教诲,估计各位校友也一时“方”了头脑。
综上所述,当校长发言念了错别字的时候,掉粉就比较厉害。
郝校长是文科出身,如果出席各种活动前还通读一下稿件,或者准备好提词器,相信是不会有问题的。我这里还备有《中华生僻字大词典》,宝岛台湾再来人,可从中选几句回敬,爨爩甴曱甪灬麤,随便找几个就能报当时的一箭之仇。
第四步
当一个“侃得了热播剧,
飚得了流行语”的校长
大学校长若让学生喜欢,还得“侃得了热播剧,飚得了流行语,发得了抖音,讲得了内涵段子”,当然是让人积极向上的内涵段子。
其实,不少大学校长也都是被校长一职所耽误的段子手。
2017年,在西南民大的毕业典礼上,校长曾明就因吐槽“成都是一个使人发胖的城市”,学校“龟网速、选课难”,“男女比例失衡,耽误终身大事”等段子而一下子拉进了和学生的距离,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
广西医科大学校长赵劲民也曾用医学术语、网络热词串起对毕业生的祝福:“每年这个时刻,我的心犹如来了一剂‘多巴胺’,像血压器里的水银一样往上升,即使有10mg的‘安定’,仍像DNA双链,百感交集……”。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宏志也曾用“王者荣耀”讲述成长的缺憾。“曾经身陷英雄联盟,未能让联盟永固;追逐王者荣耀,也不曾让荣耀长存。”
而淮海工学院校长宁晓明则在一次开学典礼时讲到“苹果公司听说我们今天开学,他们就安排苹果8今天上市。
苹果没有了home键,但淮工却是你们永远的家”,
谈吐之间,这些校长就收获了一批迷粉。
当然了,当一个学生喜欢的好校长必须有好的口才,原浙江大学后贵州大学的校长郑强就是一名口才极佳的校长,只是会讲段子也是把双刃剑,一不小心也会言多必失,捅了娄子,郑校长因演讲时吐槽空姐而引起了广泛争议,他质问“为什么中国空姐要有研究生专业?不就是推个车倒个水儿吗?”“为什么在天上倒水的女孩要比地上倒水的长得漂亮。”我真不知道郑校长在坐飞机时是否会遭到空姐的另眼相待。
我倒建议郝校长听听学生正在听的歌,玩玩学生正在玩的游戏,看看学生正在追的视频
,虽然不能娱乐至死,却也能够和学生修得一门共同语言。当然,学生也是要引导的,而不是一味迎合,段子飙得过学生并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尊重,还请三思而行。
不要误会,学生当然不能随时找到大学校长,就像学生不能永远随时找到山东大学的校长,开个玩笑,因为整个山东都是山东大学。让学生随时找到是一种宝贵的态度,就像让领导随时找到一样,尽管实行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好的校长会让学生每时每刻感觉都在身旁。
前面提到的贵州大学的郑强校长在2017年就曾当着近万人的面公布手机号,并承诺“能帮的,强哥尽全力帮”,由此继续俘获了学生的“芳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有个“校长午餐会”,定期与学生吃午饭,在饭桌上听取学生困难与建议,并让分管副校长、后勤保障部、校园建设部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共同参与。几顿饭下来,“双11”不断电了,球类馆建成了,校内湖水也清澈了”。
哈尔滨商业大学校长辛宝忠表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给我写邮件,每一封邮件,我都回复”,让校长信箱成了自己和学生沟通的“好途径”,并获得一致好评。
我也不知道郝校长会不会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只是建议万一公布了,千万不要和微信绑定,万一绑定而又超出了微信能加好友的上线,建议开启“摇号加校长为好友”功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和校长拥有同一屏朋友圈的机会。
不过除了校长好坏,校长办公室的好坏也决定了校长印象,若有几个不解决问题就挂学生电话,一点小事就冲学生发火,或者永远也不能打通的“校长热线”,则校长再怎么努力也是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给毕业生拨穗是一件小事情,可是对学生来说却是大事情。
一个校长毕业季可能要拨几千学生,可是对于学生来讲一生只有一次拨穗的机会。一般来说,校长都会亲自给学生拨穗,但是拨穗这活并不轻松:微笑、拨穗、正冠、授学位,握手,合影,不仅要全程保持表情从容,而且还要重复这套动作几千次,相信不少校长都有微笑笑到脸发软,拨穗拨到手抽筋的情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校长孙其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朱国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等都是亲自给学生拨穗。2018年,浙江树人大学校长徐绪卿连续站立了8个小时,和几千余名毕业生一一握手、拨穗、合影,另现场同学纷纷落泪,感动万分。
而在2017年,广西大学校长赵跃宇在毕业学位授予仪式上逐一为8201名毕业生拨穗、微笑合影则充分体现了一名校长的敬业精神。尽管这场仪式就花去了三天的时间。
拨穗事小,影响巨大
,在一些同学眼里,那些只给博士硕士拨不给本科生拨穗的校长不是好校长,拨完穗后合影不笑的校长不是好校长,笑了但没被摄影师拍下来的校长也不是好校长。当然,组织一波校领导“群拨”的可能更不是好校长,念的是同样的大学,凭啥你头上的穗是校长拨而我头上的是后勤处长拨呢?
当然拨穗是个体力活,找人代劳也无妨,只是提醒好校长,拨穗前一定吃饱喝好化化妆,美美哒才是好校长。
上述六步讲完,还差一步来晚就更换了床单,差一步掉进深渊无法生还。遂加余论,
以为第七步:若想学生喜欢,还得长得年轻又好看,这样才和学生“平辈”,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
山东大学的前校长展涛就曾被学生亲切的称为“涛哥”,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则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强哥”。只是校长年轻又有好看未必都是好事,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曾被称为“最年轻帅气校长”,熟料2013年却因包养情人,贪污腐败而放了学生的鸽子。